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古诗文:

 

古诗 点绛唇(奉旨西湖探梅)
朝代 宋代
作者 曹勋
释义

点绛唇(奉旨西湖探梅)原文

不厌频来,探梅选胜湖山里。
瑶林琼蕊。
真是游方外。
玉殿珠楼,不并人间世。
何妨醉。
都无寒意。
满坐惟和气。

诗词问答

问:点绛唇(奉旨西湖探梅)的作者是谁?答:曹勋
问:点绛唇(奉旨西湖探梅)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点绛唇(奉旨西湖探梅)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曹勋的名句有哪些?答:曹勋名句大全

曹勋点绛唇(奉旨西湖探梅)书法欣赏

曹勋点绛唇(奉旨西湖探梅)书法作品欣赏
点绛唇(奉旨西湖探梅)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不厌

(1).不嫌;不加以排斥。《论语·乡党》:“食不厌精,膾不厌细。”《韩非子·难一》:“战阵之间,不厌诈伪。”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凡此皆有伦有脊之言,虽巧而不厌其巧。”

(2).不合。《文选·班彪<王命论>》:“取舍不厌斯位,符瑞不同斯度,而苟昧权利,越次妄据,外不量力,内不知命,则必丧保家之主。” 李善 注引 韦昭 曰:“厌,合也。”

(3).不满足;不饱。厌,通“ 饜 ”。《楚辞·离骚》:“众皆竞进以贪婪兮,凭不厌乎求索。”《史记·伯夷列传》:“然 回 也屡空,糟穅不厌,而卒蚤夭。”《汉书·王莽传中》:“富者犬马餘菽粟,骄而为邪;贫者不厌糟糠,穷而为姦。” 明 方孝孺 《赠金溪吴仲实序》:“必学於诗、书、礼、乐、六艺之文至於终身而不厌。”

(4).不服。《汉书·景帝纪》:“诸疑狱,若虽文致於法而於人心不厌者,輒讞之。” 颜师古 注:“厌,服也。”

不魇,不做恶梦。厌,通“ 魘 ”。

探梅

寻访梅花。 宋 陆游 《初冬夜宴》诗:“泛菊已成前日梦,探梅又续去年狂。” 明 陈汝元 《金莲记·赐环》:“笑貂裘玉楼粟起,探梅时节。”

选胜

寻游名胜之地。 唐 张籍 《和令狐尚书平泉东庄近居李仆射有寄十韵》:“探幽皆一絶,选胜又双全。” 宋 陆游 《风入松》词:“万金选胜鶯花海,倚疎狂驱使青春。” 清 叶廷琯 《吹网录·虎丘贺方回题名》:“搜奇不让古人痴,选胜氊椎每自随。”

湖山

(1).湖水与山峦。 唐 元稹 《酬郑从事四年九月宴望海亭》诗:“湖山四面争气色,旷望不与人间同。” 唐 杜牧 《江楼晚望》诗:“湖山翠欲结蒙笼,汗漫谁游夕照中。” 宋 曾巩 《归老桥记》:“虽欲遗章綬之荣,从湖山之乐,余知未能遂其好也。” 元 赵孟頫 《钱塘怀古》诗:“湖山靡靡今犹在,江水悠悠只自流。” 林之夏 《生日同泛西湖》诗之一:“ 林逋 、 苏軾 俱名世,指点湖山感慨深。”

(2).特指用太湖石堆迭成的假山。 明 汤显祖 《牡丹亭·写真》:“倚湖山梦绕,对垂杨风裊。”

瑶林

(1).玉林。泛指仙境。 晋 陆云 《九愍·纡思》:“怀瑶林之珍秀,握兰野之芳香。”《晋书·文苑传·曹毗》:“未若澄虚心於 玄圃 ,荫瑶林於 蓬莱 。” 宋 洪迈 《夷坚支志庚·扬州茅舍女子》:“自念此身,真如腐鼠,而得造瑶林琼圃,瞻近羣玉。”

(2).披雪的林木。 宋 张先 《采桑子·雪意》词:“水云薄薄天同色,竟日清辉,风影轻飞,花发瑶林春未知。” 宋 杨万里 《雪晴》诗:“银色三千界,瑶林一万重。” 明 邓雅 《题梁园雪景扇面》诗:“ 梁园 风景异,兴逐雪花移。璚馆东西户,瑶林千万枝。” 清 厉鹗 《东城杂记·竹深亭》:“穷阴之夕,雪霰交坠……琅玕翠碧,化为瑶林。”

