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种桃歌 |
朝代 | 唐代 |
作者 | 白居易 |
释义 | 种桃歌原文食桃种其核,一年核生芽。二年长枝叶,三年桃有花。 忆昨五六岁,灼灼盛芬华。 迨兹八1-1九载,有减而无加。 去春已稀少,今春渐无多。 明年后年后,芳意当如何?命酒树下饮,停杯拾余葩。 因桃忽自感,悲吒成狂歌。 诗词问答问:种桃歌的作者是谁?答:白居易 白居易种桃歌书法欣赏
全唐诗 参考注释年长1.年龄大。 2.年龄增长。枝叶(1) 枝条和树叶 那棵大树枝叶茂盛 (2) 比喻琐碎的言辞或情节 (3) 子孙 (4) 喻同宗旁支 强本干,弱枝叶 灼灼(1) 耀眼,光亮 若日出之灼灼。——《新书》 (2) 明白地 灼灼如此 芬华香花。 晋 卢谌 《时兴》诗:“摵摵芳叶零,橤橤芬华落。” 唐 白居易 《种桃歌》:“忆昨五六岁,灼灼盛芬华。” (1).茂美。 唐 王勃 《游山庙序》:“乘杳冥之絶境,属芬华之暮节。” (2).引申为荣耀显达。《史记·商君列传》:“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 无加(1).没有增添。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四》:“官吏至庙,待之礼无加;田夫野老至庙,待之礼不减。” (2).犹不施。 清 珠东居士 《雪鸿小记》卷二:“午睡初起,帕罗覆额,芳泽无加,而逸韵风生,媚丽欲絶。” 稀少(1) 很少出现或发生的 沙漠中稀少的树木 (2) 稀疏的;人员组成很少的 稀少的人口 无多没有多少。 唐 杜荀鹤 《和友人寄孟明府》:“莫嫌月入无多俸,须喜秋来不废吟。” 清 周亮工 《郭去问还家未半载复作章贡之行送之》诗:“乱后还家庆更生,无多日月復成行。” 明年今年的下一年 越明年。——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明年复攻赵。——《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明年陵降。——《汉书·李广苏建传》 后年次年的次年;今年的后二年 芳意(1).指春意。 唐 徐彦伯 《同韦舍人元旦早朝》诗:“相问韶光歇,弥怜芳意浓。” 明 刘基 《即事》诗:“芳意自随流水逝,华年不为老人留。” (2).对他人情意的美称。 唐 王贞白 《独芙蓉》诗:“芳意羡何物?双双鸂鶒飞。” 如何(1) (2) 用什么手段或方法 在退休制下如何提高津贴的问题 (3) 方式、方法怎样 接下去的问题是如何表明我们的意思 (4) 在什么情况下 姐妹三人如何再相会 (5) 怎么,怎么样 如今叫我管天王堂,未知久后如何。——《水浒传》 (6) “如……何”,表示’把……怎么样”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 王屋何?——《列子·汤问》 命酒叫(手下人)摆酒 停杯谓停止饮酒。 三国 魏 曹丕 《秋胡行》之二:“朝与佳人期,日夕殊不来,嘉肴不尝,旨酒停杯。” 隋 杨素 《赠薛内史》诗:“横琴还独坐,停杯遂待君。” 唐 白居易 《风雨中寻李十一因题舟上》诗:“停杯看柳色,各忆故园春。” 悲吒亦作“ 悲诧 ”。悲叹;悲愤。《文选·郭璞<游仙诗>之五》:“临川哀年迈,抚心独悲吒。” 李善 注:“吒,叹声也。” 南朝 梁 何逊 《临行公车》诗:“念此将如何,抚心独悲咤。” 唐 杜甫 《遣兴》诗之五:“每望东南云,令人几悲吒。” 宋 梅尧臣 《送曼叔襄城尉》诗:“此趣信所諳,羈官莫悲吒。” 明 高棅 《九月八日郭南山亭宴集分得下字》诗:“高兴殊不平,临风独悲咤。” 清 陈维崧 《贺新郎·送家广陵下第南归海宁兼以志慰》词:“真珠莫惜离筵泻。儘人间羣儿自贵,底须悲诧。” 清 邹容 《革命军》第二章:“抗议发愤之徒絶迹,慷慨悲咤之声不闻,名为士人,实则死人之不若。” 狂歌纵情歌咏。 汉 徐干 《中论·夭寿》:“或披髮而狂歌,或三黜而不去。” 唐 杜甫 《赠李白》诗:“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宋 辛弃疾 《水调歌头·汤朝美司谏见和用韵为谢》词:“説剑论诗餘事,醉舞狂歌欲倒,老子颇堪哀。” 陈去病 《昼寝杂感》诗:“客难解嘲俱未洽,狂歌哀哭更何徒。”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