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和朱使欣二首 |
朝代 | 唐代 |
作者 | 张说 |
释义 | 和朱使欣二首原文南土多为寇,西江尽畏途。山行阻篁竹,水宿碍萑蒲。 使越才应有,征蛮力岂无。 空传人赠剑,不见虎衔珠。 江势连山远,天涯此夜愁。 霜空极天静,寒月带江流。 思起南征棹,文高北望楼。 自怜如坠叶,泛泛侣仙舟。 诗词问答问:和朱使欣二首的作者是谁?答:张说 张说和朱使欣二首书法欣赏
全唐诗:卷87_50 参考注释南土(1).南方地区。《诗·大雅·崧高》:“往近王舅,南土是保。” 孔颖达 疏:“当於南方之土,於是安居之矣。”《左传·昭公九年》:“ 巴 、 濮 、 楚 、 邓 ,吾南土也; 肃慎 、 燕 、 亳 ,吾北土也。” 唐 牛僧孺 《玄怪录·崔绍》:“南土风俗,恶他舍之猫产子其家,以为大不祥。” 清 姚燮 《哀雁》诗:“自云朔方岁饥苦,欲托残生到南土。” 柳亚子 《<燕子龛遗诗>序》:“君自南土来书,谓:‘邇者振大 汉 之天声,想诸公都在剑影光中,抵掌而谈。不慧远适异国,唯有神驰左右耳。’” (2).方言。指鸦片烟。 沙汀 《困兽记》二三:“当他靠上烟灯,把那些饴糖般的南土烤了又捏,捏了又烤,一锭一锭抽着的时候,他的不快却又开始侵蚀他了。” 西江珠江的最大支流,发源于云南,到广西梧州后称西江,全长2129公里 畏途险恶可怕的路径,比喻做起来很危险和艰难的事 畏途巉岩不可攀。——李白《蜀道难》 他将此视为畏途 山行在山中行走。 南朝 宋 谢灵运 《初去郡》诗:“登岭始山行,野旷沙岸浄。” 元 刘迎 《车轣辘》诗:“马虺隤,牛觳觫,山行縈紆车轣轆。” 篁竹(1).竹名。 晋 戴凯之 《竹谱》:“篁竹坚而促节,体圆而质坚,皮白如霜粉,大者宜行船,细者为笛。” (2).竹丛。《汉书·严助传》:“臣闻 閔 非有城郭邑里也,处谿谷之间,篁竹之中。” 唐 韩愈 《送区册序》:“夹江荒茅篁竹之间,小吏十餘家。”《资治通鉴·唐僖宗光启元年》:“ 潮 为之谋,伏壮士数十人于篁竹中,伺 绪 至,挺剑大呼跃出,就马上擒之。” 水宿(1).谓栖息于水。 晋 左思 《蜀都赋》:“云飞水宿,哢吭清渠。” 南朝 梁简文帝 《七励》:“文鱼水宿,锦鸟云翔。” 唐 杜甫 《倦夜》诗:“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 (2).指在舟中或水边过夜。《文选·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诗》:“水宿淹晨暮,阴霞屡兴没。” 吕延济 注:“水宿,宿於舟中也。” 南朝 宋 鲍照 《登大雷岸与妹书》:“栈石星饭,结荷水宿。” 唐 李白 《送赵判官赴黔府中丞叔幕》诗:“水宿 五溪 月,霜啼 三峡 猿。” 明 高明 《琵琶记·路途劳顿》:“奴家为欲赴京寻夫,於路风餐水宿,履险登高,受了多少狼狈。” (3).白菖蒲的别称。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八·白昌》。 星座名。古代天文学家对北方列星七宿的总称。《后汉书·崔駰传》:“阴事终而水宿藏。” 李贤 注:“水宿谓北方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也。”《国语·周语下》“及析木者有建星及牵牛焉” 三国 吴 韦昭 注:“析木之分歷建星及牵牛皆水宿,言得水类。” 萑蒲(1).两种芦类植物。《左传·昭公二十年》:“泽之萑蒲,舟鮫守之。” 杨伯峻 注:“萑蒲即芦苇之类。” 明 朱朝瑛 《感怀》诗:“小鸟巢萑蒲,依然得其所。” 