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赠进士叶授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释智圆 |
释义 | 赠进士叶授原文旅迹飘然与俗分,动时高价逐新文。寄眠僧舍扃秋雨,牵梦家山隔海云。 学慕丘轲方共语,道归杨墨任离群。 名场好应同人举,垂拱明堂有圣君。 诗词问答问:赠进士叶授的作者是谁?答:释智圆 释智圆赠进士叶授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飘然(1) 形容飘摇的样子 (2) 形容轻飘飘像要飞扬的样子 飘然欲仙 (3) 形容心情轻松的样子 高价(1) 比正常价格或市场价格为高的价格 住房能用高价得到 (2) 指器物的珍贵,常用以比喻人的身分高 阶级名位亦宜超然。若复随辇而进,非所以章瑰伟之高价,昭知人之绝明也。——《后汉书·边让传》 (3) 又 蔡邕荐 让书 方舟寻高价,珍宝丽以通。——三国魏· 曹植《盘石篇》 新文(1).新近撰写的文章。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雅量》:“适见新文,甚可观。” 唐 李白 《自梁园至敬亭山见会公谈陵阳山水因有此赠》诗:“雪山扫粉壁,墨客多新文。” (2).体式新颖别致的文章。 唐 杜甫 《哭王彭州抡》诗:“新文生 沉 谢 ,异骨降 松 乔 。”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敬贺新禧》:“过了一夜,又是一年,人既突变为新人,文也突进为新文了。” (3).指诡异而趋时的文体、文风。 宋 沉括 《梦溪笔谈·人事一》:“会公主文,决意痛惩,凡为新文者,一切弃黜。” (4).新花样。《红楼梦》第四五回:“这会子我又兴出新文来,熬什么燕窝粥,老太太、太太、 凤姐姐 ,这三个人便没话,那些底下老婆子丫头们,未免嫌我太多事了。” (5).犹新闻。《红楼梦》第四八回:“且説 平儿 见 香菱 去了,就拉 寳釵 悄悄説道:‘姑娘可听见我们的新文没有?’”《天雨花》第四回:“众人听了方晓得,哈哈大笑叫新文。” 僧舍(1).僧人的住所。 唐 冯贽 《云仙杂记·暖香满室如春》:“ 宝云溪 有僧舍,盛冬若客至,则燃薪火,暖香一炷,满室如春。” (2).指寺院。 宋 真山民 《晓行山间》诗:“僧舍在何许?隔林鐘磬清。” 清 阎尔梅 《锦屏山》诗:“渔林乌柳围金橘,僧舍香楠荫铁蕉。” 秋雨1、秋雨(autumna rain)夏秋过渡季节或秋冬过渡季节里连阴雨天气的通称。2、秋雨是一部文艺作品的名字,同名作品有长篇小说《秋雨》、电影《秋雨》、文学印象秋雨、散文《秋雨》以及文人名字余秋雨。牵梦萦于梦寐。 唐 李中 《送王道士游东海》诗:“巨浸常牵梦,云游岂觉劳。” 家山谓故乡。 唐 钱起 《送李栖桐道举擢第还乡省侍》诗:“莲舟同宿浦,柳岸向家山。” 宋 梅尧臣 《读<汉书·梅子真传>》诗:“旧市 越溪 阴,家山 镜湖 畔。” 明 高明 《琵琶记·琴诉荷池》:“十二栏杆,无事閒凭遍。闷来把湘簟展,梦到家山,又被翠竹敲风惊断。”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一五二:“踏徧中华窥两戒,无双毕竟是家山。” 丘轲孔丘 和 孟轲 的并称。 唐 韩愈 《石鼓歌》:“方今太平无事日,柄任儒术崇 丘 軻 。” 唐 罗隐 《水边偶题》诗:“穷似 丘 軻 休叹息,达如 周 召 亦尘埃。” 宋 王禹偁 《赠刘仲堪》诗:“ 丘 軻 有堂奥,试脚到堦砌; 杨 墨 恣荒榛,挥手欲芟薙。” 杨墨(1). 战国 时 杨朱 与 墨翟 的并称。《庄子·胠箧》:“削 曾 史 之行,钳 杨 墨 之口。” 成玄英 疏:“ 杨朱 、 墨翟 秉性宏辩。”《孟子·滕文公下》:“ 杨 墨 之道不息, 孔子 之道不著。” 唐 韩愈 《上宰相书》:“ 杨 、 墨 、 释 、 老 之学,无所入于其心,其所著皆约六经之旨而成文。” (2).指 杨 墨 的学说。 杨朱 主张为我, 墨翟 主张兼爱,是 战国 时期与儒家对立的两个重要学派。《孟子·滕文公下》:“吾为此惧,闲先圣之道,距 杨 墨 ,放淫辞,邪説者不得作。” 汉 扬雄 《法言·吾子》:“古者 杨 墨 塞路, 孟子 辞而闢之,廓如也。” 宋 陈亮 《与应仲实书》:“近世 张给事 学佛有见……其为人心之害,何止於 战国 之 杨 墨 也!” 清 赵翼 《瓯北诗话·韩昌黎诗》:“ 昌黎 以道自任,因 孟子 距 杨 墨 ,故终身亦闢佛 老 。” (3).借指儒家以外的各学派。 唐 李白 《送于十八应四子举落第还嵩山》诗:“炎炎四真人,摛辩若涛波。交流无时寂, 杨 墨 日成科。” 王琦 注:“《通典》: 开元 二十九年,始於京师置 崇玄馆 ,诸州置道学生徒有差,谓之道举……习《老》、《庄》、《文》、《列》,谓之四子。荫第与国子监同。” 离群(1) 离开同伴;心性内向 他没有离群或冷漠的性格 (2) 倾向于避免社交 自绝于社会的离群的男人 名场(1).名流会聚之所。 唐 王勃 《绵州北亭群公宴序》:“昔往 东吴 ,已有 梁鸿 之志;今来 西蜀 ,非无 张载 之怀。况乎践名场,携胜友。风月无几,琴酒俄乖。” 蒋青翊 注:“名胜之场。”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二:“所云 碧山堂 尚书者,即 东海 徐健菴 司寇,领袖名场者也。” (2).指科举的考场。以其为士子求功名的场所,故称。 唐 刘复 《送黄晔明府岳州湘阴赴任》诗:“拟古名场第一科,龙门十上困风波。”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许棠》:“既久困名场,时 马戴 佐 大同 军幕,为词宗, 棠 往謁之,一见如旧交。” 清 薛雪 《一瓢诗话》卷七九:“作诗非应举,何必就程式?热赶名场之人,岂有好诗好文哉?” 康有为 《除夕答从兄沛然秀才》诗:“应笑 马生 多大志,最惭 韩子 逐名场。” (3).泛指追逐声名的场所。 唐 李咸用 《临川逢陈百年》诗:“教我无为礼乐拘,利路名场多忌讳。” 金 元好问 《伦镇道中见槐花》诗:“名场奔走竞官荣,一纸除书误半生。” 清 龚自珍 《歌哭》诗:“閲歷名场万态更,原非感慨为苍生。” 同人(1) 旧时称在同一单位工作的人或同行业的人。又作“同仁” (2) 也称志同道合的人 告同人曰。——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垂拱垂衣拱手,表示不做什么事,形容不用花什么气力 明堂(1) 〈方〉∶打晒粮食的场地;院子 (2) ∶古代帝王宣明政教、举行大典的地方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乐府诗集·木兰诗》 圣君(1) (2) 对德才高超者的尊称 事圣君者,有听从,无谏争。——《荀子》 (3) 中国史前的虚构的理想的统治者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