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山居诗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释延寿 |
释义 | 山居诗原文高怀怡淡景相和,才到尘途事便多。碧嶂好期长定计,朱门唯见暂时过。 雄雄负气争权路,岌岌新坟占野坡。 成败分明刚不悟,未知凡俗意如何。 诗词问答问:山居诗的作者是谁?答:释延寿 释延寿山居诗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高怀大志;高尚的胸怀。 南朝 梁 荀济 《赠阴梁州》诗:“徒然怀伏剑,终无报国士。高怀不可忘,剑意何能已。” 唐 杜甫 《赠郑十八贲》诗:“高怀见物理,识者安肯哂。” 清 李渔 《蜃中楼·耳卜》:“咄咄晨昏,叹高怀莫副。” 景相犹景象。《老残游记》第十回:“其实,月球并无分别,只是半个明,半个暗,盈亏圆缺,都是人眼睛现出来的景相,与月球毫不相干。” 尘途谓世俗之路。 王闿运 《与卢生书》:“今復絜矩尘途,不易旧辙,则是带莕藻於木末,植桔梗於深泉……劳而寡绩,困将何言?” 碧嶂青绿色如屏障的山峰。 唐 李白 《忆襄阳旧游赠马少府巨》诗:“开窗碧嶂满,拂镜沧江流。” 宋 范成大 《致爽阁》诗:“碧嶂横陈似断鼇,画阑相对两雄豪。” 元 廼贤 《送胥有仪南归》诗:“立马望华盖,君家碧嶂东。” 定计制定计策或办法 定计打敌 朱门(1) 古代王公贵族的住宅大门漆成红色,表示尊贵 (2) 旧时借指豪富人家 暂时短时间内 因内部维修,暂时停止营业 雄雄(1).威势盛大貌;旺盛貌。《楚辞·大招》:“雄雄赫赫,天德明只。” 朱熹 集注:“雄雄,威势盛也。” 唐 权德舆 《建除诗》:“建节出王都,雄雄大丈夫。” 蒋一葵 《长安客话·古榆关》引 明 汤显祖 《边市歌》:“中兴 汉水 天飞龙,天街月气何雄雄?” (2).众多貌。《尔雅·释训》“薨薨,众也” 唐 陆德明 释文:“薨薨, 顾舍人 本作雄雄。” 明 汤显祖 《紫钗记·雄番窃霸》:“横行 崑崙 岭西,片片雪花吹铁甲;直透 赤滨河 北,雄雄星宿立鑌刀。” (3).形容声音宏大。 唐 李白 《化城寺大钟铭》:“雄雄洪鐘砰隐天,雷鼓霆击警大千。” 前蜀 贯休 《送郑使君》诗:“謳歌合合千门乐,鼙角雄雄一阁雷。” 负气赌着气而干某件事 争权争 * 力、权益。《荀子·解蔽》:“故以贪鄙背叛争权而不危辱灭亡者,自古及今,未尝有之也。”《汉书·昭帝纪》:“初, 桀 安 父子与大将军 光 争权,欲害之。” 唐 杜甫 《白帝城放船有诗凡四十韵》:“迴首黎元病,争权将帅诛。” 宋 洪迈 《容斋随笔·耳馀袁刘》:“ 张耳 、 陈餘 少时为刎颈交,其后争权,相与致死地而不厌。” 岌岌(1).高貌。《楚辞·离骚》:“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王逸 注:“岌岌,高貌。” 唐 张九龄 《奉和圣制途经华山》:“攒峯势岌岌,翊輦气雄雄。” 明 李东阳 《题应宁所藏马敬瞻山水图》诗:“诗成画去两无聊,空对西山高岌岌。” (2).危急貌。《孟子·万章上》:“天下殆哉岌岌乎?”《汉书·韦贤传》:“弥弥其失,岌岌其国。” 颜师古 注:“岌岌,危动貌。” 宋 苏轼 《东坡志林·秦拙取楚》:“ 三 晋 亡, 齐 盖岌岌矣。” 陈毅 《过太行山书怀》诗:“可怜敌与伪,泥足危岌岌。” (3).急速貌。《文选·潘岳<笙赋>》:“汎淫汜艳,霅燁岌岌。” 李周翰 注:“霅燁岌岌,急疾貌。” (4).用同“ 汲汲 ”。急切貌。 孙中山 《社会主义的分析》:“各国社会主义学者,鉴于将来社会革命之祸,岌岌提倡 麦克司 之学说,主张分配平均,求根本和平之解决。” 成败成功与失败;胜负 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汉· 贾谊《过秦论》 成败在此一举 分明(1) 清楚(明白)状 此七月望日之事也,汝在九原,当分明记之。——清· 袁枚《祭妹文》 (2) 简单明了地 这分明不对 (3) 清楚地划开界限 不悟(1).没有觉察。《史记·张仪列传》:“ 张仪 曰:‘嗟乎,此在吾术中而不悟,吾不及 苏君 明矣!’”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规箴》:“ 晋武帝 既不悟太子之愚,必有传后意,诸名臣亦多献直言。” (2).不了解;不理会。《南史·江淹传》:“不悟明公见眷之重。”《隋书·史祥传》:“本即述职南蕃,宣条下国,不悟皇鉴曲发,备位少阳。” (3).不觉悟。 清 严有禧 《漱华随笔·封继妻》:“而 夏 不悟,妄度 河套 指日可復,作《渔家傲》一闋。” 鲁迅 《书信集·致郑振铎》:“ 清 时,许多 中国 人似并不悟自己之为奴,一叹。” 俗意庸俗的诗意。 宋 严羽 《沧浪诗话·诗法》:“学诗先除五俗:一曰俗体,二曰俗意,三曰俗句,四曰俗字,五曰俗韵。” 郭绍虞 校释引 陶明濬 《诗说杂记》:“俗意者何?善颂善祷,能諛能谐,毫无超逸之志是也。” 如何(1) (2) 用什么手段或方法 在退休制下如何提高津贴的问题 (3) 方式、方法怎样 接下去的问题是如何表明我们的意思 (4) 在什么情况下 姐妹三人如何再相会 (5) 怎么,怎么样 如今叫我管天王堂,未知久后如何。——《水浒传》 (6) “如……何”,表示’把……怎么样”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 王屋何?——《列子·汤问》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