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颂古五十七首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释道昌 |
释义 | 颂古五十七首原文法身说法,肉眼看物。大智如愚,大辩如讷。 拈起簸箕别处舂,推出枕子露眼床,剑忍上事放毫光。 诗词问答问:颂古五十七首的作者是谁?答:释道昌 释道昌颂古五十七首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法身(1).佛教语。梵语意译。谓证得清净自性,成就一切功德之身。“法身”不生不灭,无形而随处现形,也称为佛身。各乘诸宗所说不一。《大般泥洹经·如来性品》:“知如来法身,长存不变易。” 隋 慧远 《大乘义章》卷十八:“言法身者,解有两义:一显本法性以成其身,名为法身;二以一切诸功德法而成身,故名为法身。”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劫比他国》:“尝闻佛説,知诸法空,体诸法性,是则以慧眼观法身也。” 汤用彤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二分第十一章:“法身者,圣人成道之神明耳。” (2).指高僧之身。 唐 卢简求 《杭州盐官县海昌院禅门大师塔碑》:“法身魁岸,相好庄严,眉毛紺垂,颅骨圆耸。” (3).旧指修炼得道之身。 明 张纶 《林泉随笔》:“ 俞氏 则谓跨火不焦,入水不濡,道成之后,法身则然,岂可以血肉之躯投畀水火乎?”《西游补》第十六回:“ 行者 一时难忍,现出大闹天宫三头六臂法身,空中乱打。” 说法(1) 指说话所用的词 换个说法,他也许能接受 (2) 说出的想法;看法 “嘴上 * ,办事不牢”是一种不全面的说法 (3) 讲说的方法 眼看(1) 马上,在很短的时间之内 暴风雨眼看就要来了 (2) 听凭(不如意的事情发生或发展) 哪能眼看着他走邪道不管呢 大智如愚谓才智极高的人,不炫耀自己,表面上看来好象愚笨。 宋 苏轼 《贺欧阳少师致仕启》:“大勇若怯,大智如愚。”亦作“ 大智若愚 ”。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骆文忠公遗爱》:“或谓 骆公 生平不以经济自命,其接人神气浑穆,人视之固粥粥无能,而所至功成,所居民爱,在 楚 在 蜀 ,自有诸贤拥护而效其长,岂其大智若愚耶?” 大辩亦作“ 大辨 ”。能言善辩。《淮南子·诠言训》:“大道无形,大仁无亲,大辩无声,大廉不嗛,大勇不矜。” 唐 杨炯 《唐同州长史宇文公神道碑》:“公之广学,其积如山,公之大辨,其流如川。” 簸箕(1) 一种铲状器具,用以收运垃圾 (2) 扬米去糠的器具 (3) 簸箕形的指纹 别处另外的地方 你最好到别处去走走 推出(1) 向人们介绍某人或某事物并希望接受,当前用于广告居多 我们为推出这部作品,作了不懈努力… 该厂最近推出了一批新产品,在订货会上受到好评 (2) 推举或推选 新任理事们第一次行使自己的权利,便推出他们所敬仰的这位文学前辈 露眼(1).眼球突出。《诗·小雅·鹤鸣》“鹤鸣于九皋” 三国 吴 陆玑 疏:“瘦头朱顶则冲霄,露眼黑睛则远视。”《汉书·王莽传中》:“ 莽 为人侈口蹙顄,露眼赤精,大声而嘶。” (2).盈盈欲泪的眼睛。比喻带露的花朵。 清 陈维崧 《绮罗香·春日咏兰》词:“露眼如啼,掩冉溪庄水榭。” 上事(1).正业。《管子·问》:“乡子弟力田为人率者几何人?国子弟之无上事,衣食不节,率子弟不田弋猎者几何人?” (2).指君事,国事。 汉 刘安 《上书谏伐南越》:“ 越 人名为藩臣,贡酎之奉,不输大内,一卒之用,不给上事。” (1).向朝廷上书言事。《后汉书·隗嚣传》:“ 嚣 宾客、掾史多文学生,每所上事,当世士大夫皆讽诵之。” (2).指所上的奏章。《三国志·吴志·吴主传》:“今省上事,款诚深至,心用慨然,悽愴动容。” (3).接任;就职。《资治通鉴·后汉高祖天福十二年》:“壬午, 延寿 下令,以来月朔日於待贤馆上事,受文武官贺。”《续资治通鉴·宋仁宗至和二年》:“甲子,詔:‘凡宰相召自外者,令百官班迎之;自内拜者,听行上事仪。’” (4).处理公务。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下:“中书门下官并於西省上事,以便礼仪。”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三》:“太常卿 封敖 於私第上事,御史弹奏,左迁国子祭酒。故事太常卿上日庭设九部乐,尽一时之盛。 敖 欲便於观閲,遂就私第视事。” 毫光如毫毛一样四射的光线。 唐 广宣 《红楼院应制》诗:“红楼疑见白毫光,寺逼宸居福盛 唐 。”《三国演义》第六回:“傍有军士指曰:‘殿南有五色毫光起於井中。’ 坚 ( 孙坚 )唤军士点起火把,下井打捞。” 清 李渔 《蜃中楼·龙战》:“霹靂声中舞袖长,手持寳鑑闪毫光。” 鲁迅 《且介亭杂文·门外文谈》:“画一只眼睛是‘目’,画一个圆圈,放几条毫光是‘日’。那自然很明白,便当的。”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