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 | 欧阳赵陈余,啸歌相乐,传呼草市来携客; 大壮泰临复,丱妙侍侧,下有孙枝欲出林。 |
释义 | 欧阳赵陈余,啸歌相乐,传呼草市来携客; 大壮泰临复,丱妙侍侧,下有孙枝欲出林。名人名家,集句,集苏轼 对联全文上联:欧阳赵陈余,啸歌相乐,传呼草市来携客; 对联备注:(清-顾印愚《集苏轼句联》) 参考注释欧阳[surname]——复姓 啸歌[whistle and sing] 长啸吟咏 但闻令岳翁之宝眷尽居其内,岂可假作啸歌之地?——《铁花仙史》 传呼[notify sb. of a phone call] 通知受话人去接电话 传呼电话 草市乡村集市。相对城市而言。 唐 李嘉祐 《登楚州城望驿路十馀里山村竹林相次交映》诗:“草市多樵客,渔家足水禽。” 宋 苏轼 《乞罢宿州修城状》:“﹝居民﹞散在城外,谓之草市者甚众。” 明 刘基 《出越城至平水记》:“泊于 云峰 之下,曰 平水 市,即 唐 元微之 所谓草市也。”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二章第五节:“离州县城较远,在交通便利的地点因商业上需要自然形成的市称为草市。” 大壮(1).《易》六十四卦之一。即乾下震上。为阳刚盛长之象。《易·大壮》:“大壮,利贞。” 孔颖达 疏:“壮者,强盛之名。以阳称大,阳长既多,是大者盛壮,故曰大壮。” (2).《易·繫辞下》:“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盖取诸《大壮》。”《大壮》上震下乾。震为雷,乾为天(古人认为天形似圆盖),其卦象为上有雷雨,下有御雨之圆盖。故云创建宫室、以避风雨,取象于《大壮》。后用为建筑宫室之典。 晋 左思 《魏都赋》:“思重爻,摹《大壮》。” 前蜀 杜光庭 《谢恩宣示修丈人观殿功毕表》:“俄成《大壮》之功,克致齐天之固。” 宋 范仲淹 《明堂赋》:“巢穴以革,栋宇以植,彻太古之弊,明《大壮》之则,风雨攸止,宫室斯美。” 侍侧(1).陪侍左右。《论语·先进》:“ 閔子 侍侧,誾誾如也。”《楚辞·九叹·思古》:“操绳墨而放弃兮,倾容幸而侍侧。” 王逸 注:“言贤者执持法度而见放弃,倾头容身谗諛之人,反得亲近侍於旁侧也。”《后汉书·寇恂传》:“ 崇 ,将也,得带剑侍侧。卒有变,足以相当。” 唐 韩愈 《唐故朝散大夫董府君墓志铭》:“宾接门下,推举人士,侍侧无虚口……太师贤而爱之,父子间自为知己。” (2).指侍寝,伴眠。 清 昭槤 《啸亭杂录·陆双全》:“有 陆 郎 双全 者, 苏州 人,貌韶秀,为侍郎所钟爱,每燕寝间,非 陆 侍侧,则终夜不寝。” 孙枝(1).从树干上长出的新枝。《太平御览》卷九五六引 汉 应劭 《风俗通》:“梧桐生於 嶧山 阳巖石之上,採东南孙枝为琴,声甚清雅。”《古文苑·沉约<箎>诗》:“ 江南 簫产地,妙响发孙枝。” 章樵 注:“诗言 江 南之地,产竹多良,可为乐器,孙枝又其特异者也。” 唐 元稹 《桐花诗》序:“及今六年,詔许西归,去时桐树上孙枝已拱矣。” 宋 苏轼 《次韵子由送千之侄》诗:“江上松楠深復深,满山风雨作龙吟。年来老干都生菌,下有孙枝欲出林。”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六:“﹝ 潭柘寺 ﹞有银杏一株,大合抱。 圣祖 临幸寺中,树发孙枝一。 高宗 再幸,又发孙枝一。” (2).喻孙儿。 宋 陆游 《三三孙十月九日生日翁翁为赋诗为寿》:“正过重阳一月时,龟堂驩喜抱孙枝。” 明 高明 《琵琶记·高堂称寿》:“惟愿取连理芳年,得早遂孙枝荣秀。” |
随便看 |
|
经典对联大全收录11110副对联,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春联、挽联及其它经典对联的释义,是国学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