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征鸿图 |
朝代 | 明代 |
作者 | 唐寅 |
释义 | 征鸿图原文白露蒹葭八月秋,征鸿又作稻梁谋。一群嘹呖相呼处,多在萍荒浅水洲。 诗词问答问:征鸿图的作者是谁?答:唐寅 唐寅征鸿图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白露节气名,每年九月上旬交节 蒹葭(1).蒹和葭都是价值低贱的水草,因喻微贱。亦常用作谦词。《韩诗外传》卷二:“吾出蒹葭之中,入夫子之门。”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怨怒》:“攀由鸿鵠,倚是蒹葭。” 清 李渔 《意中缘·悟诈》:“我虽是蒹葭,现开著玉树花,难道他乌纱就没个穷葛瓜。”参见“ 蒹葭玉树 ”。 (2).《诗·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本指在水边怀念故人,后以“蒹葭”泛指思念异地友人。 胡惠生 《题亚子分湖归隐图》诗:“无限蒹葭意,殷勤对此图。” 征鸿即征雁。 南朝 梁 江淹 《赤亭渚》诗:“远心何所类,云边有征鸿。” 宋 陈亮 《好事近》词:“懒向碧云深处,问征鸿消息。” 明 刘基 《自都回至通州》诗之二:“西风吹青冥,征鸿暮萧萧。” 清 龚自珍 《贺新凉》词:“儂有词场云水外,但凭栏送尽征鸿字。”参见“ 征雁 ”。 一群(1).表数量。用于成群的人或动物。 北周 庾信 《奉答赐酒》诗:“野人相就饮,山鸟一群惊。” 唐 杜甫 《得房公池鹅》诗:“ 房相 西亭鹅一群,眠沙泛浦白於云。”《儿女英雄传》第九回:“算一群逃难的,还是算一群拍花的呢?” 洪深 《香稻米》第三幕:“一群抢东西的强盗!” (2).古国名。《晋书·四夷传·裨离等十国》:“ 一群国 去 莫汗 又百五十日,计去 肃慎 五万餘里。其风俗土壤并未详。” 嘹呖形容声音响亮凄清。《宣和遗事》后集:“俄空中鴈声嘹嚦,自北而南。”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游天台山日记》:“寺前后多古杉,悉三人围,鹤巢於上,传声嘹嚦,亦山中一清响也。”《醒世恒言·灌园叟晚逢仙女》:“芦苇中鸿雁群集,嘹嚦干云,哀声动人。” 清 陆师 《杂感》诗:“哀彼中泽鸿,嘹嚦号寒冰。” 浅水(1) 水深小到河底地形能影响表面波的水体 (2) 深度较小的水或浅滩上的水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