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郭伯山挽词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叶适 |
释义 | 郭伯山挽词原文兄弟穷经各一时,百年义塾尚留炊。讲灯常照鹤窥坐,坛杏半红猿拣枝。 未奏边功明主惜,将成京秩故人悲。 挽君已老庆先尽,安得埋铭更后垂。 诗词问答问:郭伯山挽词的作者是谁?答:叶适 叶适郭伯山挽词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兄弟(1) (2) 专指弟弟 (3) 男子自称 穷经谓极力钻研经籍。 唐 韩偓 《再思》诗:“近来更得穷经力,好事临行亦再思。” 宋 孔平仲 《孔氏谈苑·梁灏八十二作大魁》:“白首穷经,少 伏生 之八岁。” 清 黄宗羲 《陈葵献偶刻诗文序》:“吾友 陈葵献 ,汲古穷经,聚同志为经会。” 一时(1) 一个时期 此一时彼一时 一时多少豪杰。——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2) 短时间 一时半刻 一时纫。——《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一时从者千人。——清·邵长蘅《青门剩稿》 (3) 同一时候。 一时收禽(一时:同时。禽:通“擒”。收禽:逮捕奸党)。——《后汉书·张衡传》 一时皆下。——唐·李朝威《柳毅传》 一时齐发,众妙毕备。——《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4) 一些时候 攻一时。——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百年(1) 指很多年 百年老屋,尘泥渗漉。——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百年大计 (2) 指人的一生;一辈子 百年之后,即死了以后 义塾旧时免收学费的私塾;亦见“义学” 讲灯夜分讲读时的灯光。 宋 叶适 《郭伯山挽词》:“讲灯常照鹤窥坐,坛杏半红猿拣枝。” 边功(1).指守卫、开拓或治理边疆所立下的功勋。 唐 陈子昂 《题祀山烽树赠乔十二侍御》诗:“ 汉 庭荣巧宦,云阁薄边功。”《水浒传》第二回:“朕欲要抬举你,但有边功,方可升迁。”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四章第一节:“ 唐 在 安 史 乱前是强大国, 唐玄宗 又是爱好边功的皇帝,为本身安全决不退出西域,也同样是有理由的。” (2).犹边事。《后汉书·李恂陈禅等传赞》:“ 龟 习边功, 参 起徒中。” 明 袁宏道 《逋赋谣》:“东封西款边功多, 江 淮 陆地生洪波。” 明主贤明的君主。《左传·襄公二十九年》:“美哉,渢渢乎!大而婉,险而易行,以德辅此,则明主也。”《史记·刺客列传》:“臣闻明主不掩人之美,而忠臣有死名之义。” 鲁迅 《故事新编·采薇》:“他原是 妲己 的舅公的干女婿,做着祭酒,因为知道天命有归,便带着五十车行李和八百个奴婢,来投明主了。” 京秩京官。 宋 叶适 《郭伯山挽词》:“未奏边功明主惜,将成京秩故人悲。”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胡四娘》:“时妻党多任京秩。” 柳亚子 《胡寄尘诗序》:“就而视之,外吏则道府,京秩则部曹,多材多艺,炳炳麟麟;而韦布之士,独闃然无闻焉。”参见“ 京官 ”。 故人(1) 旧交,老朋友 足下待故人如此,便告退。——《三国演义》 (2) 古称前妻或前夫 怅然遥相望,知是故人(指前夫)来。——《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3) 又 新人从门入,故人(指前妻)从阁去。 (4) 已死的人 昔年在南昌蒙尊公骨肉之谊,今不想已作故人。——《儒林外史》 (5) 对门生故吏既亲切又客气的谦称 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后汉书·杨震传》 埋铭墓铭。古代墓志铭埋于地下,故名。 宋 苏洵 《与杨节推书》:“往者见託,以先丈之埋铭,示之以 程生 之行状。” 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中:“ 周邦彦 待制尝为 刘昺 之祖作埋铭,以白金数十斤为润笔,不受。” 明 郎瑛 《七修类稿·诗文·各文之始》:“埋铭、墓誌、墓表、墓碣皆一类也。铭、誌则埋於土,表、碣则树於外。”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