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哭卢仝 |
朝代 | 唐代 |
作者 | 贾岛 |
释义 | 哭卢仝原文贤人无官死,不亲者亦悲。空令古鬼哭,更得新邻比。 平生四十年,惟著白布衣。 天子未辟召,地府谁来追。 长安有交友,托孤遽弃移。 冢侧志石短,文字行参差。 无钱买松栽,自生蒿草枝。 在日赠我文,泪流把读时。 从兹加敬重,深藏恐失遗。 诗词问答问:哭卢仝的作者是谁?答:贾岛 贾岛哭卢仝书法欣赏
全唐诗:卷571-5 参考注释贤人德才兼备的人 自古贤人。——《史记·魏公子列传》 明阴洞阳,贤哲罕穷其数。——《西游记》 无官(1).没有官职。《左传·定公四年》:“ 武王 之母弟八人, 周公 为太宰, 康叔 为司寇, 聃季 为司空……五叔无官。” 唐 李山甫 《山居》诗:“邻居皆学稼,客至亦无官。” 清 袁枚 《销夏》诗之一:“平生自想无官乐,第一骄人六月天。” (2).谓不必备员,有其人则充之。《汉书·百官公卿表》:“记曰三公无官,言有其人然后充之。 舜 之於 尧 , 伊尹 於 汤 , 周公 、 召公 於 周 ,是也。” 颜师古 注:“不必备员,有德者乃处之。” 不亲(1).不亲近;不亲睦。《书·舜典》:“帝曰:‘ 契 ,百姓不亲,五品不逊,汝作司徒,敬敷五教,在宽。’”《史记·楚世家》:“夫弑共主,臣世君,大国不亲;以众胁寡,小国不附。” 明 刘基 《郁离子·道术》:“上罔下则不亲,下罔上则不孙。” (2).不接触;不接近。《孟子·离娄上》:“ 淳于髡 曰:‘男女授受不亲,礼与?’ 孟子 曰:‘礼也。’” 清 王韬 《淞隐漫录·王莲舫》:“惟是男女授受不亲,虽周旋于患难之间,不敢不谨。” 郁达夫 《迟桂花》:“但因这许多年数的不看报,不识世务,不亲笔砚的缘故,终于下了好几次决心,而仍不敢把这心愿来实现。” (3).不亲身力行。《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诗》曰:不躬不亲,庶民不信。”《诗·小雅·节南山》作“弗躬弗亲”。 邻比(1).比邻,近邻。 三国 魏 嵇康 《家诫》:“自非知旧邻比,庶几已下,欲请呼者,当辞以他故勿往也。” 唐 贾岛 《哭卢仝》诗:“空令古鬼哭,更得新邻比。” 清 唐孙华 《题蒙泉湄亭图》诗:“我亦思田园,相依结邻比。” (2).指近邻之人。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三:“ 旻 之妻已私邻比,欲媾终身之好。” (3).相连接。 清 唐甄 《潜书·富民》:“室无高垣,茅舍邻比。” 平生(1) 终身;一生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婚姻是一个人的平生大事 (2) 向来;素来 他平生是很勤俭的 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是吾不是处。——清· 林觉民《与妻书》 十年形容时间长久。《左传·僖公四年》:“一薰一蕕,十年尚犹有臭。” 杨伯峻 注:“十年,言其久也。” 唐 贾岛 《剑客》诗:“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布衣(1) 麻布衣服(古时老百姓只能穿麻布衣服) (2) 平民百姓 臣本布衣。——诸葛亮《出师表》 有布衣毕昇。—— 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天子古以君权为神所授,故称帝王为天子 归来见天子。——《乐府诗集·木兰诗》 天子坐明堂。 辟召征召。《后汉书·郑均传》:“ 均 好义篤实,养寡嫂孤儿,恩礼敦至。