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萱花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刘应时 |
释义 | 萱花原文碧玉长簪出短篱,枝头腥血耐炎晖。北堂花在亲何在,几对薰风泪湿衣。 诗词问答问:萱花的作者是谁?答:刘应时 刘应时萱花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碧玉一种不透明隐晶质石英,常见有几种颜色(如红色、褐色、绿色、黄色) 短篱低矮的篱笆。 宋 苏轼 《小圃五咏·枸杞》:“短篱护新植,紫笋生卧节。” 宋 范成大 《四月五日集陈园照山堂》诗:“短篱水面残红满,团扇风前众緑香。” 枝头树梢;树枝上。 唐 元稹 《元和五年予官不了罚俸西归》诗:“渐到柳枝头,川光始明媚。” 宋 翁森 《四时读书乐》诗:“好鸟枝头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 戴望舒 《残叶之歌·男子》:“你看,湿了雨珠的残叶,摇摇地停在枝头。” 腥血(1).泛指荤腥。 唐 王建 《赠王屋道士赴诏》诗:“能断世间腥血味,长生只要一丸丹。” (2).腥气的血。 元 耶律楚材 《怀古一百韵寄张敏之》:“川谷流腥血,郊原厌积尸。” 元 迺贤 《答禄将军射虎行》:“雕翎射没锦毛摧,厓石崩腾腥血溅。” 炎晖亦作“ 炎辉 ”。1.炎热的阳光。 汉 王粲 《公宴》诗:“凉风撒蒸暑,清云却炎暉。” 唐 项斯 《泛溪》诗:“溪船泛数里,便觉少炎辉。” 元 吴志淳 《夏日园中清暑》诗:“傍溪卜筑面流水,拂席展簟消炎暉。” (2).指光辉。 汉 刘桢 《赠五官中郎将》诗之四:“明月照緹幕,华灯散炎辉。” 北堂古指士大夫家主妇居室,后以代称母亲 妇洗在北堂。——《仪礼·士昏礼》 何在在哪里 公理何在? 薰风(1).和暖的风。指初夏时的东南风。《吕氏春秋·有始》:“东南曰薰风。” 唐 白居易 《首夏南池独酌》诗:“薰风自南至,吹我池上林。” 明 李东阳 《天津八景》诗之四:“层轩南向坐薰风,极目平畴远近同。” 陈毅 《纪念宁沪解放十周年》诗:“解放 寧 沪 吾道东,大军整肃胜薰风。” (2).相传 舜 唱《南风歌》,有“南风之薰兮”句,见《孔子家语·辩乐》。后因以“薰风”指《南风歌》。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时序》:“ 有虞 继作,政阜民暇,‘薰风’诗於元后,‘烂云’歌於列臣。” 宋 苏轼 《东阳水乐亭》诗:“鏗然涧谷含宫徵,节奏未伐君独喜。不须写入薰风弦,纵有此声无此耳。”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