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妙觉山用老溪宝叶二僧韵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胡仲弓 |
释义 | 妙觉山用老溪宝叶二僧韵原文登山无杖策,元不事依凭。斜照空林影,行云碍石棱。 鸟啼悲宿草,猿饮挂枯藤。 曾着高僧住,何人为续灯。 诗词问答问:妙觉山用老溪宝叶二僧韵的作者是谁?答:胡仲弓 胡仲弓妙觉山用老溪宝叶二僧韵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登山徒步爬山;体育运动的一种 它的计划包括几次登山 杖策亦作“ 杖筴 ”。1.拄杖。《庄子·让王》:“﹝ 大王亶父 ﹞因杖筴而去,民相连而从之。遂成国於 岐山 之下。” 成玄英 疏:“因拄杖而去。” 唐 杜甫 《别常徵君》诗:“儿扶犹杖策,卧病一秋强。” 明 夏完淳 《秋怀》诗之二:“驾舟凌洪波,杖策穷崇山。” 清 王韬 《淞滨琐话·李延庚》:“生於读书之暇,杖策出游,信足所至。” (2).执马鞭。谓策马而行。《后汉书·邓禹传》:“及闻 光武 安集 河 北,即杖策北渡,进及於 鄴 。” 唐 魏徵 《述怀》诗:“杖策謁天子,驱马出关门。” 明 李梦阳 《徐子将适湖湘》诗:“英雄杖策集军门, 金华 数子真絶伦。” 清 吴伟业 《又咏古》之四:“弱冠拜司徒,杖策功名收。” (3).谓追随;顺从。《魏书·张衮传》:“昔 乐毅 杖策於 燕昭 , 公达 委身於 魏武 ,盖命世难可期,千载不易遇。” 清 陈梦雷 《绝交书》:“逆贼分曹授官……顾乃翻然勃然,忘廉耻之防,循贪冒之见,轻身杖策,其心殆不可问。” 不事(1).不侍奉,不服事。《易·蛊》:“不事王侯,高尚其事。” (2).指不任以官职。《晋书·刘寔传》:“臣以为古之养老,以不事为优,不以吏之为重。”《资治通鉴·晋怀帝永嘉三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云:“不事,谓不使任事。” (3).不服劳役。《荀子·大略》:“八十者一子不事,九十者举家不事,废疾非人不养者,一人不事。”《史记·秦始皇本纪》:“於是立石 东海 上 胊 界中,以为 秦 东门。因徙三万家 丽邑 ,五万家 云阳 ,皆復不事十岁。”《资治通鉴·始皇帝三十五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云:“不事者,不供征役之事。” (4).不办事;不做事。《新唐书·李齐运传》:“ 万年 丞 源邃 不事, 齐运 怒,捽辱之,死於廷。” 巴金 《海的梦》前篇:“这岛国和许多别的国度一样,有几个坐在宫殿里发命令统治人民的酋长,有一些终日娱乐不事的贵族,又有一些从早晨劳动到晚的奴隶。” 依凭(1).凭借;依靠。《后汉书·南蛮传·巴郡南郡蛮》:“ 圣 等依凭阻隘,久不破。” 唐 可止 《雪十二韵》:“道路依凭马,朝昏委託鷄。” 杨朔 《非洲鼓》:“踏着战鼓,涌向殖民主义者最后依凭的残壁断垒。” (2).依据。 唐 元稹 《进边图状》:“宣示其遣,辨别精粗,即知愚臣一一皆有依凭,不敢妄加增减。” 斜照(1) 光线斜着照射 (2) 斜阳;夕阳 空林(1).渺无人迹的树林。 晋 张协 《杂诗》之六:“咆虎响穷山,鸣鹤聒空林。” 唐 孟浩然 《题大禹寺义公禅房》诗:“ 义公 习禪处,结构依空林。” (2).木叶落尽的树林。 唐 章八元 《新安江行》:“古戍悬鱼网,空林露鸟巢。” 行云流动的云;亦用以比喻女子头发 石棱石头的棱角。也指多棱的山石。 唐 杜甫 《西阁雨望》诗:“径添沙面出,湍减石稜生。” 唐 于鹄 《过凌霄洞天谒张先生祠》诗:“面壁攀石稜,养力方敢前。” 前蜀 韦庄 《渔塘》诗:“ 洛水 分餘脉,穿巖出石稜。”《太平广记》卷二四一引 五代 王仁裕 《王氏见闻记·王承休》:“缓轡踰双剑,行行躡石稜。” 宿草指墓地上隔年的草,用为悼念亡友之辞 朋友之墓,有宿草而不哭焉。——《礼·檀乡上》 猿饮亦作“猨饮”。1.猿用前肢捧水而饮。 唐 宋之问 《早入清远峡》诗:“露餘江未热,风落瘴初稀。猿饮排虚上,禽惊掠水飞。” (2).指像猿那样掬水而饮。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一》:“ 郭义恭 曰:‘ 乌秅 之西,有 县渡之国 ,山谿不通,引绳而度,故国得其名也。其人山居,佃于石壁间,累石为室,民接手而饮,所谓猨饮也。’” 枯藤(1).枯老的藤蔓。 宋 梅尧臣 《琅玡溪》诗:“枯藤垂溪水已消,溪水溅溅石间乱。” 元 马致远 《天净沙》曲:“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西游记》第二八回:“倒木横担深涧,枯藤结掛光峰。” (2).称藤制的手杖。 宋 陆游 《丙辰上元前一日》诗:“自笑閒游本无定,兴阑随处倚枯藤。” 宋 戴复古 《辛丑岁暮》诗之三:“能扶双病脚,赖有一枯藤。” 高僧道行修炼达到较高水平的僧侣 人为(1) 人造成 一种人为的装饰品 (2) 人去干、做 事在人为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