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观潮阁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宋之才 |
释义 | 观潮阁原文风烟未息倩诗催,小立栏杆亦快哉。江面贴天晴更好,涛头拍案去仍回。 晚山过雨乱鬟拥,细舶点空浮雁来。 坐待月明寒练净,片槎直欲到蓬莱。 诗词问答问:观潮阁的作者是谁?答:宋之才 宋之才观潮阁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风烟风尘、烟雾;云气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吴均《与朱元思书》 小立暂时立住。 宋 杨万里 《雪后晚晴赋绝句》:“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 明 袁宏道 《赴栖霞》诗:“舟迂迷去处,小立问渔翁。” 清 郑燮 《贺新郎·落花》词:“小立梅花下,问今年暖风未破,如何开也?” 栏杆由扶手和支柱构成的栅杆护围(如用于篱笆、护栏杆、楼梯扶拦) 涛头浪涛前端。 鲁迅 《三闲集·柔石作<二月>小引》:“浊浪在拍岸,站在山冈上者和飞沫不相干,弄潮儿则于涛头且不在意。” 潮头。涛,通“ 潮 ”。 宋 范仲淹 《和运使舍人观潮》:“谁能问天意?独此见涛头。” 宋 陆游 《观潮》诗:“忽看千尺涌涛头,颇动老子乘桴兴。” 拍案拍击桌面,表示非常惊异,赞叹或愤慨等 拍案叫绝 空浮(1).指天空。 宋 洪迈 《夷坚丁志·司命府丞》:“既而 筌 乃来受上清籙,是夕仙乐闻於空浮之上。” (2).空洞浮泛。 茅盾 《追求》四:“他们的话都像是特地搜寻出来的,空浮的。” 雁来亦作“鴈来”。即雁来红。 清 黄宗羲 《小园记》:“至於丽春、款冬、丈红、段锦、鴈来、燕麦……丛生砌下,递换疄间。”参见“ 雁来红 ”。 坐待坐等 月明(1).月光明朗。 唐 白居易 《崔十八新池》诗:“见底月明夜,无波风定时。” 元 袁士元 《和嵊县梁公辅夏夜泛东湖》:“小桥夜静人横笛,古渡月明僧唤舟。”《水浒传》第九回:“两个教头在月明地上交手。” (2).指月亮;月光。 唐 李益 《从军北征》诗:“磧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向月明看。” 明 寓山居士 《鱼儿佛》第一出:“白苹红蓼緑簑衣,青海滩头一钓磯。只恐夜静水寒鱼不饵,满船空载月明归。” 蓬莱又称“蓬壶”。神话中渤海里仙人居住的三座神山之一(另两座为“方丈”、“瀛洲”)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李商隐《无题》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