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闰月定四时 |
朝代 | 唐代 |
作者 | 杜周士 |
释义 | 闰月定四时原文得闰因贞岁,吾君敬授时。体元承夏道,推历法尧咨。 直取归余改,非如再失欺。 葭灰初变律,斗柄正当离。 寒暑功前定,春秋气可推。 更怜幽谷羽,鸣跃尚须期。 诗词问答问:闰月定四时的作者是谁?答:杜周士 杜周士闰月定四时书法欣赏
全唐诗:卷780-4 参考注释敬授见“ 敬授人时 ”。 体元谓以天地之元气为本。 汉 班固 《东都赋》:“体元立制,继天而作。” 南朝 齐 王融 《三月三日曲水诗序》:“体元则大,悵望 姑射 之阿。” 唐 王维 《门下起赦书表》:“体元作则,惟圣裁成。”参见“ 体元居正 ”。 推历见“ 推历 ”。 亦作“ 推歷 ”。推算时历。《史记·孝武本纪》:“其后二岁,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推历者以本统。” 汉 扬雄 《太玄·玄图》:“驯幽推歷,六甲内驯,九九实有。” 唐 裴度 《律中黄钟赋》:“古者推历生律,悬法示人,在寒暑之未兆,已斟酌於至神。” 直取对准目的或目标前进 在直取目的物方面堪与鹰比美 归余(1).谓积月之馀日以置闰月。《左传·文公元年》:“先王之正时也,履端於始,举正於中,归餘於终。” 杜预 注:“月有餘日,则归之於终,积而为闰,故言‘归餘於终’。”《乐府诗集·周祀五帝歌·黑帝云门舞》:“待归餘於送历,方履庆於斯年。”《南齐书·礼志下》:“闰是年之归餘。” (2).终结。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铨赋》:“既履端於倡序,亦归餘於总乱。” 葭灰葭莩之灰。古人烧苇膜成灰,置于律管中,放密室内,以占气候。某一节候到,某律管中葭灰即飞出,示该节候已到。《后汉书·律历志上》:“候气之法,为室三重,户闭,涂衅必周,密布緹縵。室中以木为案,每律各一,内庳外高,从其方位,加律其上,以葭莩灰抑其内端,案历而候之。气至者灰动。” 宋 苏轼 《内中御侍已下贺皇太后冬至词语》:“伏以候气葭灰,喜律筒之已应。”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诗话下·宗涤楼观察诗》:“如此江山入泝洄,顿从黍谷动葭灰。” 变律律学名词。与正律相对而言。依三分损益法,正律仲吕以后产生的各律,均为“变律”。《通典·乐三》:“若以中宫为宫,则十二律内全无所取,何者?中吕为十二之穷,变律之首。” 清 黄宗羲 《答刘伯绳问律吕书》:“ 蔡元定 谓黄鐘为宫,所用七声皆正律,无空积忽微。自林鐘而下,则有半声,自蕤宾而下,则有变律,皆有空积忽微,不得其正。” 斗柄构成北斗柄部的三颗星 正当(1) 品行端正 靠正当手段挣钱 (2) 合情合理 正当的要求 (3) 正在…时候 寒暑(1) 气候的冷和热 寒暑表 (2) 冬天和夏天,常用来表示整个一年 经历了几十个寒暑 前定事件的预先注定或安排 春秋(1) 一年,四季 春秋匪解,享祀不忒。——《诗·鲁颂·閟宫》 几度风雨,几度春秋 (2) 年龄 (3) 我国古代名,指公元前770—前476年中国各诸侯国争霸的时代 (4) 史书名。儒家经典之一,相传孔子根据鲁国的编年史修订而成 本之《春秋》以求其断。——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幽谷幽静、深邃的山谷 鸣跃鸣唱腾跃。形容喜悦。 唐 李白 《游敬亭寄崔侍御》诗:“登高素秋月,下望青山郭。俯视鸳鷺羣,饮啄目鸣跃。” 明 陈子龙 《杂诗》之一:“拱手事圣明,鸣跃无雄奇。”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