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 | 入则孝出则悌守先王之道以待学者 仰不愧俯不怍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
释义 | 入则孝出则悌守先王之道以待学者 仰不愧俯不怍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名胜,山东,15字对联 对联全文上联:入则孝出则悌守先王之道以待学者 对联备注:(邹县孟庙。仰不愧二句:《孟子·尽心》“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二乐也。”怍,心中差愧) 参考注释先王(1) [emperors in ancient times]∶古代帝王。一般特指历史上尧舜禹汤文武几个有名的帝王 举先王之政。——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先王之乐(古代贤王所制作的音乐,即雅乐)。——《孟子·梁惠王下》 (2) [deceased emperors in former times]∶已逝的前代君主 受地于先王。——《战国策·魏策》 受地于先王而守之 学者(1).做学问的人;求学的人。《论语·宪问》:“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礼记·学记》:“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 唐 薛存诚 《太学创置石经》诗:“儒林道益广,学者心弥鋭。”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记事一》:“ 滎阳 吕公 教学者读书,须要字字分明。” 清 姚衡 《寒秀草堂笔记》卷三:“学者当知所尚,不可视两刻为寻常而忽之耳。” (2).在学术上有一定造诣的人。《庄子·刻意》:“语仁义忠信,恭俭推让,为修己而已矣;此平世之士,教诲之人,游居学者之所好也。” 成玄英 疏:“斯乃 子夏 之在 西河 , 宣尼 之居 洙 泗 ,或游行而议论,或安居而讲説,盖是学人之所好。”《史记·伯夷列传》:“夫学者载籍极博,犹考信於六蓺。”《旧五代史·晋书·史匡翰传》:“尤好《春秋左氏传》,每视政之暇,延学者讲説,躬自执卷受业焉。” 清 李渔 《比目鱼·赠行》:“昨日在几案之上,又见他几首新诗,竟是一个大文人真学者。” 鲁迅 《而已集·读书杂谈》:“研究文章的历史或理论的,是文学家,是学者。” 不愧[be worthy of the name;prove oneself to be] 无愧于;名副其实 不愧为艺术大师 天下(1) [land;whole China under heaven]∶四海之内,全中国 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孙子·谋政》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公孙丑下》 天下三分。——诸葛亮《出师表》 天下之美。——明· 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 (2) [among people;on society]∶人世间,社会上 天下谁人不识君。——唐· 高适《别董大》 天下物皆然。——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天下事有难易乎。——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3) [all over the world;whole people]∶全世界,所有的人 天下缟素。——《战国策·魏策》 天下顺之。——《孟子·公孙丑下》 以天下之所顺。 先天下之忧而忧。——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后天下之乐而乐。 (4) [rule;domination]∶国家或国家的统治权 传天下不足多。——《韩非子·五蠹》 为天下理财。——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共争天下。——《资治通鉴》 天下事谁可支柱者。——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5) [nature;between heaven and earth]∶自然界,天地间 知天下之寒。——《吕氏春秋·察今》 英才[person of outstanding ability] 才华杰出的人 一代英才 教育[educate] 教导启发,使明白道理 说服教育 |
随便看 |
|
经典对联大全收录11110副对联,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春联、挽联及其它经典对联的释义,是国学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