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斋扉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周献甫 |
释义 | 斋扉原文暂别斋扉数日余,重来整顿案头书。砚池乾恐蚍蜉入,笔管闲容果臝居,叶长密留梅实少,笋生多补竹茎疏。 匆匆未暇供吟课,莺送清声一起予。 诗词问答问:斋扉的作者是谁?答:周献甫 参考注释日余指夕阳。 南朝 梁 何逊 《落日前墟望赠范广州云》诗:“轻烟澹柳色,重霞映日餘。” 重来(1).再来;复来。 晋 陶潜 《杂诗》之一:“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宋 秦观 《望海潮·洛阳怀古》词:“兰苑未空,行人渐老,重来事事堪嗟。” 刘大白 《丁宁·春雪》:“让寒飙卷将冻雨,重来称霸。” (2). 汉 乐曲名。《宋书·乐志一》:“ 章帝 元和 二年,宗庙乐……加宗庙食举《重来》、《上陵》二曲,合八典为上陵食举。”《宋书·乐志一》:“ 汉 太乐食举十三曲:一曰《鹿鸣》,二曰《重来》。” 整顿(1) 使紊乱变整齐;使不健全的健全起来 整顿衣裳起敛容。——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整顿纪律 (2) 收拾准备 整顿下饭菜 案头几案上或书桌上 操自写“一合酥”三字于盒上,置之案头。——《三国演义》 砚池(1) 凹形砚 (2) 砚台中集储水的坑 蚍蜉一种大蚂蚁 笔管笔杆。《初学记》卷二一引 晋 王羲之 《笔经》:“昔人或以瑠璃象牙为笔管,丽饰则有之,然笔须轻便,重则躓矣。”《说郛》卷七三引 唐 卢言 《杂说》:“有人於笔管上刻《从军行》,人马毛髮皆备,云用鼠牙刻。” 清 俞樾 《茶香室丛钞·鹊上梁》:“见二鹊构巢,共衔一木,大如笔管,长尺餘。” 果臝植物名。即栝楼。《诗·豳风·东山》:“果臝之实,亦施於宇。” 郑玄 注:“果臝,栝楼也。”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七·栝楼》。参见“ 栝楼 ”。 梅实梅树的果实。《诗·召南·摽有梅》“摽有梅,其实七兮” 汉 郑玄 笺:“梅实尚餘七未落。” 唐 柳宗元 《梅雨》诗:“梅实迎时雨,苍茫值晚春。” 元 李存 《次高元博韵》:“梅实得调鼎,松明胜然烛。” 清 龚自珍 《好事近·补记仲夏情事》词:“何以报他紈扇,餽一筐梅实。” 匆匆急急忙忙的样子 老栓匆匆走出,给他泡上茶。—— 鲁迅《药》 未暇谓没有时间顾及。 汉 张衡 《东京赋》:“因 秦 宫室,据其府库,作 洛 之制,我则未暇。” 汉 刘桢 《杂诗》:“驰翰未暇食,日昃不知晏。”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 镜机子 曰:﹞‘此肴饌之妙也,子能从我而食之乎?’ 玄微子 曰:‘予甘藜藿,未暇此食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铭箴》:“曾名品之未暇,何事理之能闲哉!”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如右所言,大抵关於种类,而於情伪得失,未暇论也。” 吟课吟咏诵读。 宋 柳永 《定风波》词:“向鸡窗,只与蛮牋象管,拘束教吟课。”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二:“又不比书房里闲吟课,你须见贼军排列着。” 清声(1).清亮的声音。 汉 扬雄 《太玄赋》:“听 * 之清声,观 宓妃 之妙曲。” 宋 梅尧臣 《秋日咏蝉》:“薄蜕聊依叶,清声已出林。” 明 梁辰鱼 《啄木儿·题闺中女郎》套曲:“听清声如柳外雏鶯。” (2).清美的声誉。 汉 蔡邕 《陈太丘碑文》:“奉礼终没,休矣清声。” 唐 元稹 《遣病》诗:“ 李三 三十九,登朝有清声。” 明 杨慎 《贞靖李君阡赞》:“绍两 冯 之清声,戞二 陶 之玄韵。”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三:“予读是文,觉 彭公 之直节清声固令人有生不同时之慨,而 山公 之风趣亦藉可想见矣。” (3).谓疾促之声。《资治通鉴·后周世宗显德六年》:“昔 黄帝 吹九寸之管,得黄钟正声,半之为清声,倍之为缓声,三分损益之以生十二律。” 一起(1) 一块 作为夫妇一起生活 (2) 同一个地方 (3) 一道 (4) 〈方〉∶一共 这几个瓜一起多少钱? (5) 〈方〉∶一伙 这一起人刚离开,那一起人又来了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