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菩萨蛮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晏殊 |
释义 | 菩萨蛮原文高梧叶下秋光晚。珍丛化出黄金盏。 还似去年时。 傍阑三两枝。 人情须耐久。 花面长依旧。 莫学蜜蜂儿。 等闲悠扬飞。 诗词问答问:菩萨蛮的作者是谁?答:晏殊 晏殊菩萨蛮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秋光(1).秋日的阳光。 唐 李商隐 《商於》诗:“ 商於 朝雨霽,归路有秋光。” 清 刘大櫆 《吴氏节母墓志铭》:“悬皎日之秋光,倾 岷江 以涤也。” (2).秋日的风光景色。 唐 陈子昂 《秋日遇荆州府崔兵曹使宴》诗:“秋光稍欲暮,岁物已将阑。” 唐 司空图 《重阳山居》诗:“满目秋光还似镜,殷勤为我照衰颜。” 宋 王安石 《锺山西庵白莲亭》诗:“野艷轻明非傅粉,秋光清浅不凭材。” 明 杨慎 《赋得千山红树图送杨茂之》:“画作千山红树图,行色秋光两瀟洒。” 珍丛美丽的花丛。 宋 晏殊 《菩萨蛮》词:“高梧叶下秋光晚,珍丛化出黄金盏。” 宋 朱熹 《次秀野韵》之二:“蜡屐未妨泥步稳,珍丛终恨雨来频。” 黄金盏(1).酒杯名。 宋 王安石 《既别羊王二君与同官会饮于城南》诗:“临流黄昏席未捲,玉壶倒尽黄金盏。”参见“ 黄金船 ”。 (2).草花名。金盏草之花形如金盏,因名。 宋 梅尧臣 《吴正仲遗二物咏之·金盏子》:“ 钟令 昔醒酒, 豫章 留此花。黄金盏何小,白玉椀无瑕。”原注:“ 钟传 令公谓之醒酒花。” 去年上一年 我从去年辞帝京。——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诗 三两约数,表示少量。《汉书·萧何传》:“诸君独以身从我,多者三两人, 萧何 举宗数十人皆随我,功不可忘也。” 唐 白居易 《琵琶行》:“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宋 苏轼 《惠崇春江晚景》诗:“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元 纪君祥 《赵氏孤儿》第三折:“三两下打死了呵,你就做的箇死无招对。” 马烽 《三年早知道》:“他三两步就跑到我跟前,热情地和我握手。” 人情(1) 人的感情;人之常情 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世说新语·自新》 (2) 情面;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3) 恩惠,情谊 做个人情 (4) 赠品、礼品 送人情 忙又引了拜见贾母,将人情土物各种酬献了。——《红楼梦》 耐久能够存在很长的时间,并能保持其原来质量、能力或性能 花面(1).如花的脸。形容女子貌美。 唐 李端 《春游乐》诗之一:“褰裳踏露草,理鬢回花面。” 唐 刘禹锡 《寄赠小樊》诗:“花面丫头十三四,春来绰约向人时。” 清 洪昇 《长生殿·窥浴》:“自小生来貌天然,花面,宫娥队里我为先。” (2).戏曲角色。净的俗称。如净曰大花面,副净曰二花面,丑曰小花面。又称“花脸”。 清 李渔 《奈何天·虑婚》:“花面衝场,正生避席,非关倒置梨园,祇为从来雅尚。”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词采》:“极粗极俗之语,未尝不入填词,但宜从脚色起见。如在花面口中,则惟恐不粗不俗;一涉生旦之曲,便宜斟酌其词。” 许杰 《看木头戏记》:“舞台的中间,也正有一个癞痢头和另外一个花面英雄,在打架。”参见“ 花脸 ”。 (3).指有疤痕或斑点的脸。 清 李渔 《奈何天·形变》:“花面村郎,花面村郎,蛇皮俗子,眼睁睁立换胞胎。” 依旧依然像从前一样 书房的陈设依旧未变 蜜蜂一种社会群居性膜翅目昆虫( Apis mellifera ),为了生产蜂蜜和作为一个授粉者,经常进行家养 等闲(1) 轻易;随便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2) 寻常,平常 烈火焚烧若等闲。——明· 于谦《石灰吟》 (3) 又如: 卫朝奉有心要盘他这所住房,等闲再不叫人来讨。——《初刻拍案惊奇》 (4) 无端;平白地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宋· 岳飞《满江红》 等闲平地起波澜 悠扬形容声音高低起伏、持续和谐 悠扬的歌声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