(3).石笋、石林的美称。 前蜀 韦庄 《和薛先辈寄初秋寓怀即事之作》:“採珠逢寳窟,閲石见瑶林。”

(4).比喻资质优异、品格高洁的人。 宋 陈师道 《送法宝禅师》诗:“晚始识其子,瑶林一枝秀。”参见“ 瑶林琼树 ”。

琼蕊

(1).玉英,玉花。《文选·张衡<西京赋>》:“屑琼蕊以朝餐,必性命之可度。” 李周翰 注:“琼蕊,玉英也。” 晋 陆机 《叹逝赋》:“懟琼蕊之无徵,恨朝霞之难挹。” 唐 李白 《古风》之十七:“ 崑山 採琼蕊,可以鍊精魄。”

(2).美称白色的花。 晋 陆机 《拟涉江采芙蓉》诗:“上山采琼蕊,穷谷饶芳兰。” 隋 杨素 《赠薛播州》诗之十三:“山河散琼蕊,庭树下丹滋。” 唐 杜甫 《夔州歌》之五:“背飞鹤子遗琼蕊,相趁鳧雏入蒋牙。” 仇兆鳌 注:“言花之白也。” 元 周巽 《水驿梅》诗:“官亭芳树倚寒江,琼蕊疎疎映琐窗。”

真是

确实;的确

真是松了一口气

游方

指僧人、道士为修行问道或化缘而云游四方

摇身一变,变做个游方的云水全真。——《西游记》

玉殿

(1).宫殿的美称。 三国 魏 曹植 《当车以驾行》诗:“欢坐玉殿,会诸贵客。” 南朝 梁简文帝 《有所思》诗:“寂寞锦筵静,玲瓏玉殿虚。” 宋 杨万里 《拟归院柳边迷》诗:“玉殿朝初退,金门马不嘶。” 明 贝琼 《经故内》诗:“山中玉殿尽苍苔,天子蒙尘岂復回。”

(2).借指朝廷,天子。 宋 辛弃疾 《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词:“征衫便好去朝天,玉殿正思贤。”

(3).指传说中天界神仙的宫殿。 南朝 宋 谢庄 《送神歌》:“神之车,归清都。琁庭寂,玉殿虚。”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第三折:“如玉殿 嫦娥 ,微现蟾宫素影。” 清 洪昇 《长生殿·觅魂》:“且慢自叫閶闔,轻干玉殿。”

珠楼

指华丽的楼阁。 唐 于濆 《宫怨》诗:“临江起珠楼,不卖 文君 酒。” 元 杨梓 《豫让吞炭》第三折:“更将玉殿珠楼、片瓦根椽直教火焚了罢。” 清 纳兰性德 《柳枝词》:“软风吹雪带微香,曾向珠楼扫鈿床。”

不并

谓生不同时。竝,“ 并 ”的古字。《楚辞·九章·怀沙》:“古固有不竝兮,岂知其何故?” 王逸 注:“并,俱。” 洪兴祖 补注:“此言圣贤有不并时而生者。”

人间世

人世;世俗社会。 宋 陈师道 《平翠阁》诗:“欲置湖上田,谢絶人间世。” 清 洪昇 《长生殿·怂合》:“且慢提,人间世、有一处怎偏忘记?” 茅盾 《创造》:“有时竟觉得我确已超出了人间世,夷然忘了我的存在,也忘了人的存在。”

何妨

(1) 为什么不

何妨一试

(2) 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妨

你何妨试一试

都无

倘无,若无。 宋 辛弃疾 《鹧鸪天·读渊明诗不能去手戏作小词送之》词:“晚岁躬耕不怨贫,隻鸡斗酒聚比隣。都无 晋 宋 之间事,自是 羲皇 以上人。” 邓广铭 笺注:“‘都无’当作‘倘无’解。 陶渊明 生於 东晋 末年,卒於 刘宋 初年。其时内多篡弑之祸,而北方则先后分处於 十六国 统治下……故 稼轩 作此设词,以为若无 晋 宋 之间事,则彼自是 羲皇 上人耳。”

寒意

冷丝丝的感觉

初春季节仍有寒意

满坐

指在座所有的人。 唐 罗邺 《牡丹》诗:“歌鐘满坐争欢赏,肯信流年鬢有华。” 宋 苏轼 《中秋月》诗之二:“歌君别时曲,满坐为凄咽。”

和气

态度平顺温和

待人和气

随便看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Suppu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4: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