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临水送将归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舒岳祥 |
释义 | 临水送将归原文落叶秋江外,孤镫远树中。片帆天上下,明月水西东。 岐渚潮来白,晴霞暝更红。 一尊临水驿,莫忘寄诗筒。 诗词问答问:临水送将归的作者是谁?答:舒岳祥 舒岳祥临水送将归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落叶落叶植物在生长季节末或一短时间内的叶子分离或脱落,或裸子植物在全年内断断续续的自然掉叶 江外江 南。从中原人看来,地在 长江 之外,故称。《三国志·魏志·王基传》:“率合蛮夷以攻其内,精卒劲兵以讨其外,则 夏口 以上必拔,而 江 外之郡不守。”《魏书·董峦传》:“ 峦 ,字 仲舒 , 营阳 人。 真君 末,随父南叛。虽长自 江 外,言语风气犹同华夏。”《南史·陈纪下·后主》:“﹝ 隋文帝 ﹞乃送璽书,暴 后主 二十恶。又散写詔书,书三十万纸,徧喻 江 外。” 清 顾炎武 《真州》诗:“击楫来 江 外,扬帆上旧京。” 片帆孤舟;一只船。 唐 李颀 《李兵曹壁画山水各赋得桂水帆》:“片帆在 桂水 ,落日天涯时。” 宋 陆游 《秋思绝句》之五:“片帆忽逐秋风起,聊试人间万里途。” 明 梁辰鱼 《浣纱记·放归》:“ 钱塘 云水连。见片帆东渡,顺流如箭。”《人民日报》1981.6.15:“若不退出 虎门 ,自有千百烧船妙法,烧尔片帆不返。” 上下(1) 高处和低处;上面和下面;职位上较高的和较低的人 上下同欲者胜。——《孙子·谋攻》 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上下天光,一碧万顷。——范仲淹《岳阳楼记》 (2) 辈分上较高的和较低的人 全家上下都很高兴 (3) 从上面到下面 上下打量着这位陌生人 (4) 指程度上高低、优劣 不分上下 (5) 用在数量词后,表示概数;左右 今年一亩地能有一千斤上下的收成 这位先生今年五十上下 (6) 称衙门中的差役 这般炎热,上下只得担待一步!——《水浒传》 月水即月经。 晋 张华 《博物志》卷二:“﹝ 交州 夷民﹞涂毒药於鏑锋,中人即死。其俗誓不以此药治语人。治之,饮妇人月水及粪汁,时有差者。” 唐 孙思邈 《千金宝要·妇人》:“产后,月水往来多少不定,或不通。” 宋 欧阳修 《又三事》:“ 虫儿 具招虚伪事甚详,云自正月至今,月水行,未尝止,今方行也。” 俞樾 《茶香室丛钞·申红》引 清 赵学敏 《本草拾遗》:“猴经一名申红,深山羣猴聚处极多,每於草间得之,色紫黑成块,夹细草屑。云是母猴月水也,治乾血癆。”参见“ 月经 ”。 西东(1).西方和东方。 汉 焦赣 《易林·随之兑》:“两心不同,或欲西东。明论终始,莫适所从。” 宋 苏轼 《虔州八境图》诗:“山水照人迷向背,只寻古塔认西东。” (2).用为偏义复词,指西方。 唐 聂夷中 《题贾氏林泉》诗:“只虑迷所归,池上日西东。” (3).泛指四方,无定向。《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怵迫之徒兮或趋西东。” 裴駰 集解引 孟康 曰:“怵,为利所诱怵也;迫,迫贫贱,东西趋利也。” 唐 孟郊 《过分水岭》诗:“十步九举轡,迴环失西东。” 宋 范成大 《钓池口阻风》诗:“回风打船失西东,柁痴櫓弱无适从。” (4).指酒杯。 宋 赵长卿 《朝中措》词:“此去定膺先宠,且须满醉西东。” (5).犹东西。泛指什物。 宋 张元干 《诉衷情》词:“儿时初未识方红,学语问西东。” 晴霞明霞。 隋炀帝 《早渡淮》诗:“晴霞转孤屿,锦帆出长圻。” 唐 元稹 《红芍药》诗:“晴霞畏欲散,晚日愁将堕。” 宋 刘克庄 《满江红》词:“织女机边云锦烂, 天台 赋里晴霞赤。” 一尊(1).犹独尊。《史记·李斯列传》:“今陛下并有天下,别白黑而定一尊。” 司马贞 索隐:“谓 始皇 并六国,定天下,海内共尊立一帝,故云。”《新唐书·后妃传上·则天武皇后》:“天子不自安,亦请氏 武 ,示一尊。” 李详 《论桐城派》:“若举天下统定一尊,犹之四瀆并而为一,云此为正派,餘则非是,固无此理。” 郭沫若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二篇第一章第三节:“但到奴隶制成立以后,地上权力统于一尊,于是天上的神秘便也不能不归于一统。” (2).表数量。用于神佛塑象、大炮等,犹言一座。《花月痕》第四四回:“到得街坊来救,只救出 秋痕 、 跛脚 ,只抢得一尊观音小龕,一轴 痴珠 小照,其餘都归毒燄。”如:大炮一尊。 (3).一杯。 元 郝经 《落花》诗:“玉阑烟冷空千树,金谷香销谩一尊。” 水驿(1).水路驿站。 唐 朱庆馀 《送韦繇校书赴浙东幕》诗:“水驛近船水,山城候骑尘。” 宋 周邦彦 《渡江云》词:“今宵正对初弦月,傍水驛,深艤蒹葭。” 清 纳兰性德 《雨中花·送徐艺初归昆山》词:“水驛灯昏,关城月落,不算凄凉处。” 苏曼殊 《吴门依易生韵》:“水驛山城尽可哀,梦中衰草凤凰臺。” (2).水上驿路。 唐 李白 《流夜郎至西塞驿寄裴隐》诗:“扬帆借天风,水驛苦不缓。” 清 朱彝尊 《送杜少宰视海闽粤》诗之一:“山程伐岭復见岭,水驛下瀧还上瀧。” 谢英伯 《苏州道中阻雨》诗:“驴背风刀蓬背雨,赚人水驛又山程。” 诗筒亦作“ 诗筩 ”。1.盛诗稿以便传递的竹筒。 唐 白居易 《秋寄微之十二韵》:“忙多对酒榼,兴少閲诗筒。”自注:“此在 杭州 ,两 浙 唱和诗赠答,於筒中递来往。” 元 胡助 《南城试院和王子肃韵》之二:“帘外官闲深院锁,诗筒来往不嫌多。”《红楼梦》第二二回:“太监又将颁赐之物送与猜着之人,每人一个宫製诗筒,一柄茶筅。” (2).喻指满腹诗才的诗人。 元 张可久 《折桂令·西湖怀古》曲:“飞来何处奇峰,笑引吟翁,醉倒诗筩。”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