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火山原文火山今始见,突兀蒲昌东。 赤焰烧虏云,炎氛蒸塞空。 不知阴阳炭,何独然此中。 我来严冬时,山下多炎风。 人马尽汗流,孰知造化功。
诗词问答问:经火山的作者是谁?答:岑参 问:经火山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岑参的名句有哪些?答:岑参名句大全 岑参经火山书法欣赏 经火山书法作品
译文和注释译文 久已听说的火山今日才见到,它高高地矗立在蒲昌县东。 赤色的火焰烧红了胡天的云,炎热的气流蒸腾在边塞上空。 不知道由阴阳二气构成的热能,为什么独独燃烧在这座山中? 我在严冬时节里来到这里,山下仍然是一阵阵热风。 人和马都热得汗流浃背,谁能探究大自然的奥妙无穷? 注释 火山:火焰山,在今新疆吐鲁番盆地北部。王延德《高昌行记》:“北庭北山(即火焰山),山中常有烟气涌起,而无云雾。至夕火焰若炬火,照见禽鼠皆赤。” 突兀:高耸貌。蒲昌:唐代县名,贞观十四年(640年)平高昌以其东镇城置,在今新疆鄯善。 虏云:指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上空的云。 炎氛:热气;暑气。唐储光羲《行次田家隩梁作》诗:“田家俯长道,邀我避炎氛,当暑日方昼,高天无片云。” 阴阳炭:即指由阴阳二气结合的熔铸万物的原动力。语出西汉贾谊《鵩鸟赋》:“天地为炉兮,造化为之;阴阳为炭兮,万物为铜。” 炎风:热风。唐韩愈《县斋有怀》诗:“毒雾恒熏昼,炎风每烧夏。” 孰:谁。造化:自然界的创造者。亦指自然。《庄子·大宗师》:“今一以天地为大炉,以造化为大冶,恶乎往而不可哉?” 诗文赏析此诗当作于唐玄宗天宝九载(750年)岑参初次出塞经过火焰山之时。天宝八载(749年),岑参抱着建功立业的志向,离开京师长安赴安西上任,大约次年途经蒲昌(今新疆鄯善)。当时火焰山横亘眼前,烈焰飞腾,奇景壮丽,激起了这位边塞诗人的满怀豪情,因此创作了这首《经火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