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 | 流水碧无情是谁悟彻源头收拾这明月清风尘海回波登岸去 空山青有色何日凿开洞口点染些落日芳草武陵仙境问津来 |
释义 | 流水碧无情是谁悟彻源头收拾这明月清风尘海回波登岸去 空山青有色何日凿开洞口点染些落日芳草武陵仙境问津来名胜,广西 对联全文上联:流水碧无情是谁悟彻源头收拾这明月清风尘海回波登岸去 对联备注:(陈凤楼题凌云水源洞水晶宫,位于水源洞东厢,乃一石坊) 参考注释流水(1) [running water]∶流动的水 落花流水春去也。 (2) [turnover in business]∶商店销售额 流水收入 (3) [in hurry]∶立即;赶快;急急忙忙 他流水就说 无情(1) [ruthlessly]∶没有感情 无情无义 (2) [mercilessly;heartless;inexorable]∶不留情 水火无情 悟彻[comprehend completely] 完全领会 悟彻错误 源头[source of a river] 水发源处。比喻事物的本源 收拾(1) [arrange]∶整理;布置;整顿 收拾房间 我一面应酬,偷空便收拾些行李。——《故乡》 (2) [mend]∶修理 收拾鞋子 收音机坏了,你给收拾收拾 (3) [take care of]∶料理 收拾庄稼 (4) [settle with] [口]∶惩治 收拾这个坏蛋 “我早晚要收拾你!”奥楚蔑洛夫向他恐吓说。——《变色龙》 (5) [fix] [口]∶杀死 非收拾了他不可 (6) [fade]∶收敛 收拾起笑容 (7) [buy off]∶收拢;收揽 收拾人心 (8) [cook]∶烹调 到厨下去收拾几样菜 (9) [pack]∶准备 收拾行李 (10) [dispel]∶消除 收拾了忧愁 (11) 消灭 [eliminate] 游击队只用了二十分钟就把据点里的敌人给收拾了 (12) 整治 [arrange;administer] 国事遂不可收拾。——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明月清风犹清风明月。比喻超尘脱俗的悠闲生活。 明 沉采 《千金记·遇仙》:“恋功名水上鸥,俏芒鞋尘内走,怎如明月清风随地有,到头来消受。” 尘海谓茫茫尘世。 明 袁宗道 《曹元和邀饮灵慧寺同诸公赋》:“骤马出尘海,入门闻午鐘。” 清 曹寅 《引镜谢客》诗:“烟波情亦淡,尘海路常紆。” 鲁迅 《亥年残秋偶作》诗:“尘海茫茫沉百感,金风萧瑟走千官。” 回波[echo] 从雷达目标反射回来的信号,或在一个雷达jie6收6机的阴极射线管屏幕上由这个信号所产生的踪迹 登岸[go ashore] 上岸;登上陆地 空山幽深少人的山林。 唐 韦应物 《寄全椒山中道士》诗:“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明 李攀龙 《仲春虎丘》诗:“古刹云光杳,空山剑气深。” 李大钊 《警gao6全6国父老书》:“空山已无歌哭之地,天涯不容漂泊之人。” 有色(1).指有艳丽容貌的女子。《管子·戒》:“人患飢,而上薄敛焉,则人不患飢矣。人患死,而上宽刑焉,则人不患死矣。如此,而近有德,而远有色,则四封之内,视君其犹父母邪?” (2).佛教语。指欲界与se6界有色身(质碍之身)的众生。《金刚经·大乘正宗分》:“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有色,若无色。” 何日哪一天;什么时候。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 仲仙 ﹞又吟曰:‘儂别去,泪双流,使我揉断离肠何日休。’” 刘大白 《各各作工》诗:“各各作工,各各作工!什么财东,什么雇佣,一样的人,阶级重重!无人不工,何日成功!” 点染[add details to a painting;touch up a piece of writing] 绘画时画家点笔染翰 武烈太子偏能真,座上宾客随宜点染。——《颜氏家训·杂艺》 落日[setting sun] 夕阳 芳草(1).香草。 汉 班固 《西都赋》:“竹林果园,芳草甘木。郊野之富,号为近 蜀 。” 后蜀 毛熙震 《浣溪沙》词:“花榭香红烟景迷,满庭芳草緑萋萋。” 明 沉鲸 《双珠记·家门始终》:“万古千愁人自老,春来依旧生芳草。” (2).比喻忠贞或贤德之人。《楚辞·离骚》:“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 王逸 注:“以言往日明智之士,今皆佯愚,狂惑不顾。” 宋 刘攽 《泰州玩芳亭记》:“《楚辞》曰:‘惜吾不及古之人兮,吾谁与玩此芳草?’自诗人比兴,皆以芳草嘉卉为君子美德。” 仙境[fairyland;wonderland;paradise] 神话般的想象的国土 问津[make inquiries;have interest in] 打听渡口,引申为探求途径或尝试 使子路问津焉。——《论语·微子》 遂无问津者。——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无人问津 |
随便看 |
|
经典对联大全收录11110副对联,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春联、挽联及其它经典对联的释义,是国学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