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感事四首丙午冬淮上作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张元干 |
释义 | 感事四首丙午冬淮上作原文血洒三城渡,心寒粘罕兵。洛师闻已破,陵邑得无惊。 愤切吞妖孽,悲凉托圣明。 本朝仁泽厚,会复见承平。 诗词问答问:感事四首丙午冬淮上作的作者是谁?答:张元干 张元干感事四首丙午冬淮上作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心寒失望而痛心 胆落心寒。——《广东军务记》 洛师洛京 。师,京师。《书·洛诰》:“予惟乙卯,朝至于 洛师 。” 汉 阮瑀 《吊伯夷文》:“余以王事,遵彼 洛师 。” 唐玄宗 《轩游宫十五夜》诗:“行迈离 秦国 ,巡方赴 洛师 。” 陵邑(1). 汉 代为守护帝王陵园所置的邑地。借指帝王陵墓所在地。《文选·班固<西都赋>》:“与乎州郡之豪杰,五都之货殖,三选七迁,充奉陵邑。” 李善 注:“ 元帝 詔曰:‘往者有司缘臣子之义,奏徙郡国人以奉园陵。自今所为陵者,勿置县邑。’然则 元帝 始不迁人陪陵。自 元 以上,正有七帝也。”《文选·颜延之<拜陵庙>诗》:“衣冠终冥漠,陵邑转葱青。” 李善 注引 张晏 曰:“ 景帝 作 寿陵 ,起邑。” 明 唐顺之 《送柯佥事之楚序》:“其友人 武进 唐某 送而谓之曰:‘ 柯君 知斯职之不易乎!盖在 汉 时诸陵邑,习俗庞杂,豪猾所窟穴,故天子常为选用强察能治剧吏以附循而芟薙之。’” (2).山丘和城邑。《汉书·外戚传下·孝成许皇后》:“夫 河 者水阴,四瀆之长,今乃大决,没漂陵邑,斯昭阴盛盈溢,违经絶纪之应也。” 颜师古 注:“大阜曰陵。” 得无恐怕,是不是。常和“耶”构成表推测性的疑问句 若辈得无苦贫乎。——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得无教我猎虫所耶。——《聊斋志异·促织》 愤切十分愤恨。《陈书·高祖纪上》:“眷言桑梓,公私愤切。”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一:“每言及时事,往往愤切兴叹。” 陆嵩 《金陵》诗:“往事何人更愤切,不堪呜咽独 江 潮。” 妖孽(1) 古时指怪异反常的事物 (2) 比喻 * 的人 驱百万之师扫四方之妖孽。——《三国志平话》 悲凉悲哀凄凉 原隰多悲凉。——宋· 颜延之《秋胡》 圣明英明圣哲,无所不晓。旧时称颂皇帝的一种谀辞 这真是“曲终奏雅”,令人如释重负,觉得 * 毕竟圣明,好人也终于得救。——鲁迅《病后杂谈》 本朝(1) 古人认为朝廷是国家的根本,所以称朝廷为本朝 (2) 称自己所处的王朝 仁泽仁德恩泽。《三国志·吴志·薛综传》:“岂悟圣朝仁泽流盈。” 明 刘基 《龙虎臺赋》:“明四目以遐览,沛仁泽於九垓。” 承平太平;持久太平 今累世承平,豪富吏民。——《汉书·食货志》 承平日久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