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 | 自是君身有仙骨 向来涉世亦遗人 |
释义 | 自是君身有仙骨 向来涉世亦遗人名胜,青城山,7字对联 对联全文上联:自是君身有仙骨 对联备注:(青城山:天师洞祖堂) 对联自是君身有仙骨 向来涉世亦遗人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自是(1) [naturally;of course]∶自然是 众人见他如此无礼,自是愤愤不平 (2) [self-conceited]∶自以为是 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老子》 (3) [from now on;from then on;henceforth;thereupon]∶从此 仙骨(1).道教语。谓成仙的资质。《太平广记》卷五引 晋 葛洪 《神仙传》:“於是神人授以素书……凡二十五篇,告 墨子 曰:‘子有仙骨,又聪明,得此便成,不復须师。’” 唐 许浑 《与侯春时同年南池夜话》诗:“寻仙在仙骨,不用废牛刀。” (2).比喻超凡拔俗的气质。 唐 杜甫 《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诗:“自是君身有仙骨,世人那得知其故。” (3).喻不同凡响的艺术特质。 清 沉初 《西清笔记·纪文献》:“ 张南华 前辈真天才……今所流传诗画,气韵絶高,自有仙骨。” 鲁迅 《花边文学·看书琐记》:“一有变化,即非永久,说文学独有仙骨,是做梦的人们的梦话。” 向来(1) [always;all along]∶一贯如此 (2) [earlier;before]∶先前 向来之烟霞。——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向来不过笼络耳。——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涉世[see the world] 接触社会,经历世事 宗人夷吾有美名,博学不及衍,涉世声誉过之。——《晋书·孔衍传》 遗人(1).劫后幸存者。《后汉书·刘盆子传》:“时 三辅 大飢,人相食,城郭皆空,白骨蔽野,遗人往往聚为营保,各坚守不下。” 唐 元结 《舂陵行》:“州小经乱亡,遗人实困疲。” 宋 曾巩 《楚泽》诗:“虫虫旱气连年有,寂寂遗人几户存。” (2).犹后裔。 唐 游芳 《桥亭记》:“ 任 , 风 姓之国也,謡俗古远,其 太昊氏 之遗人。” (3).遗世之人;隐士。 唐 戴叔伦 《酬袁太祝长卿小湖村山居书怀见寄》诗:“背江居隙地,辞职作遗人。耕凿资餘力,樵渔逐四邻。” 宋 曾巩 《麻姑山送南城尉罗君》诗:“上有锦綉百顷之平田,山中遗人耕紫烟。” (4).改朝换代后仍然效忠前朝的人。 明 杨慎 《升庵诗话·刘须溪》:“他如 闽中 之 谢皋羽 , 徽州 之 胡餘学 , 慈溪 之 黄东发 ,自以中国遗人,不屈夷狄者,不知其几。” 周 代官名。地官之属。掌管救济、接待之事。《周礼·地官·遗人》:“掌邦之委积,以待施惠。乡里之委积,以恤民之囏阨;门关之委积,以养老孤;郊里之委积,以待宾客;野鄙之委积,以待覉旅;县都之委积,以待凶荒。”《晋书·地理志上》:“遗人则十里有庐,庐有饮食。” 明 唐顺之 《镇江丹徒县洲田碑记》:“古有遗人,掌客道路委积、宾旅廪餼之奉,其费一出於官。” |
随便看 |
经典对联大全收录11110副对联,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春联、挽联及其它经典对联的释义,是国学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