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大佛头次程斗山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杨公远 |
释义 | 大佛头次程斗山原文丈六金身本自然,如今丈六示齐肩。当时若起亭亭立,只恐才余尺五天。 诗词问答问:大佛头次程斗山的作者是谁?答:杨公远 杨公远大佛头次程斗山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丈六金身佛的三身之一。指变化身中的小身。因其高约一丈六尺,呈真金色,故名。亦以指称佛像。《观无量寿经》:“ 阿弥陀佛 ,神通如意,於十方国,变现自在,或现大,满虚空中,或现小身,丈六、八尺。所现之形,皆真金色。” 宋 刘昌诗 《芦浦笔记·佛牙》:“常闻佛号丈六金身。” 元 李翀 《日闻录》:“戏问佞佛者曰:‘佛,父母所生血肉之躯也,何为而有丈六金身。’曰:‘既成而变也。’” 自然(1) 宇宙万物;宇宙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总和,即整个物质世界,自然界 改造自然 自然之理也。——宋· 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 择于自然。——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近于自然。——蔡元培《图画》 (2) (3) 属于或关于自然界的、存在于或产生于自然界的、非人为的 自然现象 自然之验。——《史记·货殖列传》 (4) 不勉强,不拘束,不呆板 他的动作很自然 复得返自然。(指无拘无束的田园生活)。——晋· 陶渊明《归园田居》 自然蛾眉。——唐· 李朝威《柳毅传》 (5) 不经人力干预而自由发展 听其自然 (6) 当然 带露折花,色香自然要好得多。——鲁迅《朝花夕拾》 如今在这些日子里;现在,当今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史记·项羽本纪》 如今咱们山村也有了自己的大学生 丈六一丈六尺。指佛的化身的长度。后亦借指佛身。《后汉书·西域传·天竺》:“或曰:‘西方有神,名曰佛,其形长丈六尺而黄金色。’”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法云寺》:“丹素炫彩,金玉垂辉,摹写真容,似丈六之见 鹿苑 ;神光壮丽,若金刚之在 双林 。” 范祥雍 校注:“丈六谓佛身,《佛説十二游经》:‘佛身长丈六尺。’” 赵光荣 《里湖纪游》诗:“丈六放金光,神通称极大。” 齐肩(1).与肩相平。《后汉书·舆服志上》:“熊旗六斿,五仞齐肩,以象参伐。”《隋书·礼仪志六》:“垂白玉珠,十有二旒,其长齐肩。” (2).两者高度相等。 唐 李白 《寄东鲁二稚子》诗:“小儿名 伯禽 ,与姊亦齐肩。” 宋 李南仲 《罗浮山赋》:“乃 百粤 羣山之祖,与 南岳 而齐肩。”亦比喻才能、声望相同;相提并论。 明 胡应麟 《诗薮·上国》:“大抵 元魏 之才, 子昇 独步; 高齐 之誉, 邢 魏 齐肩。” 明 胡应麟 《诗薮·唐下》:“使 子建 与 应 刘 并列, 拾遗 与 王 孟 齐肩,可乎?” 当时就在那个时刻;马上 当时就签约雇用你 亭立直立;耸立。 清 王夫之 《九昭》“崇臺婥妁以诣天兮”原注:“婥妁同绰约,亭立貌。” 尺五天(1).比喻离帝王极近。 唐 杜甫 《赠韦七赞善》诗:“尔家最近魁三象,时论同归尺五天。” 宋 范成大 《刘德修少卿避暑惠山因便寄赠》诗:“鸣凤朝阳尺五天,怱怱忽过白鸥边。” 元 王恽 《直中书省》诗:“紫禁彤庭尺五天,沉沉碧綺锁秋烟。” (2).指高空。比喻光明在前。 程善之 《革命后感事和怀霜作即次其韵》:“北溟水击三千里,南斗云开尺五天。”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