刘师培 《论中国古代财政国有之弊》:“而 春秋 之时 齐 以衡麓守山林之木,即萑蒲、薪蒸,盐蜃亦守以舟鮫、虞候、祈望之官。” (2).因盗贼常聚集于萑蒲所生之地,故亦用以指盗贼出没之处。《陈书·留异传》:“萑蒲小盗,共肆贪残。”《旧唐书·高骈传》:“况自萑蒲盗起,朝廷徵用至多,上至帅臣,下及裨将,以臣所料,悉可坐擒,用此为谋,安能办事?” 明 吕坤 《盗对》:“一日,﹝ 强恕子 ﹞执劫杀者於萑蒲中。” (3).指盗贼;草寇。 南朝 梁 沉约 《齐故安陆昭王碑文》:“渊藪胥萃,萑蒲攸在。”《旧唐书·僖宗纪》:“今 平卢军 节度使 宋威 深愤萑蒲,请行诛讨。” 清 姚际唐 《念奴娇·由陈泾东望有怀城中家室》词:“ 陈涇 东望,可长嘆一旦萑蒲氛起。” 应有(1).所有,一切。 唐 白居易 《奏所闻状》:“自今已后,应有进奉,并不用申报御史臺,如有人勘问,便仰録名奏来者。” 元 关汉卿 《单刀会》第一折:“将 江 上应有战舡,尽行拘收,不放 关公 渡 江 回去。”《水浒传》第一回:“应有民间税赋悉皆赦免。” (2).应当具有。《儿女英雄传》第二八回:“姑娘一进洞房,早看见摆满一分妆奩,凡是应有的,公婆都给办得齐齐整整。” 蛮力粗笨的气力。 明 袁宏道 《竹枝词》:“拽时蛮力强三虎,抛掷轻如一鸟毛。”《儿女英雄传》第四十回:“其中有膀子蛮力的,不去靠弓马干功名,偏喜作个山闯子,流为强盗。” 郭沫若 《屈原考》:“ 项羽 一身蛮力,终于上了 刘邦 的当。” 传人接传某一艺术流派风格的人;接班人,后代 龙的传人 梅派传人 不见(1) 不曾相见 老哥俩可有日子不见了 (2) 见不着;丢失 一辆新自行车转身就不见了 衔珠(1).相传曾有鹤为猎人所射, 哙参 医其疮,愈而放之,后鹤夜到门外, 参 执烛视之,见鹤雌雄至,各衔明珠以报 参 。又, 隋侯 出行,见大蛇被伤中断,疑其灵异,使人以药封之,蛇乃能走。岁馀,蛇衔明珠以报。事见《淮南子·览冥训》 汉 高诱 注、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二十。诗文中常用为报恩之典。 汉 焦赣 《易林·谦之泰》:“白鹤衔珠,夜寳反明。怀我德音,身受光劳。” 南朝 梁武帝 《孝思赋》:“灵蛇衔珠以酬德,慈乌反哺以报亲。” 唐 张说 《和朱使欣》诗之一:“空传人赠剑,不见虎衔珠。” (2).《初学记》卷二七引 晋 王嘉 《拾遗记》:“ 黄帝 之子名 青阳 ,是曰 少昊 ,一名 挚 ,有白云之瑞,号为 白帝 。有凤衔明珠致於庭, 少昊 乃拾珠怀之,使照服於天下。”后用恩赏之典。 唐 李峤 《沙吒忠义等官爵制》:“宜膺剖珪之锡,兼峻衔珠之宠。” 江势江水的流势。 唐 宋之问 《自湘源至潭州衡山县》诗:“渐见 江 势阔,行嗟水流漫。” 唐 刘禹锡 《题招隐寺》诗:“地形临渚断,江势触山回。”《宋史·苏轼传》:“今 三吴 多水,欲凿挽路、为千桥,以迅江势。” 元 黄溍 《八咏楼》诗:“秋阴垂野薄,江势抱城斜。” 连山(1).古《易》名。《周礼·春官·大卜》:“掌三易之灋,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 贾公彦 疏:“其卦以纯艮为首,艮为山,山上山下是名连山,云气出内於山,故名《易》为《连山》。” 唐 韩愈 《毛颖传》:“﹝ 蒙恬 ﹞召左右庶长与军尉,以《连山》筮之,得天与人文之兆。” 罗惇曧 《文学源流·三代以上文学》:“《连山》、《归藏》,简编并没。” (2).连绵的山岭。 南朝 梁 吴均 《至湘洲望南岳诗》:“重波沦且直,连山纠復纷。” 唐 王维 《终南山》诗:“ 太乙 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宋 苏辙 《同王适赋雪》:“重楼复閤烂生光,絶涧连山漫不见。” (3).