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福延院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许操 |
释义 | 福延院原文一山屈曲如回肘,前有虎眠当水口。阴森万木绿参天。 秀色峥嵘欲飞走。 神仙渺邈不可问,箫鼓尚能喧可否。 朝风暮雨无岁年,应是苍苔暗科斗。 诗词问答问:福延院的作者是谁?答:许操 许操福延院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屈曲弯曲;曲折 画栏屈曲 水口(1).水流的出入口或其近旁。《尔雅·释水》“瀵,大出尾下” 晋 郭璞 注:“ 河 东 汾阴县 有水口,如车轮许,濆沸涌,其深无限,名之为瀵。”《三国志·吴志·吕蒙传》:“﹝ 吕蒙 ﹞后从 权 拒 曹公 於 濡须 ,数进奇计,又劝 权 夹水口立坞,所以备御甚精, 曹公 不能下而退。”《说岳全传》第四九回:“ 韩世忠 元帅带领水军十万,大小战船,已在水口扎成水寨。” 柳青 《狠透铁》七:“稍微粗心大意,水口的地灌得多,远处的地没水了。” (2).水上的关口要寨。《晋书·景帝纪》:“五年夏五月, 吴 太傅 诸葛恪 围 新城 ,朝议虑其分兵寇 淮 泗 ,欲戍诸水口。” (3).衣袖。《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八:“从来好事多磨, 程朝奉 意气洋洋走出街来,只见一般儿朝奉姓 汪 的,拉着他水口去看甚么新来的表子 王大捨 ,一把拉了就走。” 阴森阴沉、昏暗而令人害怕的;形容幽暗惨淡的样子 阴森可怖的监牢 峭壑阴森。——《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参天高耸到空中 参天古树 秀色秀美的容色 丽姿秀色 峥嵘(1) 形容山的高峻突兀或建筑物的高大耸立 (2) 高峻的山峰 敢请相公平贼后,暂携诸吏上峥嵘。——唐· 韩愈《奉和裴相公东征途经女儿山下作》 (3) 高爽空旷 举目四顾,霜天峥嵘。——唐· 李白《金陵与诸贤送权十一序》 (4) 魁梧 形容典雅,体段峥嵘。——《西游记》 (5) 卓异,不平凡 元龙( 陈登)本志陋曹吴,豪气峥嵘老不除,—— 苏轼《和刘景文见赠》 飞走(1).飞禽走兽。《后汉书·法雄传》:“古者至化之世,猛兽不扰,皆由恩信宽泽,仁及飞走。” 晋 左思 《吴都赋》:“笼乌兔於日月,穷飞走之栖宿。”《宋书·明帝纪》:“事秽 东陵 ,行污飞走。” 清 顾炎武 《河上作》诗:“寰区恣刀俎,飞走穷网罗。” (2).特指鹰犬。 宋 梅尧臣 《和腊前》:“欲验方书治百药,预调飞走猎平原。” 神仙(1) 神话中指能力非凡、超脱尘世、长生不老的人物 神仙诡诞之说,谓颜太守以兵解, 文少保亦以悟大光明法蝉脱,实未尝死。——《梅花岭记》 (2) 道家指人所能达到的至高神界的人物。比喻能预料或看透事情的人;又比喻逍遥自在、无牵无挂的人 渺邈久远;广远。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原道》:“ 炎 皥 遗事,纪在《三坟》;而年世渺邈,声采靡追。” 唐 吴筠 《高士咏》序:“太初渺邈,难得而详。” 宋 孔平仲 《杨大年喜朝京阙》诗:“七 闽 波渺邈,双闕气巖嶢。” 明 史璧 《刻<颜氏家训>序》:“夫振古渺邈,经残教荒,驯至于今,变趋愈下。” 不可(1) 不可能;不可以 兼与药相粘,不可取。——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学不可以已。——《荀子·劝学》 (2) 决不能,必须不 而势力众寡不可论。