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酹江月(严子陵钓台)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范成大 |
释义 | 酹江月(严子陵钓台)原文浮生有几,叹欢娱常少,忧愁相属。富贵功名皆由命,何必区区仆仆。 燕蝠尘中,鸡虫影里,见了还追逐。 山间林下,几人真个幽独。 谁似当年严君,故人龙衮,独抱羊裘宿。 试把渔竿都掉了,百种千般拘束。 两岸烟林,半溪山影,此处无荣辱。 荒台遗像,至今嗟咏不足。 诗词问答问:酹江月(严子陵钓台)的作者是谁?答:范成大 范成大酹江月(严子陵钓台)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浮生语本《庄子·刻意》:“其生若浮,其死若休。”以人生在世,虚浮不定,因称人生为“浮生”。 南朝 宋 鲍照 《答客》诗:“浮生急驰电,物道险絃丝。” 唐 元稹 《酬哥舒大少府寄同年科第》诗:“自言行乐朝朝是,岂料浮生渐渐忙。” 明 王錂 《春芜记·宴赏》:“浮生回首如驰影,能消几度閒愁闷。” 茅盾 《追求》三:“永别了!如梦的浮生,谜一样的人生!” 欢娱欢欣娱乐 忧愁忧虑愁苦 忧愁满面 相属(1).相接连;相继。《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荀卿 嫉浊世之政,亡国乱君相属。” 宋 叶适 《总干黄公行状》:“丧还,赴于涂、哭于郊、弔于家者,相属也。” 廖仲恺 《迈陂塘·题北郭秧针图》词:“锋芒如许禁磨折,风雨晦明相属。” (2).相关;相类。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人生在世,望於后身,似不相属。” 明 徐渭 《<会稽县志>诸论》:“僧 一行 之言曰:‘星之与土,以精气相属,而不係於方隅。’” 清 夏燮 《中西纪事·外洋助剿》:“内忧外患,其事不相属,而其害实相因。” (3).互相劝酒;向人敬酒。 唐 韩愈 《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诗:“沙平水息声影絶,一杯相属君当歌。” 宋 苏轼 《前赤壁赋》:“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明 高启 《逢张架阁》诗:“一杯相属成知己,何必平生是故人。” (4).和人诗词。 宋 苏轼 《和王晋卿》诗序:“感叹之餘,作诗相属。” 宋 朱松 《赠范直夫》诗:“且与寓公同放旷,浩歌相属倚秋风。” 用以记人生年的十二生肖。《说郛》卷七三引 宋 洪巽 《旸谷漫录》:“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鷄、戌犬、亥猪为十二相属。” 明 冯梦龙 《古今谭概·矜嫚·韩愈王俭语》:“大虫老鼠,俱为十二相属,何怪之有?” 富贵富裕而又有显贵的地位 公子为人…不敢以其富贵骄士。——《史记·魏公子列传》 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家人读书有几?——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功名功绩和名位;封建时代指科举称号或官职名位 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三国演义》 但是,他们(指东林党人)比起那一班读死书的和追求功名利禄的人,总算进步多了。——《事事关心》 何必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必 何必去那么早 区区仆仆形容奔波劳碌。 宋 范成大 《酹江月·严子陵钓台》词:“富贵功名皆由命,何必区区僕僕?” 追逐指迅速积极地追寻逃跑的东西 有如瘦狗追逐一些因受袭击而哀鸣的小动物 林下幽僻之境,引伸指退隐或退隐之处 独此林下意,杳无区中缘。——李白《安陆寄刘绾》 真个〈方〉∶的确;真的 他真个生气了 幽独(1).静寂孤独。亦指静寂孤独的人。《楚辞·九章·涉江》:“哀吾生之无乐兮,幽独处乎山中。” 唐 杜甫 《久雨期王将军不至》诗:“天雨萧萧滞茅屋,空山无以慰幽独。” 唐 司空图 《秋思》诗:“势利长草草,何人访幽独?” (2).独处。 清 陈确 《讲义二·尽心章》:“古有谓性为天所命者,非推高之词也,正欲合言之而使学者反求诸幽独之地焉耳。” 清 谭嗣同 《仁学》二:“莫显乎微,容色可徵意旨;莫见乎隐,幽独即是大廷。” 当年在事情发生的同一年 这个新建的厂子当年就收回了投资 严君(1).父母之称。《易·家人》:“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后汉书·张湛传》:“矜严好礼,动止有则,居处幽室,必自修整,虽遇妻子,若严君焉。” (2).指父亲。 晋 潘尼 《乘舆箴》:“国事明王,家奉严君。” 宋 梅尧臣 《任廷平归京》诗序:“君之严君以太子少保致仕西都。” 清 沉复 《浮生六记·坎坷记愁》:“严君怒犹未息,兄宜仍往 扬州 。”参阅 清 袁枚 《随园随笔·严君三称》。 (3). 秦 樗里子 受封于 严 ,因号 严君 。参阅《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 故人(1) 旧交,老朋友 足下待故人如此,便告退。——《三国演义》 (2) 古称前妻或前夫 怅然遥相望,知是故人(指前夫)来。——《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3) 又 新人从门入,故人(指前妻)从阁去。 (4) 已死的人 昔年在南昌蒙尊公骨肉之谊,今不想已作故人。——《儒林外史》 (5) 对门生故吏既亲切又客气的谦称 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后汉书·杨震传》 龙衮(1).天子礼服。上绣龙纹。《礼记·礼器》:“礼有以文为贵者:天子龙衮,诸侯黼,大夫黻。” 唐 杜甫 《冬日洛城北谒玄元皇帝庙》诗:“五圣联龙衮,千官列雁行。” 闻一多 《红烛·艺术底忠臣》:“无数的人臣,仿佛真珠攒在艺术之王底龙衮上。” (2).古代上公服。《礼记·王制》“制:三公一命卷” 汉 郑玄 注:“卷,俗读也,其通则曰衮。三公八命矣,復加一命则服龙衮,与王者之后同。” 孙希旦 集解:“卷与衮同,衮冕,九章之服也。三公八命,服鷩冕,加一命则为上公而服衮冕。” 羊裘(1).羊皮做的衣服。 (2). 汉 严光 少有高名,与 刘秀 同游学,后 刘秀 即帝位, 光 变名隐身,披羊裘钓泽中。见《后汉书·逸民传·严光》。后因以“羊裘”指隐者或隐居生活。 宋 陆游 《寓叹》诗:“人怪羊裘忘富贵,我从牛侩得贤豪。” 元 萨都剌 《钓雪图》诗:“人间富贵草头露, 桐江 何处觅羊裘。” 渔竿钓鱼的竹竿。多作垂钓隐居的象征。 唐 岑参 《初授官题高冠草堂》诗:“祗缘五斗米,孤负一渔竿。” 清 吴烺 《寄德甫》诗:“何当与尔乘船去,手把渔竿变姓名。” 百种(1).百谷的种子。《礼记·郊特牲》:“祭百种以报嗇也。” 孙希旦 集解:“百种,百穀之种也。” (2).各种各样。 南朝 梁武帝 《襄阳白铜鞮歌》之二:“草树非一香,花叶百种色。” 宋 范成大 《四月十六日拄笏亭偶题》诗:“緑阴一雨浓如黛,何处风来百种香。” 千般多种多样。 唐 王维 《听百舌鸟》诗:“入春解作千般语,拂曙能先百鸟啼。”《敦煌曲子词·菩萨蛮》:“枕前发尽千般愿,要休且待青山烂。” 刘大杰 《哀悼周总理》诗:“几度光荣接天颜,循循善诱话千般。” 拘束不自在,拘谨而显得不自然 他已不再感到拘束,开始笑起来 两岸水流两旁的陆地。《宋书·刘钟传》:“ 循 先留别帅 范崇民 以精兵高舰据 南陵 ,夹屯两岸。” 唐 李白 《望天门山》诗:“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元 萨都剌 《江浦夜泊》诗:“棹歌未断西风起,两岸菰蒲杂雨声。” 茅盾 《子夜》一:“现在沿这 苏州河 两岸的各色船只都浮得高高地,舱面比码头还高了约莫半尺。” 烟林烟雾笼罩的树林。 唐 刘禹锡 《和窦中丞晚入容江作》:“莎岸见长亭,烟林隔丽譙。” 元 王恽 《枯木寒鸦》诗:“锦鳩呼雨烟林外,红杏香中过一生。” 清 侯方域 《倪云林十万图记》:“气象萧疏,烟林清旷。” 况周颐 《水龙吟》词:“出帘櫳试望,半珪残月,更堪在、烟林外!” 山影(1).山的倒影。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渐江水》:“ 泽兰 山头有深潭,山影临水,水色青緑。” 唐 岑参 《春寻河阳陶处士别业》诗:“药椀摇山影,鱼竿带水痕。” 元 虞集 《秋水观》诗:“湖深山影碧,天净月光空。” (2).远山的轮廓。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日记》:“西望碧痕一缕,余疑山影,僧谓:‘山影夜望甚近,此当是云气。’余默然,知为雨兆也。” 郁达夫 《临平登山记》:“一到 临平 ,向北窗看到了这眠牛般的一排山影,才仿佛是叫人预备着到 杭州 去看山水似地,心里会突然的起一种变动。” 荣辱荣耀和耻辱 荣辱与共 衣食足而知荣辱。——《史记·货殖列传序》 遗像死者生前的照片或画像 至今(1) 直至此刻 至今杳无音信 (2) 直到今天 嗟咏(1).犹赞诵。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但共嗟咏二家之美,不辩其理之所在。” 南朝 陈 徐陵 《谏仁山深法师罢道书》:“远近嗟咏,贵贱顒仰。” (2).赞叹吟诵。 南朝 梁 锺嵘 《诗品》卷下:“ 苏 陵 任 戴 ,并著篇章,亦为搢绅之所嗟咏。” 不足(1) 不充足,不够,满足不了需要 二十尚不足。——《乐府诗集·陌上桑》 最爱湖东行不足。——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 缺少或没有 信心不足 (3) 少于,不到 不足一千 (4) 不能;不可以 此中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5) 不值得,不必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