常称病家廷,不应州郡辟召。” 唐 陆贽 《请许台省长官举荐属吏状》:“ 汉 朝务求多士,其选不唯公府辟召而已,又有父任兄任皆得为郎。” 宋 叶适 《法度总论三·吏胥》:“ 汉 之公府掾、诸卿主事,辟召皆天下名士。” 清 钱谦益 《跋王原吉<梧溪集>》:“ 江阴 王逢 原吉 , 元 末,不应辟召。”参见“ 辟除 ”。 地府人死后灵魂的归宿之地(迷信) 长安长安地名始于秦朝,西汉、隋、唐等朝的都城,在今陕西西安一带 交友(1).朋友。《商君书·禁使》:“故至治,夫妻交友不能相为弃恶盖非而不害于亲,民人不能相为隐。”《隋书·元亨传》:“ 亨 年十二, 魏恭帝 在储宫,引为交友。”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八:“ 黄公銖 ,字 子厚 , 富沙 浦城 人,与 朱文公 为交友。” (2).结交朋友。《礼记·儒行》:“其行本方立义,同而进,不同而退,其交友有如此者。”《后汉书·仲长统传》:“年二十餘,游学 青 、 徐 、 并 、 冀 之间,与交友者多异之。” 清 纳兰性德 《渌水亭杂识》卷二:“交友不能信者,事君必不忠。” 托孤以遗孤相托 弃移人死的婉词。 唐 贾岛 《哭卢仝》诗:“ 长安 有交友,託孤遽弃移。塚侧誌石短,文字行参差。” 志石即墓志。放在墓中刻有死者传记的石碑。 鲁迅 《花边文学·清明时节》:“ 洛阳 邙山 , 清 末掘墓者极多,虽在名公巨卿的墓中,所得也大抵是一块志石和凌乱的陶器。” 刻有墓志铭的石碑。 唐 贾岛 《哭卢仝》诗:“塚侧誌石短,文字行参差。” 文字(1) 记录语言的符号,如汉字、拉丁字母。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琅琊山刻石”中才第一次把文字叫做字 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说文解字叙》 (2) 文章;作文 文字通顺 (3) 语言的书面形式,如汉文、俄文 (4) 文书;公文 行文字 (5) 密信 得此文字 参差(1) 不齐 参差荇菜。——《诗·周南·关睢》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唐· 杜牧《阿房宫赋》 (2) 早晚相差 参差了三两年 (3) 差池;失误 没半点儿参差 译意参差 (4) 马虎 不敢参差 (5) 关系不融洽 人人不睦,个个参差 蒿草草名。有青蒿、白蒿等数种。 三国 魏 曹丕 《陌上桑》诗:“寝蒿草,荫松柏,涕泣雨面霑枕席。” 明 袁宏道 《相逢行》:“行行即曲巷,曲巷多蒿草。” 杨朔 《海市》:“那是一片坟墓,高高低低,坟头上长满蒿草。” 在日在世之日。《二刻拍案惊奇》卷十:“所有老爹爹在日给你的饭米衣服,我们照账按月送过来与你,与在日一般。” 清 李渔 《奈何天·虑婚》:“小子 闕素封 ,字 里侯 , 三楚 人也。父母早丧,自幼当家。先君在日,曾与 邹长史 联姻。” 吴组缃 《山洪》四:“奶奶少不得还要说些当年阿爸在日的风光。” 从兹犹从此。 唐 杜甫 《为农》诗:“卜宅从兹老,为农去国赊。”《四游记·猴王得仙赐姓》:“自从 盘古 破鸿濛,开闢从兹清浊辨。” 清 孙枝蔚 《张孝子诗》:“乞棺殮主长哀号,从兹孝烈闻 通城 。” 敬重恭敬尊重 士兵列队向他们的长官表示敬重 失遗遗失。 唐 贾岛 《哭卢仝》诗:“在日赠我文,泪流把读时。从兹加敬重,深藏恐失遗。”《再生缘》第四五回:“大小丫环和僕妇,犹如那,出笼飞鸟脱钩鱼,偷饮食,窃东西,寻起来时就失遗。”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