——《资治通鉴》 不可一概而论 (3) 与“非”搭配,表示必须或一定 今天这个会很重要,我非去不可 箫鼓箫与鼓。泛指乐奏。 南朝 梁 江淹 《别赋》:“琴羽张兮簫鼓陈, 燕 赵 歌兮伤美人。” 宋 张孝祥 《水调歌头·桂林集句》词:“家种黄柑丹荔,户拾明珠翠羽,簫鼓夜沉沉。” 明 王玉峰 《焚香记·赴任》:“楼船簫鼓交龙旆,想赴京时半肩行李,从今一洗当年耻。” 清 昭槤 《啸亭续录·端午龙舟》:“ 乾隆 初,上於端午日,命内侍习竞渡於 福海 中,皆画船簫鼓,飞龙鷁首,络绎於鲸波怒浪之间。”亦指军乐。 唐 李白 《发白马》诗:“将军发白马,旌节渡 黄河 。簫鼓聒山岳,沧溟涌涛波。” 可否可以不可以;能不能。《左传·襄公三十一年》:“与 裨諶 乘以适野,使谋可否。” 宋 欧阳修 《为君难论上》:“是不审事之可否,不计功之成败也。”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音律》:“无论是非可否,悉宜听之。” 陶钝 《第三件棉袄》七:“妹妹虽然没对 王成义 表示可否,可是肯定了要离婚。” 暮雨傍晚的雨。 宋 柳永 《八声甘州》词:“对萧萧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许地山 《空山灵雨·爱底痛苦》:“暮雨要来,带着愁容的云片,急急飞避。” 岁年(1).年月;时光。 唐 刘知几 《史通·自叙》:“旅游 京 洛 ,颇积岁年。” 宋 范仲淹 《奏陕西河北攻守等策·和策》:“臣观西戎蓄祸,积有岁年。” 明 高启 《松隐居为戴叔能赋》诗:“山中相依岁年久,羡君独结苍髯叟。” 康有为 《大同书》乙部第三章:“且移无用之岁年为有用之岁年,移空费之脑力为实益之脑力。” (2).一年。指短时间。 清 恽敬 《与汤敦甫书》:“春间得復书,儒者之气盎然楮墨,及读其辞,益知先生之所养,非岁年所能至也。” 应是(1).料想是;应当是。 唐 李白 《清平乐》词:“应是天仙狂醉,乱把白云揉碎。” 宋 苏轼 《卜算子·感旧》词:“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明 刘基 《题宋子章效米元晖山水图》诗:“应是前后身,神会造化迹。”《儿女英雄传》第十七回:“据此一説,自然应是父亲更重。” (2).凡是,所有。 苍苔青色苔藓。 晋 潘岳 《河阳庭前安石榴赋》:“壁衣苍苔,瓦被驳鲜,处悴而荣,在幽弥显。” 唐 杜甫 《醉时歌》:“先生早赋《归去来》,石田茅屋荒苍苔。” 清 孙枝蔚 《醉题田家翁壁上》诗:“醉墨淋漓留在壁,莫教风雨生苍苔。” 科斗(1).蝌蚪。蛙或蟾蜍的幼体。《庄子·秋水》:“还虷蟹与科斗,莫吾能若也。” 陆德明 释文:“科斗,虾蟇子也。” 唐 韩愈 《峡石西泉》诗:“闻説旱时求得雨,秖疑科斗是蛟龙。” 宋 梅尧臣 《初闻蛙》诗:“何时科斗生,草根已吐牙。” 鲁迅 《呐喊·鸭的喜剧》:“科斗成群结队的在水里面游泳; 爱罗先珂君 也常常踱来访他们。” (2).指科斗文字。 唐 韩愈 《科斗书后记》:“於 汴州 识 开封 令 服之 者, 阳冰 子,授余以其家科斗《孝经》, 卫宏 《官书》,两部合一卷。” 唐 李复言 《续玄怪录·定婚店》:“ 固 步覘之,不识其字,既非虫篆八分科斗之势,又非梵书。” 宋 陈师道 《观兖文忠公家六一堂图书》诗:“庙器刻科斗,寳樽播华虫。” (3).指古文经籍。 唐 刘言史 《放萤怨》诗:“架中科斗万餘卷,一字千回重照见。” 宋 葛立方 《韵语阳秋》卷二十:“ 子由 尝跋 东坡 遗稿云……科斗藏壁间,见者空叹惊。废兴自有时,诗书付 西京 。” (4).指科斗形营帐。 唐 崔湜 《大漠行》:“科斗连营 太原 道,鱼丽合阵 武威 川。”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