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舟次泗上逢黄令因以诗送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梅尧臣 |
释义 | 舟次泗上逢黄令因以诗送原文向晓入汴尾,隔河闻人声。得声不得貌,问识旧时名。 泊舟忽来及,袖诗多贤英。 言除丹徒宰,暂作七闽行。 东南几千里,日夕挂帆轻。 渡江莼已老,未足助杯羹。 最知使道出,先见县人迎。 诗词问答问:舟次泗上逢黄令因以诗送的作者是谁?答:梅尧臣 梅尧臣舟次泗上逢黄令因以诗送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向晓拂晓。《晋书·陆云传》:“﹝ 云 ﹞至一家,便寄宿,见一年少,美风姿,共谈《老子》,辞致深远。向晓辞去。” 唐 王昌龄 《宿裴氏山庄》诗:“西峰下微雨,向晓白云收。” 宋 柳永 《受恩深》词:“助秀色堪餐,向晓自有真珠露。” 人声人类在说话、歌唱、哭泣或喊叫时发出的声音 远处传来人声 不得用在动词后面,表示不可以或不能够 吾不得而见之矣。——清·袁枚《黄生借书说》 旧时过去的时候;从前;昔时 著我旧时裳。——《乐府诗集·陌上桑》 旧时茅店社林边。——宋· 辛弃疾《西江月》 旧时栏楯。——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贤英贤能杰出。《汉书·爰盎传》:“其言不可用,置之;言可采,未尝不称善。何也?欲以致天下贤英士大夫,日闻所不闻,以益圣。” 七闽指古代居住在今 福建省 和 浙江省 南部的 闽 人,因分为七族,故称。《周礼·夏官·职方氏》:“辨其邦国、都、鄙、四夷、八蛮、七闽、九貉、五戎、六狄之人民。” 贾公彦 疏:“ 叔熊 居 濮 如蛮,后子从分为七种,故谓之 七闽 。”后称 福建省 为 闽 或 七闽 。 宋 苏轼 《送张职方吉甫赴闽漕六和寺中作》诗:“空使 吴 儿怨不留,青山漫漫 七闽 路。”《剪灯新话·三山福地记》:“时有 陈有定 据守 福建 , 七闽 颇安。” 清 张尚瑗 《仙霞关》诗:“ 七闽 路与中原通,怪事咄咄惊天公。” 东南介于东和南之间的方向 方是时,博鸡者以义闻东南。——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千里指千里马 先王之千里。——《吕氏春秋·察今》 日夕(1) 日夜 日夕策马,侯权者之门。——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2) 近黄昏时;傍晚 山气日夕佳。——晋· 陶渊明《饮酒》 挂帆张帆行船。 南朝 宋 谢灵运 《过始宁墅》诗:“剖竹守沧海,挂帆过旧山。” 唐 孟郊 《湖州取解述情》诗:“因兹挂帆去,遂作归山吟。” 宋 梅尧臣 《回自青龙呈谢师直》诗:“起来整巾不称意,挂帆直走沧海边。”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九:“交书 徐公 ,即挂帆还 白下 。” 渡江使用船舶、竹筏等工具横穿江河。未足(1).不足,不能。《后汉书·齐武王縯传》:“ 舂陵 去 宛 三百里耳,未足为功。”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丹铅新录引》:“今所撰诸书,盛行海内,大而穹宇,细入肖翘,耳目八埏,靡不该综。即 惠施 、 黄繚 之辩,未足侈也。” (2).犹言算不得。《太平广记》卷八七引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支遁》:“ 遁 幼时,尝与师共论物类,谓鷄卵生用,未足为杀,师不能屈。” 先见预见;事前显露发生或其性质 乡下人对于下雪似乎更有先见 县人(1).古代遂之属官。一说即县正。《左传·昭公四年》:“山人取之,县人传之。” 杨伯峻 注:“县人, 杜 注云:‘遂属’。据《周礼·遂人》,五县为遂,地官亦有县正,县人或即县正。” (2).同县之人。 清 王士禛 《居易录》:“ 任少京兆 弘嘉 ,字 葵尊 ,亦县人也。”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