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追和艮轩俞同年题程一甫诗卷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方回 |
释义 | 原文人物真高绝,何徒上下床。转头异今古,翻手变炎凉。 应候禽虫语,知时草树香。 吾曹能不朽,宇宙与俱长。 诗词问答问:《追和艮轩俞同年题程一甫诗卷》的作者是谁?答:方回 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人物(1) (2) 小说或戏剧中被描写的人 人物描写 (3) 被认为有突出或显著特性的人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 * 《沁园春·雪》 恺撒是个伟大的历史人物 西人之画,则人物必有概范,山水必有实景。——蔡元培《图画》 (4) 讲话者;提警告、提要求、鼓励或发命令的人 由一个圈内人物指导 (5) 有才能之人 此人是个人物 高绝高超卓绝。 唐 李观 《八骏图序》:“雄凌趫腾,彪虎文螭之流,与今马高絶悬异矣。” 宋 梅尧臣 《和王仲仪楸花十二韵》:“高絶不近俗,直许天人窥。”《儒林外史》第九回:“想到 越石甫 故事,心里觉得 杨执中 想是高絶的学问,更加可敬。” 上下床汉 末 许汜 遭乱过 下邳 ,见 陈登 , 登 轻视 汜 ,自上大床卧,使 汜 卧下床。后 汜 以此事告 刘备 , 备 曰:“君求田问舍,言无所采,是 元龙 ( 陈登 之字)所讳也,何缘当与君语?如小人,欲卧百尺楼上,卧君於地,何但上下床之间邪?”见《三国志·魏志·陈登传》。后因以“上下床”喻高低悬殊。 元 方回 《追和艮轩俞同年题程一甫诗卷》:“人物真高絶,何徒上下床。” 郭沫若 《<石鼓文>研究》:“去岁秋暮,余于此间偶见古拓照片一帙……举与 民国 八年 上海 艺苑真赏社 所印行 安氏 别本相比较,固大有云泥之差,而视 天一阁 本,亦远有上下床之别。” 转头正在生长的植物器官由于生长顶点不同侧面的生长速度不同而在位置上或多或少的有节奏的变化 今古(1).现时与往昔。 唐 韩愈 《柳子厚墓志铭》:“议论证据今古,出入经史百子。” 宋 苏轼 《夜直秘阁呈王敏甫》诗:“共谁交臂论今古,只有闲心对此君。” (2).谓古往今来,从古到今。 (3).过去、往昔。亦借指消逝的人事、时间。《北史·薛辩传》:“汝既未来,便成今古,缅然永别,为恨何言!” 唐 王昌龄 《同从弟销南斋玩月》诗:“冉冉几盈虚,澄澄变今古。” 元 赵孟頫 《闻捣衣》诗:“人间俯仰成今古,何待他时始惘然。” 清 纳兰性德 《蝶恋花》词:“不恨天涯行役苦,只恨西风,吹梦成今古。” 翻手翻转手掌。形容时光迅速或处事轻便。 宋 黄庭坚 《次韵子瞻春菜》:“生葅入汤翻手成,芼以薑橙夸缕抹。”《七国春秋平话》卷中:“你是好汉,有将才,敢对阵相持?交我去取些小兵,来阵上捉你,如翻手耳。” 明 何景明 《相逢行赠孙从一》诗:“眼底相看已壮龄,世间万事真翻手。”《三国演义》第三回:“﹝ 鲁肃 ﹞曰:‘功在翻手之间,公不肯为耳。’” 炎凉热和冷,比喻对待地位不同的人或者亲热,或者冷淡的不同态度 世态炎凉 应候(1).顺应时令节候。 晋 陆云 《寒蝉赋》序:“处不巢居,则其俭也;应候守节,则其信也。” 唐 李商隐 《为荥阳公进贺冬银乳白身状》:“黄鐘应候,白琯舒和。” 明 俞安期 《望海》诗:“日日潮来长应候,似应西答百川朝。” 清 王士禛 《居易录谈》卷中:“及二三月,众花应候而发,而冬花已憔悴。” (2).应接侍候。《红楼梦》第七二回:“这是奶奶日间操心,惦记应候宫里的事。” 吾曹犹我辈;我们。《韩非子·外储说右上》:“吾曹何爱不为公。” 南朝 梁 王僧孺 《与何炯书》:“斯大丈夫之志,非吾曹之所能及已。” 宋 杨万里 《次主簿叔乞米韵》:“文字借令真可煮,吾曹从古不应贫。”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二:“吾曹市语,举大数以为言,五金盖五十金云。” 郭沫若 《在欢送志愿军大会上》诗:“海洋深情逾骨肉,永恒胜利属吾曹。” 不朽存在于人类的记忆或记载中 人类愿望通过他的行动而不朽,这是建立金字塔的特征 宇宙(1) (2) 包括一切天体的无限空间 (3) “宇”指无限空间,“宙”指无限时间。一切物质及其存在形式的总体。哲学上又叫“世界”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