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题书目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王柏 |
释义 | 题书目原文博而寡要岂通儒,三万牙签亦太虚。一编论语用不尽,世间何必许多书。 诗词问答问:题书目的作者是谁?答:王柏 王柏题书目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博而寡要学识丰富,但不得要领。通儒指通晓古今、学识渊博的儒者。《尉缭子·治本》:“野物不为牺牲,杂学不为通儒。”《后汉书·贾逵传》:“ 逵 所著经传义詁及论难百餘万言,又作诗、颂、书、连珠、酒令凡九篇,学者宗之,后世称为通儒。” 宋 苏轼 《答试馆职人启》:“职在翰苑,当发策而莫辞,识匪通儒,惧品藻之不称。” 刘师培 《论近世文学之变迁》:“及 乾 嘉 之际,通儒辈出。” 牙签(1) (2) 饭后用以剔牙的细尖木签 (3) 用象牙制成的图书标签 牙签万轴(形容藏书很多) (4) 借指书籍画卷 架上牙签堆满,案头笔墨纵横。——《画图缘》 太虚(1) 天,天空 (2) 古代哲学概念,指宇宙的原始的实体气 论语孔子言论的汇编,儒家最重要的经典。由孔子门生及再传弟子集录整理,是研究孔子及儒家思想的主要资料。南宋时朱熹将《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合为“四书”,使之在儒家经典中的地位日益提高。今本论语共计20篇,1.2万字 不尽(1) 不完全 不尽合理 (2) 没有尽头;不完 感恩不尽 世间人世间;世界上。《百喻经·观作瓶喻》:“诸佛大龙出,雷音徧世间。” 晋 陶潜 《饮酒》诗之三:“有饮不肯饮,但顾世间名。” 唐 裴铏 《崑崙奴》:“其警如神,其猛如虎,即 曹州 孟海 之犬也。世间非老奴不能毙此犬耳。” 宋 陆游 《高枕》诗:“高枕闲看古篆香,世间万事本茫茫。” 明 袁宏道 《寄散木》:“凡艺到极精处,皆可成名,强如世间浮泛诗文百倍。” 杨朔 《滇池边上》:“自古以来,人们常有个梦想,但愿世间花不谢,叶不落,一年到头永远是春天。” 何必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必 何必去那么早 许多很多数量的人或物 他那个班四十五个人,许多是女生 他的藏书那时全被抄走,现在找到了许多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