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夜饮朝眠曲 |
朝代 | 唐代 |
作者 | 李贺 |
释义 | 夜饮朝眠曲原文觞酣出座东方高,腰横半解星劳劳。柳苑鸦啼公主醉,薄露压花蕙兰气。 玉转湿丝牵晓水,热粉生香琅玕紫。 夜饮朝眠断无事,楚罗之帏卧皇子。 诗词问答问:夜饮朝眠曲的作者是谁?答:李贺 李贺夜饮朝眠曲书法欣赏
全唐诗 参考注释东方——复姓 如:东方朔(西汉人,知识丰富,生性恢谐。长于文辞,有不少关于他的传说) 半解(1).剖分为二。《左传·宣公十六年》“王享有体荐” 晋 杜预 注:“享则半解其体而荐之,所以示其俭。” (2).未全理解。 宋 严羽 《沧浪诗话·诗辩》:“有透彻之悟,有但得一知半解之悟。” 劳劳怅惘若失的样子。一说惆怅忧伤的样子 举手长劳劳。——《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公主帝王、诸侯之女的称号(周称王姬,战国始称公主) 公叔为相,尚(娶)魏公主。——《史记·吴起列传》 昔人愿世世无生帝王家,而毅宗之语公主,亦曰:“若何为生我家?”痛哉斯言!——清· 黄宗羲《原君》 蕙兰(1).多年生草本植物。叶丛生,狭长而尖,初夏开花,色黄绿,有香味,庭园栽植,可供观赏。《古诗十九首·冉冉孤生竹》:“伤彼蕙兰花,含英扬光辉。”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二:“濯缨醴泉,被服蕙兰。” 晋 陆机 《鳖赋》:“咀蕙兰之芳荄,翳华藕之垂房。” 宋 邹浩 《四柏赋》:“蕙兰馥鬱乎亭槛,锦綺焜煌乎涂泥。” (2).喻芳洁纯美。多指女子。 元 本 高明 《琵琶记·牛相教女》:“杏脸桃腮,又当有松筠节操,蕙兰襟怀。” 清 蒋士铨 《桂林霜·移帐》:“却喜姬人 顾氏 ,冰雪聪明,蕙兰心性。” 玉转井上辘轳的美称。 唐 李贺 《夜饮朝眠曲》:“玉转湿丝牵晓水,热粉生香琅玕紫。” 王琦 汇解:“玉转,谓井上轆轤。” 丝牵又称“牵丝”,“游丝”,“引牵”,“引带”。指书写点画时,由于笔势往来在先后笔画之间留有纤细痕迹。 点画间有纤细如丝的痕迹,用笔则显得挺健利落,可产生上下呼应,笔意贯通的艺术效果。 生香(1).散发香气。 唐 薛能 《杏花》诗:“ * 第一流,手中移得近青楼。” (2).指芸香。 南朝 陈 徐陵 《<玉台新咏>序》:“高楼红粉,仍定鱼鲁之文;辟恶生香,聊防羽陵之蠹。” 吴兆宜 注引《典略》:“芸臺香辟纸鱼蠹。” (3).麝香品类之一。 唐 许浑 《寄题南山王隐居》诗:“随蜂收野蜜,寻麝采生香。”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兽二·麝》﹝集解﹞引 苏颂 曰:“其香有三等:第一生香,名遗香,乃麝自剔出者。然极难得,价同明珠。其香聚处,远近草木不生或焦黄也。” 琅玕(1) 似玉的美石 美人赠我金琅玕,何以报之双玉盘。——汉· 张衡《四愁诗》 (2) 传说和神话中的仙树,其实似珠;比喻珍贵、美好之物 服常树,其上有三头人,伺琅玕树。——《山海经》 (3) 翠竹的美称 剖劈青琅玕,家家盖墙屋。——唐· 白居易诗 无事(1).没有变故。多指没有战事、灾异等。《礼记·王制》:“天子无事,与诸侯相见,曰朝。” 郑玄 注:“事谓征伐。”《史记·平準书》:“ 汉 兴七十餘年之间,国家无事。” 宋 曾巩 《本朝政要策·契丹》:“自此边境去矢石之忧,天下无事,百姓和乐。” 明 陈子龙 《议财用》:“若云多事,则自古亦无无事之国也。” (2).指无为。道家主张顺乎自然,无为而治。《老子》:“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史记·苏秦列传》:“窃为君计者,莫若安民无事,且无庸有事於民也。” 金 元好问 《李道人崧阳归隐图》诗:“道人本无事,何苦尘中为?” (3).无所事事。《孟子·滕文公下》:“士无事而食,不可也。”《史记·张仪列传》:“ 陈軫 曰:‘公何好饮?’ 犀首 曰:‘无事也。’” 唐 韩愈 《秋怀诗》之三:“学堂日无事,驱马适所愿。” 宋 辛弃疾 《丑奴儿近·博山道中》词:“只消山水光中,无事过这一夏。” (4).无须;没有必要。《后汉书·臧洪传》:“ 洪 於大义,不得不死;念诸君无事空与此祸,可先城未破,将妻子出。” 明 刘基 《题枯木图》诗:“白髮死枕席,无事伤其躬。” 清 纳兰性德 《梦江南》词:“ 江 南好,何处异京华?香散翠帘多在水,緑残红叶胜於花,无事避风沙。” (5).无端;没有缘故。《北齐书·神武帝纪下》:“今若无事背王,规相攻讨,则使身及子孙,还如王誓。” 北周 庾信 《杨柳歌》:“定是 怀王 作计悮,无事翻覆用 张仪 。” 宋 范成大 《江安道中》诗:“威名功业吾何有?无事飘飘犯百蛮。” 楚罗楚 地产的绫罗。 唐 李贺 《夜饮朝眠曲》:“夜饮朝眠断无事, 楚 罗之帷卧皇子。” 皇子皇上的子嗣 诗文赏析柳苑:一作柳花。蕙兰:一作蕙园。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