对联 | 一卷经文苕霅溪边证慧业 千秋祀典旗枪风里拜神灵 |
释义 | 一卷经文苕霅溪边证慧业 千秋祀典旗枪风里拜神灵名胜,江西,11字对联 对联全文上联:一卷经文苕霅溪边证慧业 对联备注:(上饶陆羽泉,在江西上饶市广教寺内。陆羽,字鸿渐,唐代人) 参考注释一卷一排。《儿女英雄传》第十七回:“只见里面是小小的三间两捲房子。前一捲三间,通连左右两铺,靠窗南炕;后一捲,一明两暗。” 经文[text of Confucian classics or religious scriptures] 经书或宗教典籍的正文 苕霅苕溪 、 霅溪 二水的并称。在今 浙江省 湖州市 境内。是 唐 代 张志和 隐居之地。《新唐书·隐逸传·张志和》:“愿为浮家泛宅,往来 苕 霅 间。” 明 陈子龙 《吴兴道中》诗:“鸣榔涉杪秋, 苕 霅 何淹薄。” 清 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五:“聊存科名盛事,兼为 苕 霅 美谈也。” 溪边古代传说中的兽名。《山海经·西山经》:“﹝ 天帝之山 ﹞有兽焉,其状如狗,名曰谿边,席其皮者不蛊。” 郭璞 注:“或作谷遗。” 毕沅 曰:“草木鸟兽之名多双声,当为谷遗。” 慧业佛教语。指智慧的业缘。《维摩经·菩萨品》:“知一切法,不取不捨,入一相门,起於慧业。”《太平广记》卷一一四引《法苑珠林·释僧护》:“ 高齐 时,有释 僧护 ,守道直心,不求慧业,愿造丈八石像。” 清 侯方域 《与槁木大师书》:“夫慧业之与贪业虽稍不同,其为业一也。” 清 龚自珍 《人月圆》词:“甘心费尽,三生慧业,万古才华。” 千秋(1) [a thousand years]∶千年 (2) [a long long time]∶岁月久远 (3) [birthday]∶生日。敬辞,指人的寿辰 今日老祖宗千秋,奶奶生气,岂不惹人议论?——曹雪芹《红楼梦》 祀典(1).记载祭祀仪礼的典籍。《国语·鲁语上》:“凡禘、郊、祖、宗、报,此五者国之典祀也……非是,不在祀典。” 南朝 宋 傅亮 《为宋公修张良庙教》:“夫盛德不泯,义存祀典。” 宋 苏轼 《奏乞封太白山神状》:“伏见当府 郿县 太白山 ,雄镇一方,载在祀典。” (2).祭祀的仪礼。 南朝 宋 颜延之 《皇太子释奠会作诗》:“敬躬祀典,告奠圣灵。” 唐 陈羽 《明水赋》:“神灵是享,祀典攸传。” 清 叶廷琯 《吹网录·元氏封龙山颂》:“ 元氏 在 后汉 为 常山 相治,故相与长史,得为境内之山陈请祀典。”《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八回:“须知我是受了煌煌祀典,只有諭祭是派员拈香的。” 旗枪亦作“ 旗鎗 ”。1.旗与枪。战争的工具。 唐 王建 《秋日送杜虔州》诗:“山楼添鼓角,村栅立旗枪。”喻指威风。《西游记》第四一回:“ 行者 钉在皮袋,又听得他恶言恶语駡道:‘……有一日我师兄大展齐天无量法,满山泼怪登时擒,解开皮袋放我出,筑你千鈀方趁心!’ 行者 闻言,暗笑道:‘这獃子虽然在这里面受闷气,却还不倒了旗鎗。’” (2).旗杆端。 元 关汉卿 《窦娥冤》第三折:“要丈二白练,挂在旗鎗上。” 元 关汉卿 《窦娥冤》第三折:“我不要半星热血红尘洒,都只在八尺旗鎗素练悬,等他四下里皆瞧见。” (3).绿茶名。由带顶芽的小叶制成。茶芽刚刚舒展成叶称旗,尚未舒展称枪,至二旗则老。参阅 宋 王得臣 《麈史》卷中。 宋 陆游 《效蜀煎茶戏作长句》:“午枕初回梦蝶牀,红丝小磑破旗枪。” 清 蒋麟昌 《南乡子》词:“小凤贮都篮,一盏旗枪雨后甘。” 见“ 旗枪 ”。 神灵(1) [Gods]∶指各类神 上天神灵 狄杜大惊失色,以为奴隶们受神灵保佑,屡淹不死。——《死海不死》 (2) [magic]∶神异;神奇 生而神灵 (3) [soul]∶指魂魄;灵魂 |
随便看 |
|
经典对联大全收录11110副对联,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春联、挽联及其它经典对联的释义,是国学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