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释正觉 |
释义 |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原文心空观身,眼冷对尘。本来无物,幻起成春。 动若行云而应,止犹虚谷而神。 门门随事得三昧,机用纵横不倩人。 诗词问答问: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的作者是谁?答:释正觉 释正觉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心空佛教语。谓心性广大,含容万象,有如虚空之无际。亦指本心澄澈空寂无相。 唐 王维 《青龙寺昙壁上人兄院集》诗:“眼界今无染,心空安可迷。” 唐 庞蕴 《杂诗》:“十方同聚会,个个学无为。此是选佛场,心空及第归。” 观身谓观察自身的道德修养。《老子》:“以身观身。” 唐 李程 《赋得竹箭有筠》诗:“方持不易操,对此欲观身。” 宋 苏轼 《送参寥师》诗:“閲世走人间,观身卧云岭。” 本来(1) 从一开始 (2) 向来,原来 (3) 原先;先前 (4) 理所当然 无物不存在东西;空洞 行云流动的云;亦用以比喻女子头发 虚谷虚谷(1823-1896) : 清代画家。僧人。俗姓朱,名怀仁,出家后,法名虚白,字虚谷,号紫阳山人,安徽新安(今歙县)人。早年任清军参将,后于九华山落发为僧。善画人物肖像、花鸟山水,冷隽清新,为海上画派代表人物。门门象声词。哭声。 老舍 《骆驼祥子》十七:“回到家,她一头扎在炕上,门门的哭起来。” 随事(1).根据所担任的职务。《后汉书·百官志二》:“﹝太常丞﹞一人,比千石。本注曰:‘掌凡行礼及祭祀小事,总署曹事。其署曹掾史,随事为员,诸卿皆然。’” (2).谓随便地,毫不经意地。 唐 杜甫 《建都十二韵》:“穷冬客江剑,随事有田园。” 王嗣奭 释:“随事,犹之随便有之。” (3).在左右侍奉。 清 葆光子 《物妖志·音乐·琴》:“吾善符籙,窃疑随事娘子。” (4).随着时间的推移。 北周 王褒 《赠周处士》诗:“壮志与时歇,生年随事阑。” (5).根据周围的事物。 晋 成公绥 《啸赋》:“故能因形创声,随事造曲,应物无穷,机发响速。” (6).随时随地。《新唐书·百官志四上》:“左諭德一人,正四品下。掌諭皇太子以道德,随事讽赞。”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事部二》:“不如救偏补弊,随事干蛊,为有实效也。” 三昧佛教用语,梵文 Samādhi 的音律,意思是止息杂念,使心神平静,是佛教的重要修行方法。借指事物的要领,真谛 正令笔扛鼎,亦未造三昧。——陆游《示子过》 深得其中三昧 纵横(1) 竖和横互相交错 众壑纵横。——《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犹有曲挺纵横者。 刀戟纵横。——《广东军务记》 (2) 奔放自如 笔意纵横 (3) 奔驰无阻 纵横四海 (4) 放肆;无所顾忌 (5) 指合纵连横 倩人(1).谓请托别人。《文选·陈琳<为曹洪与魏文帝书>》:“怪乃轻其家 丘 ,谓为倩人,是何言歟!” 张铣 注:“谓我文辞皆倩人所作,是何言歟!” 宋 叶适 《参议朝奉大夫宋公墓志铭》:“上官称其某事能,某文善,公汎答以他语,或曰:‘此倩人为之耳。’”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科场二·现任大臣子弟登第》:“吏部尚书 吴鹏 子 绍 登二甲进士,则倩人入试,途人皆知。” 郭沫若 《牧羊哀话》:“ 李 府倩人说合,不久便做了子爵的继室。”如:倩人代笔。 (2).雇请之人。 唐 陆贽 《奏论缘边守备事宜状》:“矧又有休代之期,无统帅之驭,资奉若骄子,姑息姑倩人……其弊岂惟无益哉,固亦将有所挠也。”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