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古诗文:

 

古诗 和北京王郎中见访留诗
朝代 宋代
作者 邵雍
释义

和北京王郎中见访留诗原文

车从赏春来北京,耿君先期已驰情。
此时殒霜奈何重,今岁花开徒有声。
既辱佳章仍坠刺,宁无累句代通名。
天之材美应自惜,料得不为时虚生。

诗词问答

问:和北京王郎中见访留诗的作者是谁?答:邵雍
问:和北京王郎中见访留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邵雍的名句有哪些?答:邵雍名句大全

邵雍和北京王郎中见访留诗书法欣赏

邵雍和北京王郎中见访留诗书法作品欣赏
和北京王郎中见访留诗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从赏

相从赏乐。《文选·谢朓<和伏武昌登孙权故城诗>》:“幽客滞江皋,从赏乖缨弁。” 刘良 注:“相从赏乐。”

北京

(1).指 建康 。即今 南京市 。 南朝 宋 都 建康 ,位在当时疆土之北,因谓之北京。《文选·谢瞻<王抚军庾西阳集别时为豫章太守庾被徵还东>诗》:“祗召旋北京,守官反南服。” 李善 注:“言 庾 被召而旋帝京,己守官而莅南服也。”

(2).指 京口 。在今 江苏 镇江市 。 京口 是 南朝 宋 的发祥地, 文帝 又生于其地,因称之为北京。《宋书·文帝纪》:“朕违北京,二十餘载,虽云密邇,瞻途莫从。”

(3).指 平城 。在今 山西 大同市 东北。 北魏 于 太和 十九年自 平城 南迁都 洛阳 ,因称旧都 平城 为北京。《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北魏<郑道忠墓志>》:“奄就北京,遂同南面。”《魏书·袁翻传》:“又北京制置,未皆允帖,缮俢草创,以意良多。事移化变,存者无几,理苟宜革,何必仍旧。”

(4).指 太原府 。在今 山西 太原市 西南 晋源镇 。 唐 和 五代 的 唐 、 晋 、 汉 都发祥于此,因谓之 北京 。 唐 钱起 《送鲍中丞赴太原军营》诗:“将略过 南仲 ,天心寄 北京 。”《旧五代史·汉书·高祖纪下》:“﹝ 天福 十二年夏﹞甲午,以判 太原府 事 刘崇 为 北京 留守。”

(5).指 大名府 。今 河北 大名县 。因 宋真宗 曾经驻跸于此。《宋史·仁宗纪三》:“﹝ 庆历 二年五月﹞戊午,建 大名府 为 北京 。”

(6). 金 天眷 元年改 辽 上京 临潢府 为 北京 。故址在今 内蒙古 巴林左旗 波罗城 。见《金史·熙宗纪》。

(7). 金 贞元 元年迁新都于 中都 大兴府 (今 北京市 ),以旧都 中京 大定府 在新都之北,改称 北京 。故址即今 内蒙古 宁城县 西北 大明城 。见《金史·海陵纪》。

(8). 明 初指 开封府 。即今 河南 开封市 。《明史·太祖纪一》:“﹝ 洪武 元年﹞八月己巳,以 应天 为 南京 , 开封 为 北京 。”

(9). 明 永乐元年 , 成祖 将他做 燕王 时的封地 北平府 改为 顺天府 ,建 北京 ,即今 北京市 。 永乐 十九年,自 应天 (今 江苏 南京市 )迁都 顺天 ,改 北京 为 京师 。 洪熙 元年,拟还都 应天 ,复改 京师 为 北京 。 正统 六年,定 北京 为国都,又改称 京师 。历 清 直至辛亥革命后,相沿不改。但习惯上自 明 永乐 以后都称 北京 。参见“ 北京市 ”。

先期

(1) 在预定的某个日期以前

代表团的部分团员已先期到达

(2) 在事情发生或进行之前;规定的日数

驰情

神往。《古诗十九首·东城高且长》:“音响一何悲,絃急知柱促。驰情整中带,沉吟聊躑躅。” 三国 魏 嵇康 《兄秀才公穆入军赠诗》之十三:“咬咬黄鸟,顾儔弄音。感寤驰情,思我所钦。” 宋 苏轼 《上虢州太守启》:“无任丹恳,倍切驰情。” 清 方文 《庐山访无可道人》诗之三:“我梦 匡庐 好,驰情二十年。”

此时

这时候。《后汉书·刘玄传》:“﹝ 韩夫人 ﹞輒怒曰:‘帝方对我饮,正用此时持事来乎!’” 唐 白居易 《琵琶记》:“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三回:“此时已经四更天光景了。”

奈何

(1) 怎么办

无可奈何

(2) 如何

奈何不礼

不予我城奈何。——《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为之奈何。——《史记·项羽本纪》

(3) 又

且为之奈何。

奈何取之尽锱铢。(锱铢(zīzhū ),古代重量单位,一铢等于二十四分之一两,六铢为一锱,喻微小。)—— 唐· 杜牧《阿房宫赋》

奈何饮于酒肆。——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4) 惩治;对付

等我慢慢的奈何他

今岁

指今年

今岁是个丰收年

有声

有声誉;著称。《诗·大雅·文王有声》:“ 文王 有声,遹骏有声。” 晋 陆机 《汉高祖功臣颂》:“ 张耳 之贤,有声 梁 魏 。”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督抚·秦中丞》:“ 沉 登甲戌进士,授 粤 之 顺德 令,以清峻称。入为郎,出为守,俱有声。”

累句

病句。《西京杂记》卷三:“ 枚皋 文章敏疾, 长卿 制作淹迟,皆极一时之誉;而 长卿 首尾温丽, 枚皋 时有累句,故知疾行而无善迹矣。” 宋 叶梦得 《石林诗话》卷上:“如 李邕 、 苏源明 诗中极多累句,余尝痛刊去,仅各取其半,方为尽善,然此语不可为不知者言也。” 朱自清 《<古诗十九首>释》三:“若在 东晋 玄言诗人手里,这意思便不至于写出这样累句。”

通名

(1) 告诉别人自己的姓名

来者先请通名

(2) 惯用的称呼

得不

能不;岂不。《史记·秦本纪》“伐 南山 大梓” 司马贞 索隐引《录异传》:“ 秦 若使人被髮,以朱丝绕树伐汝,汝得不困耶?” 唐 李德裕 《次柳氏旧闻》:“ 志忠 晚乃谬计耳,其初立朝,得不为贤相乎?”《三国演义》第九五回:“吾兵止有二千五百,若弃城而走,必不能远遁。得不为 司马懿 所擒乎?”

为时

从时机或时间上看

为时只十有一月。——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为时过早

虚生

(1).徒然活着,白活。 唐 王建 《宫中调笑》词之三:“愁坐、愁坐,一世虚生虚过。” 宋 孔平仲 《续世说·企羡》:“ 武后 时, 宗楚客 坐赃贬, 太平公主 观其第舍,叹曰:‘见其居处,吾辈乃虚生尔。’” 清 何焯 《义门读书记·论语上》:“ 程子 曰:‘闻道,知所以为人也,夕死可矣,是不虚生也。’知之真,便信之篤,行之力,守之固,如此,则生不虚生,亦死不徒死。”

(2).凭空生出;无故生出。《晋书·刘元海载记》:“左贤王 元海 姿器絶人,榦宇超世。天若不恢崇单于,终不虚生此人也。”

随便看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Suppu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22:5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