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 | 金鉴千秋,家传相业; 琅函十赍,天眷耆英。 |
释义 | 金鉴千秋,家传相业; 琅函十赍,天眷耆英。名人名家,寿联,六十寿,8字寿联 对联全文上联:金鉴千秋,家传相业; 对联备注:(清-孙举璜《贺张百熙60寿联》) 参考注释金鉴见“ 金鑑 ”。 亦作“ 金鉴 ”。1.《新唐书·张九龄传》:“﹝ 玄宗 ﹞千秋节,公、王并献宝鑑, 九龄 上事鑑十章,号《千秋金鑑录》,以伸讽諭。”后以“金鑑”指对人进行讽谕的文章和书籍。 宋 陆游 《丞相率文武百僚请建重明节表》:“周行抃蹈,各陈金鉴之书。” 清 钱谦益 《天启元年浙江乡试程录·第一问》:“其在今日,所以进金鑑而箴丹扆者,亦必有道矣。” (2).指明察的帝王。 宋 范仲淹 《谢许守旧官表》:“金鑑临御,多士骏奔。” (3).指帝王之明察。 宋 范仲淹 《四民诗·士》:“黜陟金鑑下,昭昭媸与妍。” (4).比喻月亮。 宋 梅尧臣 《晚过天汉桥堤上行》诗:“海月开金鑑,河冰卧玉虬。” 千秋(1) [a thousand years]∶千年 (2) [a long long time]∶岁月久远 (3) [birthday]∶生日。敬辞,指人的寿辰 今日老祖宗千秋,奶奶生气,岂不惹人议论?——曹雪芹《红楼梦》 家传(1) [family biography] 叙述家人事迹以传示其子孙的传记 (2) 另见 jiāchuán 相业宰相的功业。亦喻巨大的功绩。《宋史·陈尧佐传论》:“ 尧佐 相业虽不多见,世以宽厚长者称之。” 明 刘基 《次韵和石末公开读有感》:“百年万国奉王正,相业臺纲属老成。” 清 黄景仁 《过贾秋壑集芳园故址》诗:“若论相业慙何地,便有仙居借自天。” 赵朴初 《周总理挽诗》:“相业史谁儔?丹心日许共。” 琅函(1).书匣的美称。 前蜀 韦庄 《李氏小池亭》诗:“家藏何所宝,清韵满琅函。” 清 黄遵宪 《己亥杂诗》之八四:“琅函锦篋深韜袭,留付 松阴 后辈看。” (2).指道书。 宋 晁补之 《引驾行·长春》词:“待琅函深讨,芝田高隐去偕老,自别有壶中永日,比人间好。” 金 赵秉文 《鲁直乌丝襕黄庭》诗:“《太清虚皇玉景经》,琅函琼笈秘始清。” 明 杨慎 《艺林伐山·仙经》:“琼文、藻笈、琳篆、琅函、皆指道书也。” 清 曹寅 《游仙诗三十韵》之二九:“诗成便返青天去,遗下琅函第几籤。” (3).犹华翰。 清 顾炎武 《答李紫澜》:“春来两接琅函,著作承明,紬书金匱,自不负平生之所学。” 天眷(1).上天的眷顾。语出《书·大禹谟》:“皇天眷命,奄有四海,为天下君。” 清 陈康祺 《燕下乡脞录》卷一:“ 太宗 諭曰:‘朕仰承天眷,攻城必克。’” (2).指帝王对臣下的恩宠。《晋书·庾冰传》:“非天眷之隆,将何以至此。” 唐 元稹 《为萧相让官表》:“伏望再移天眷,重选时英。” 宋 苏轼 《代滕甫辨谤乞郡书》:“臣何足言,有辱天眷。” 欧阳予倩 《桃花扇》第三幕第一场:“一个人得一个知己朋友已经很不容易,何况是上蒙天眷!” 耆英高年硕德者之称。 唐 司空图 《太尉瑯琊王公河中生祠碑》:“宾筵备礼,耆英尽缀於词林;将略求材,剑戟自森於武库。” 宋 辛弃疾 《江神子·和李能伯韵呈赵晋臣》词:“看长生,奉严宸;且把风流、水北画耆英。” 明 方孝孺 《休日奉陪蜀府诸公宴集》诗:“羣公尽耆英,过从殊恨晚。” |
随便看 |
|
经典对联大全收录11110副对联,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春联、挽联及其它经典对联的释义,是国学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