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避暑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赵友直 |
释义 | 避暑原文寰区皆是火,何地避炎官。散发松阴下,挂巾石壁间。 诗题疏竹润,酒入碧筒寒。 不必频挥羽,清风无汗颜。 诗词问答问:避暑的作者是谁?答:赵友直 赵友直避暑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寰区天下;人世间。《后汉书·逸民传序》:“彼虽硜硜有类沽名者,然而蝉蜕嚣埃之中,自致寰区之外,异夫饰智巧以逐浮利者乎!” 唐 杜甫 《解闷》诗之八:“最传秀句寰区满,未絶风流相国能。” 元 郑光祖 《三战吕布》第四折:“ 玄德公 声播寰区,名传海宇,德胜英杰,才超俊士。” 清 戴名世 《<巢青阁集>序》:“ 永嘉 山水,秀絶寰区。” 炎官神话中的火神。 唐 吴筠 《游仙》诗之一:“ 赤帝 跃火龙, 炎官 控朱鸟。” 宋 陆游 《七月十七日大雨极凉》诗:“ 吴中 七月热未已,渴乌呀呀井无水。 炎官 护前不少敛,树头敢望秋风起。” 散发(1) 分散发出 散发调查表 (2) 释放出某种东西 散发一股臭气 (3) 披散着头发,指解冠隐居 散发绝世 松阴亦作“ 松荫 ”。松树之阴。多指幽静之地。 唐 李山甫 《方干隐居》诗:“咬咬嘎嘎水禽声,露洗松阴满院清。” 宋 苏轼 《病中游祖塔院》诗:“闭门野寺松阴转,攲枕风轩客梦长。” 明 唐顺之 《松关》诗:“月出照 松关 ,松荫正满地。” 石壁有相当高度、表面呈垂直或悬垂的悬崖或峭壁 诗题(1).诗的题目。 唐 陆龟蒙 《怀杨台文杨鼎文二秀才》诗:“钓具每随轻舸去,诗题閒上小楼分。” 宋 徐铉 《和钱秘监与边谏议南宫同直赠答》:“筵上诗题共笔牀,罇前酒兴话 高阳 。”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三:“上思有以难之,值乙未会试,钦命诗题为‘灯右观书’四字。” (2).诗的题材。 宋 杨万里 《寒食雨中同舍人约游天竺得十六绝句呈陆务观》之九:“城里哦诗枉断髭,山中物物是诗题。”《儒林外史》第十七回:“ 景大先生 么?这样好天气,他先生正好到 六桥 探春光,寻花问柳,做 西湖 上的诗。絶好的诗题,他怎肯在店里坐着?” 碧筒(1).见“ 碧筩杯 ”。 (2).指荷叶柄。 宋 陶穀 《清异录·缕子脍》:“ 广陵 法曹 宋龟 造缕子膾。其法用鯽鱼肉、鲤鱼子,以碧筒或菊苗为胎骨。” (3).用荷叶柄制的吸烟用具。 清 孙道乾 《小螺庵病榻忆语》:“天无弃物,不特房(莲房)可涤砚,因留其蒂,簪刺之,令与柄通,纳淡巴菰,劝余噏之,曰:‘此名碧筒,方相称耳。’” 不必无须,不一定,没有必要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唐·韩愈《师说》 挥羽(1).鼓翅。 三国 魏 曹植 《斗鸡》诗:“挥羽邀清风,悍目发朱光。” (2).挥动羽扇。 宋 岳珂 《桯史·稼轩论词》:“既而又作一《永遇乐》……徧问客,必使摘其疵,孙谢不可。客或措一二辞,不契其意,又弗答,然挥羽四视不止。” (3).谓指挥统率军旅。羽,军旗。 明 王世贞 《赠梅将军》诗:“建牙沧海日,挥羽 蓟门 烟。” 清风清凉的风 清风徐来 清风明月 汗颜因羞愧而汗发于颜面,泛指惭愧 不善为斫,血指汗颜。——韩愈《祭柳子厚文》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