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题承庵二首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王柏 |
释义 | 题承庵二首原文神封王爵号优游,众水奔归祠下流。沃若郊原真可隐,悠然心景自相投。 绵绵野径蟠山腹,瑟瑟枯溪泻石头。 直到法华高处望,天珍未许有心求。 诗词问答问:题承庵二首的作者是谁?答:王柏 王柏题承庵二首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神封(1).针灸穴位名。 晋 皇甫谧 《针灸甲乙经》卷三:“神封,在灵墟下一寸六分陷者中,足少阴脉所发。仰而取之,刺入四分,灸五壮。” (2).谓中原王朝的疆土。神,指神州;封,封疆。 唐 王勃 《上刘右相书》:“闢土数千里,无益神封。” 爵号(1).爵位的名号。 汉 扬雄 《剧秦美新》:“ 秦 餘制度, 项氏 爵号,虽违古而犹袭之。”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六:“到 中平 六年, 史侯 登躡至尊, 献帝 未有爵号,为中常侍 段珪 等所执。”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六章第一节:“ 郑回 也叫王 蛮利 ,王是爵号,他的子孙自然列入贵族,参与政治。” (2).指加封爵号。《后汉书·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 永初 元年,爵号太夫人为 新野君 ,万户供汤沐邑。” 优游生活得十分闲适 优游的生活 沃若(1).润泽貌。《诗·卫风·氓》:“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朱熹 集传:“沃若,润泽貌。” 唐 张说 《酬崔光禄冬日述怀赠答序》:“故亦浚碧池之涟漪,增瑶林之沃若。” 明 刘基 《杂诗》之七:“枯萎仰沾溉,沃若生葱青。” 清 赵翼 《喜雨》诗:“润难期沃若,暵暂解焚如。” (2).驯顺貌。《诗·小雅·皇皇者华》:“我马维骆,六轡沃若。”《文选·谢朓<拜中军记室辞隋王笺>》:“潢污之水,愿朝宗而每竭;駑蹇之乘,希沃若而中疲。” 李善 注:“《诗》曰:‘我马维骆,六轡沃若。’沃若,调柔也。” 郊原原野。 南朝 梁 萧子范 《东亭极望》诗:“郊原共超远,林野杂依菲。” 宋 苏轼 《过云龙山人张天骥》诗:“郊原雨初足,风日清且好。” 明 梁辰鱼 《浣纱记·送饯》:“国破山河在,城倾草树迷。看纵横白骨郊原蔽。” 郭沫若 《星空·孤竹君之二子》:“地上是百花灿烂的郊原,眼前是原始的林木萧森。” 悠然(1) 安闲、闲适的样子 悠然自得 (2) 深远的样子 (3) 形容韵味未尽 余韵悠然 (4) 久远的样子;辽阔的样子 年代悠然 心景心情;心境。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花姑子》:“数日徘徊,心景殆不可过。” 清 魏源 《默觚上·学篇十四》:“寐时之梦,寤时之心景也。” 相投(1) 彼此投合 脾气相投 (2) 投靠;投奔;求托 绵绵微细;连续不断的样子 秋雨绵绵 野径亦作“ 野逕 ”。村野小路。 南朝 梁 沉约 《宿东园》诗:“野径既盘紆,荒阡亦交互。” 宋 方岳 《梦寻梅》诗:“野逕深藏隐者家,岸沙分路带溪斜。” 清 郝明龙 《乙未》诗:“乘便小舠看钓去,偶来野径得花归。” 山腹山中腹地,山中间的部分 瑟瑟(1) 形容风声或其他轻微的声音 秋风瑟瑟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2) 形容颤抖 瑟瑟发抖 石头(1) 大小、形状不定的矿物质凝结物;岩石 滚下山的石头 (2) 石头城,今之南京 直到(1) 径直抵达 直到北京来学艺 (2) 一直到(多指时间) 直到半夜 他一直往梯子上爬,直到喘不过气来 这一事故直到早晨才被发现 高处(1) 隆起的地方或位置;山丘 (2) 相对较高的位置 带来一张在三万五千英尺高处拍摄的能反映真相、轮廓鲜明的照片 天珍指极其珍奇之物。 宋 杨万里 《读张文潜诗》诗之一:“后来全集教渠见,别有天珍渠得知!” 有心有某种想法 有心人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