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 | 三教尽皈依,正直聪明,心似日悬天上; 九州隆享祀,英灵昭格,神如水在地中。 |
释义 | 三教尽皈依,正直聪明,心似日悬天上; 九州隆享祀,英灵昭格,神如水在地中。名人名家,名胜,关帝庙,15字对联 对联全文上联:三教尽皈依,正直聪明,心似日悬天上; 对联备注:(清-秦大士《关帝庙联》;秦大士题解州关帝庙,为武庙之祖) 参考注释三教(1). 汉 儒谓 夏 尚忠, 殷 尚敬, 周 尚文,称为“三教”。 汉 班固 《bai1*1虎通·三教》:“王者设三教者何…… 夏 人之王教以忠,其失野,救野之失莫如敬; 殷 人之王教以敬,其失鬼,救鬼之失莫如文; 周 人之王教以文,其失薄,救薄之失莫如忠。” (2).指儒家的施教内容,包括六德、六行、六艺、合称“三德”。 汉 徐干 《中论·治学》:“先王立教官,掌教国子。教以六德,曰智、仁、圣、义、中、和。教以六行,曰孝、友、睦、姻、任、恤。教以六艺,曰礼、乐、射、御、书、数。三教备,而人道毕矣。” (3).佛教传入我国后,称儒、道、释为“三教”。《北史·周本纪下》:“十二月癸巳,集羣官及沙门道士等,帝升高座,辨释三教先后。以儒教为先,道教次之,佛教为后。” 唐 牛肃 《牛应贞》:“学穷三教,博涉多能。” 明 陶宗仪 《辍耕录·三教》:“上问曰:‘三教何者为贵?’对曰:‘释如黄金,道如白璧,儒如五穀。’上曰:‘若然,则儒贱邪?’对曰:‘黄金白璧,无亦何妨;五穀於世,岂可一日闕哉!’” 鲁迅 《华盖集·补白二》:“佛教初来时便大受排斥,一到理学先生谈禅,和尚做诗的时候,‘三教同源’的机运就成熟了。” 皈依[the ceremony of proclaiming sb.a Buddhist] 佛教名词。信仰佛教者的入教仪式。因对佛、法、僧三宝表示归顺依附,故亦称“三皈依” 始觉浮生无住着,顿今心地欲皈依。——唐· 李须《宿营么禅房闻梵》 正直[upright and outspoken;honest;fair-minded] 公正刚直 正直无私 聪明(1) [wise]∶天资高,记忆和理解力强 孙讨虏聪明仁惠,敬贤礼士,江表英豪咸归附之。——《资治通鉴》 聪明人 (2) [sensitive]∶听觉和视觉灵敏 耳目聪明 天上天空中。如:飞机在天上飞;月亮挂在天上。 九州(1) [China]∶中国的别称 (2) [Kyushu]∶日本四主岛中最南的岛 享祀(1).祭祀。《易·困》:“困于酒食,朱紱方来,利用享祀。” 南朝 宋 鲍照 《拟行路难》之十一:“君不见亡灵蒙享祀,何时倾杯竭壶罌?”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纸钱》:“按古者享祀鬼神,有圭璧币帛,事毕则埋之。”《三国演义》第九六回:“却説 孔明 斩了 马謖 ,将首级遍示各营已毕,用綫缝在尸上,具棺葬之,自修祭文享祀。” 郭沫若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一篇第一章第二节:“他们的大事是些什么呢?不外是战争和享祀。” (2).犹享世。 明 李贽 《鬼神论》:“ 商 有天下,享祀六百,贤圣之王六七继作,鸟之遗也。” 灵昭明白,清楚。 明 王守仁 《<大学>问》:“是乃根於天命之性,而自然灵昭不昧者也。” 地中(1).地平面以下;地面以下。《孟子·滕文公下》:“水由地中行, 江 、 淮 、 河 、 汉 是也。” 宋 沉括 《梦溪笔谈·杂志一》:“盖石油至多,生於地中无穷,不若松木有时而竭。”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三》:“盖他处水皆转峡出,必有一洩水门,惟此地明洩涧甚少,水皆从地中透去。” (2).大地的正中。《周礼·地官·大司徒》:“正日景以求地中……日至之景,尺有五寸,谓之地中。” 孙诒让 正义:“地中者,为四方九服之中也。《荀子·大略篇》云:欲近四旁,莫如中央。故王者必居天下之中。” (3).泛指地理位置居中。 唐 韩愈 《衢州徐偃王庙碑》:“ 秦 处西偏,专用武胜…… 徐 处得地中,文德为治。” |
随便看 |
|
经典对联大全收录11110副对联,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春联、挽联及其它经典对联的释义,是国学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