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咏史上审配沮授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陈普 |
释义 | 咏史上审配沮授原文袁曹相与隔王路,四世三公恩海深。当时惟有管宁是,谩对黄河叹此心。 诗词问答问:咏史上审配沮授的作者是谁?答:陈普 陈普咏史上审配沮授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袁曹袁绍 和 曹操 的并称。 清 陈维崧 《沁园春·大梁署寓对雪有感》词:“嘆河名 官渡 , 袁 曹 安在?地连 南顿 , 冯 邓 徒劳。” 相与副词。表示同时同地做某件事。可译为“共同” 舍人相与谏。——《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卒相与欢。 平原君竟与 毛遂偕。十九人相与目笑之而未发也。——《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因相与言。——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王路(1).犹王义。指先王的法度。《书·洪范》:“无偏无陂,遵王之义……无有作恶,遵王之路。” 周秉钧 易解:“总言君臣共同遵守之準则,以韵文出之,即《韩子·有度篇》所谓先王之法。”《史记·儒林列传序》:“ 孔子 閔王路废而邪道兴,於是论次《诗》《书》,修起礼乐。” 唐 李华 《御史中丞厅壁记》:“遵王路以整多方,由夫身而贞百度。” (2).谓通往朝廷之路。《后汉书·袁绍传》:“宜先遣使献捷天子,务农逸人。若不得通,乃表 曹操 隔我王路,然后进屯 黎阳 。” (3).犹大路。《吕氏春秋·疑似》:“ 周 宅 酆 镐 近戎人,与诸侯约,为高葆祷於王路。” 许维遹 集释引 俞樾 曰:“王路者,大路也。” (4).指仕途。 宋 李觏 《感叹》诗之二:“得志万罪消,失志百丑生。谁云王路宽,枯槁不敢行。” 清 黄宗羲 《谢时符先生墓志铭》:“君方架学区中,斟酌当世,王路非遥。” 章炳麟 《代议然否论》:“选人一登王路,坐而论道,惟以发抒党见为期,不以发抒民意为期。” 四世三公东汉 袁绍 ,自其高祖至父辈,四代皆有居三公位者,时称“四世三公”。《三国志·魏志·袁绍传》:“高祖父 安 为 汉 司徒。自 安 以下四世居三公位,由是势倾天下。” 裴松之 注引 晋 华峤 《后汉书》曰:“ 安 字 邵公 …… 章帝 时至司徒,生 蜀郡 太守 京 。 京 弟 敞 为司空。 京 子 汤 ,太尉。 汤 四子:长子 平 , 平 弟 成 ,左中郎将,并早卒; 成 弟 逢 , 逢 弟 隗 ,皆为公。”《三国演义》第五回:“ 操 曰:‘ 袁本初 四世三公,门多故吏, 汉 朝名相之裔,可为盟主。’” 当时就在那个时刻;马上 当时就签约雇用你 惟有只有 我们都很高兴,惟有他沉着脸 黄河中国第二长河,发源于青海,流入渤海,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75.24万平方公里。流经黄土高原、夹带大量泥沙,每年达16亿吨,除12亿吨入海外,有4亿多吨沉积在下游河床上,有些地段河底竟高出地面5—10米,成为有名的“地上河”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