满山。 唐 卢纶 《春日卧病示赵季黄》诗:“黄埃满市图书贱,黑雾连山虎豹尊。” 清 王凯泰 《台湾杂咏》:“好竹连山觉笋香,马蹄入市许先尝。” (4).见“ 连山眉 ”。 天涯在天的边缘处。喻距离很远 天涯若比邻。——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同是天涯沦落人。——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元·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霜空秋冬的晴空。 唐 张说 《和朱使欣》之二:“霜空极天静,寒月带江流。” 宋 范成大 《送江朝宗归括苍》诗:“塔灯落 淮水 ,寺楼倚霜空。” 明 张居正 《中秋前再过关侍御得阳字》诗:“霜空征雁送斜阳,凉月纷纷满 建章 。” 极天(1).至天;达于天。语本《诗·大雅·崧高》:“崧高维岳,骏极于天。”《孔丛子·问答》:“今世人言高者,必以极天为称,言下者以深渊为名。” 唐 杜甫 《秋兴》诗之六:“关塞极天唯鸟道,江湖满地一渔翁。” 清 王孙晋 《南闽》诗:“久客欲归去,翻愁行路难。极天围万岭,平地落千滩。” (2).指天之极远处;远处。 清 姚鼐 《登泰山记》:“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 康有为 《过昌平城望居庸关》诗:“永夜驼铃传塞上,极天树影递 关 东。” (3).满天,到处。 明 屠隆 《綵毫记·展武相逢》:“遍地烽狼,极天戎马。” 寒月(1).清冷的月亮。亦指清寒的月光。 唐 李白 《望月有怀》诗:“寒月摇清波,流光入窗户。” 元 吴澄 《送国子伴读倪行简赴京》诗:“不怕狂风妨去鷁,偏愁寒月照栖鸦。” 瞿秋白 《饿乡纪程》十四:“偶尔掠过林木的缺处,就突然放出晶光雪亮的寒月,寒芒直射,扑入车窗。” (2).寒冷的月令,指冬天。 明 谢肇淛 《五杂俎·物部三》:“园有餘地,不能种蔬,竞拔草根醃藏,以为寒月之用。” 清 陈梦雷 《西郊杂咏》之七:“寒月富桑麻,酒酣歌相续。” 征棹亦作“ 征櫂 ”。指远行的船。 北周 庾信 《应令》诗:“浦喧征棹发,亭空送客还。” 唐 张旭 《清溪泛月》诗:“旅人倚征棹,薄暮起劳歌。” 前蜀 李珣 《菩萨蛮》词:“捻得宝筝调,心随征櫂遥。” 宋 赵抃 《初入峡》诗:“险磧恶滩各几许,晚停征棹问渔翁。” 望楼(1) 观望景色用的建筑物,如屋顶小阁或凉亭 (2) 供远望敌方用的楼 自怜亦作“ 自怜 ”。自伤;自我怜惜。 汉 王褒 《九怀·通路》:“阴忧兮感余,惆悵兮自怜。” 晋 束晳 《贫家赋》:“行乞贷而无处,退顾影以自怜。” 北齐 颜之推 《神仙》诗:“镜中不相识,捫心徒自怜。” 唐 岑参 《初授官题高冠草堂》诗:“自怜无旧业,不敢耻微官。” 宋 欧阳修 《三日赴宴口占》:“共喜流觴修故事,自怜霜鬢惜年华。” 鲁迅 《南腔北调集·学生和玉佛》:“惊扰詎云妄?奔逃只自怜。” 见“ 自怜 ”。 泛泛(1) 荡漾的样子,浮动的样子泛泛其景。——《诗·邶风·二子乘舟》 (2) 又 泛泛杨舟。 (3) 不深入;平平常常 泛泛之交 仙舟舟船的美称。 隋 江总 《洛阳道》诗之一:“仙舟 李膺 棹,小马 王戎 鑣。” 唐 李峤 《送光禄刘主簿之洛》诗:“仙舟窅将隔,芳斝暂云同。” 宋 无名氏 《梅妃传》:“奏舞鸞之妙曲,乘画鷁之仙舟。” 宋 梁明夫 《贺新郎·寿吕道山四十九岁》词:“万里朝天去,见 潯阳 江上,风引仙舟 淮 浦。” 金 曹之谦 《送李郭二子还乡》诗:“祖帐临寒水,仙舟漾夕暉。”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