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送别 |
朝代 | 清代 |
作者 | 吴琪 |
释义 | 送别原文雪意满芳洲,苍山引去舟。霜风醒客梦,笳月起边愁。 万里从军急,孤身倚剑游。 家园落日里,莫上最高楼。 诗词问答问:送别的作者是谁?答:吴琪 吴琪送别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雪意(1).将欲下雪的景象。 宋 王安石 《欲雪》诗:“天上云骄未肯同,晚来雪意已填空。” 清 郑燮 《浪淘沙·江天暮雪》词:“雪意满 瀟 湘 ,天淡云黄。” 瞿秋白 《饿乡纪程》六:“天色阴沉沉的竟有雪意。” (2).犹寒意。 宋 欧阳修 《渔家傲》词:“惟有酒能欺雪意,增豪气,直教耳热笙歌沸。” (3).指高洁的情致。 宋 侯寘 《醉落魄》词:“夜阑火冷孤灯灭,雪意梅情,分付 漆园 蝶。” 芳洲芳草丛生的小洲。《楚辞·九歌·湘君》:“采芳洲兮杜若,将以遗兮下女。” 王逸 注:“芳洲,香草藂生水中之处。” 唐 郑愔 《采莲曲》:“不觉芳洲暮,菱歌处处闻。” 清 王夫之 《春尽》诗之二:“杂甸与芳洲,当时不可留。” 苍山青山。 唐 杜甫 《九成宫》诗:“苍山入百里,崖断如杵臼。” 引去(1).离去;引退。《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居岁餘,宾客门下舍人稍稍引去者过半。” 唐 元稹 《有唐赠太子少保崔公墓志铭》:“近世未有心胆既强,声势方稳,而能自引去者。” 宋 周密 《齐东野语·张魏公二事》:“教官大窘,引去。” 清 恽敬 《南华九老会诗谱序》:“一旦宦达矣,名溢於朝,禄丰於室,又相率引去以为高。” (2).谓引兵退去。《三国志·魏志·典韦传》:“ 布 众退。会日暮, 太祖 乃得引去。”《新唐书·突厥传上》:“ 李靖 与战 灵州 ,虏引去。”《元史·太祖纪》:“ 遮别 攻 东京 不拔,即引去。” 霜风(1).刺骨寒风。 北周 庾信 《卫王赠桑落酒奉答》诗:“霜风乱飘叶,寒水细澄沙。” 宋 柳永 《八声甘州》词:“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元 李寿卿 《度柳翠》第三折:“断不了你那 章臺 上霜风淅淅, 渭城 边烟雨霏霏。” (2).指严明的风纪。 南朝 梁 何逊 《七召·治化》:“政德洽於霜风,教义穷於足跡。” 客梦异乡游子的梦。 唐 王昌龄 《送高三之桂林》诗:“留君夜饮对 瀟 湘 ,从此归舟客梦长。” 宋 蒋捷 《一剪梅·宿龙游朱氏楼》词:“天不教人客梦安。昨夜春寒,今夜春寒。” 明 沉仕 《玉包肚·题情》曲:“被窝中客梦初醒,心坎上离愁重到。” 清 叶廷琯 《鸥陂渔话·李兰青诗》:“余亦挂帆去, 瞿塘 灩澦 秋。相看几万里,客梦共悠悠。” 边愁亦作“邉愁”。1.边人的愁苦之情。 南朝 陈 苏子卿 《南征》诗:“故乡梦中近,边愁酒上宽。” 唐 王昌龄 《从军行》之二:“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 长城 。” 清 吴琪 《送别》诗:“霜风醒客梦,笳月起边愁。” (2).因边乱、边患引起的愁苦之情。 唐 杜甫 《秋兴》诗之六:“花蕚夹城通御气,芙蓉小苑入边愁。” 钱谦益 注:“ 禄山 反报至,上欲迁幸,登 兴庆宫 花蕚楼 ,置酒,四顾悽愴,此所谓‘入边愁’也。” 明 冯梦龙 《风流梦·告考选才》:“为三秋桂子,十里荷香,一段邉愁,只愿得 吴山 立马那人休。” 清 贝青乔 《自编军中纪事诗二卷为<咄咄吟>,朋旧多题赠之作,赋此为答》诗:“礮云三载结边愁,大纛临风带血收。” 万里万里(1916- ) :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山东东平人。1936年加入中国 * 。曾任冀鲁豫地委书记、南京市军管会经济部部长。建国后,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城市建设部部长、中共北京市委书记兼北京市副市长、铁道部部长、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书记、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从军旧时指参加军队 弃商从军 孤身独身一人(多指无亲属或亲属不在身边) 他孤身一人闯荡江湖 家园(1) 家里的庭院 (2) 故乡 (3) 泛指家庭 落日夕阳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