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衡门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陆游 |
释义 | 衡门原文小聚风烟外,衡门水竹间。疏沟分北涧,翦木见南山。 人笑谋生拙,天教到死闲。 犹存拄杖子,遇兴即跻攀。 诗词问答问:衡门的作者是谁?答:陆游 陆游衡门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小聚(1).小村落。 宋 陆游 《埭西小聚》诗:“小聚数家秋靄里,平波千顷夕阳西。” 清 钱谦益 《阻风满家湾》诗:“柳市三家成小聚,桃源数里得虚名。” (2).短暂而随便地聚会。 宋 张炎 《庆清朝》词:“闲扶短策,邻家小聚清欢。” (3).小量积聚。 清 魏源 《支陇承气论序》:“气大聚则建都立邑,生人以託命焉;气小聚则卜兆归藏,死人以復命焉。” 风烟风尘、烟雾;云气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吴均《与朱元思书》 水竹竹子的一种( Phyllostachys heteroclada ),有披针形叶子,长在河、湖边或灌木丛中,可编制竹席、花篮等器物 分北分离。北,通“ 背 ”。《书·舜典》:“分北 三苗 。” 孔 传:“分北,流之不令相从。” 孔颖达 疏:“北,背也,善留恶去,使分背也。” 南山指终南山,在陕西省西安市南 谋生讨生活,营求生计 靠土地谋生 我们两个各自谋生 天教上天示意,以为教诲。《晏子春秋·谏上十八》:“日暮,公西面望,睹彗星。召 伯常騫 ,使禳去之。 晏子 曰:‘不可,此天教也。’” 杖子(1).棍棒。多指仪杖或刑杖。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车驾宿大庆殿》:“又有裹锦缘小帽、锦络宽衫士兵,各执银裹头黑漆杖子。”《古今小说·简帖僧巧骗皇甫妻》:“ 山前行 回转头来,看着小娘子道:‘你见 静山 大王,吃不得几杖子。 * 放火都认了。’” (2).板壁。 高玉宝 《高玉宝》第十三章:“她听到 王大棒子 在大门外的叫骂声,急中生智,就奔到后院的木板杖子前,噔噔两脚把板杖子踹了个大口子,回身背起 玉宝 就钻出了杖子。” 跻攀亦作“ 躋扳 ”。犹攀登。 唐 杜甫 《白水县崔少府十九翁高斋三十韵》:“清晨陪躋攀,傲睨俯峭壁。” 宋 刘克庄 《沁园春·送孙季藩吊方漕西归》词:“儘缘云鸟道,躋攀絶顶。”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献一·长白山》:“云雾开散, 长白山 歷歷分明,臣等不胜骇异。又正值一路,可以躋攀。”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掌故·捐科分》:“独癸巳诸君,躋扳尺寸,竭蹶终身。”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