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谷贱 |
朝代 | 清代 |
作者 | 乾隆 |
释义 | 谷贱原文谷贱伤农矣,谷贵伤民了。 汉书举是言,义却未明晓。 韦昭更别注,失以毫釐眇。 四民古所传,三多一实少。 与其伤至三,毋亦伤一好。 两全岂不佳,实难得其道。 观岁以平籴,亦虑滋烦扰。 学臣奏所经,豫省两湖表。 均幸麦收丰,且无粮贱挠。 是诚两全哉,额手谢苍昊。 更冀遍九州,鸿恩溥大造。 诗词问答问:谷贱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注释1. 押词韵第八部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四十九 2. 汉书食货志谷甚贵伤民甚贱伤农以农与民对举是兼以谷贱为嫌矣韦昭注乃曰民谓士民工商盖欲别农言之而于士工商之外增一民为何等民乎实觉语赘 参考注释谷贱伤农粮价过低伤害了农民的利益 明宗问曰:“天下虽丰,百姓济否?” 道曰:“谷贵饿农,谷贱伤农。”——《新五代史·冯道传》 汉书书名,东汉班固撰。父班彪继《史传》而作《后传》,六十五篇,固以其父所续不详,又缀集史料,撰成本书。上起前206年高祖元年,下迄公元24年刘主更始二年,包括王莽的新朝在内,共二百三十年,有十二纪、八表、十志、七十列传一百篇,其中八表和《天文志》未完稿,由其妹班昭续成,成为我国第一部断代史 明晓(1).明达;精通。《后汉书·方术传下·公沙穆》:“ 穆 明晓占候,乃豫告令百姓徙居高地,故 弘农 人独得免害。”《南史·孔琳之传》:“虽醉日居多,而明晓政事。” 清 顾炎武 《菰中随笔》:“ 后汉 安帝 永初 五年,举列将子孙明晓战阵、任将帅者。” (2).明白;清楚。 五代 王仁裕 《开元天宝遗事·记事珠》:“ 开元 中, 张説 为宰相,有人惠 説 一珠,紺色有光,名曰记事珠。或有闕忘之事,则以手持弄此珠,便觉心神开悟,事无巨细,涣然明晓,一无所忘。” 清 叶廷琯 《吹网录·韦津误书死》:“至《段达传》之作 津 没於阵,当亦是言陷没。惟阵字不如《北史》密字之明晓。 温公 遂作为存没之没解,误谓 津 亡於阵,竟书 津 死。” (3).指使明白、知道。 宋 苏辙 《进论·书论》:“及至 汤 武 征伐之际,周旋反覆,自述其用兵之意,以明晓天下。” 四民旧称士、农、工、商为四民。《书·周官》:“司空掌邦土,居四民,时地利。” 蔡沉 集传:“冬官,卿,主国邦土,以居士、农、工、商四民。”《穀梁传·成公元年》:“古者有四民:有士民,有商民,有农民,有工民。”《汉书·食货志上》:“士、农、工、商,四民有业:学以居位曰士,闢士殖穀曰农,作巧成器曰工,通财鬻货曰商。” 宋 叶适 《留耕堂记》:“四民百艺,朝营暮逐,各竞其力,各私其求。” 三多(1).指多福、多寿、多男子。祝颂之辞。语本《庄子·天地》:“ 尧 观乎 华 , 华 封人曰:‘嘻,圣人!请祝圣人,使圣人寿。’ 尧 曰‘辞’。‘使圣人富。’ 尧 曰‘辞’。‘使圣人多男子。’ 尧 曰‘辞’。” 明 李渔 《慎鸾交·赠妓》:“长幡绣佛祝三多。” (2).指为文多看,多做,多商量。 宋 陈师道 《后山诗话》:“ 永叔 ( 欧阳修 )谓为文有三多,看多,做多,商量多也。” (3).指学者应当多读、多立论、多著述。 清 翟灏 《通俗编·祝诵》:“三多惟见《玉海》:‘ 杨文庄 言曰:学者当取三多,乃看读多,持论多,著述多也。’” (4).佛教用语。指多近善友,多闻法音,多修不净观。一说,指多供养佛,多事善友,多问法要。 一实(1).同一种事物。亦谓实质相同。《荀子·正名》:“状同而为异所者,虽可合,谓之二实。状变而实无别而为异者,谓之化;有化而无别,谓之一实。” 杨倞 注:“虽有化而无别异,故谓之一实,言其实一也。”《吕氏春秋·振乱》:“攻伐之与救守,一实也。” 高诱 注:“攻伐欲陷人,救守欲完人,其实一也。”《淮南子·精神训》:“无天下不亏其性,有天下不羡其和;有天下,无天下,一实也。” 汉 王充 《论衡·纪妖》:“刻为文,言为辞。辞之与文,一实也。” 章炳麟 《辨诗》:“瞽师瞍矇,皆掌声诗,即诗与箴一实也。” (2).谓真实,实在。《陆象山语录》卷上:“千虚不博一实,吾平生学问无他,只是一实。” 清 王夫之 《读四书大全说·中庸第二十章十四》:“是物外有诚,事外有诚。斯亦游於虚以待物之用,而岂一实无间之理哉?” (3).一个果实。 南朝 宋 刘敬叔 《异苑》卷二:“ 王濬 园生瓜,三茎一实。” 元 范梈 《种瓠》诗序:“秋后瓠果成一实。” 梁启超 《说橙》:“植橙之地,凡亩而容百五十株,凡株得橙中数可二百实。一实重率在三四两之间。” (4).指结果实一次。 晋 王嘉 《拾遗记·瀛洲》:“有树名影木,日中视之如列星,万岁一实。实如瓜,青皮黑瓤,食之骨轻。” 南朝 梁 任昉 《述异记》卷上:“ 磅磄山 去 扶桑 五万里,日所不及,其地甚寒,有桃树千围,万年一实。” 与其在比较两件事的利害得失而决定取舍时,表示放弃或不赞成的一面 与其在这里等他,毋宁去找他更好 一好谓专心其事,所好不二。《荀子·修身》:“凡治气养心之术,莫径由礼,莫要得师,莫神一好。” 杨倞 注:“一好,谓好善不怒恶也。” 元 李治 、 清 王念孙 均以 杨 注为非。 李 谓“一好,谓纯一其好,思虑不杂。” 王 谓“一好,谓所好不二。”见《敬斋古今黈》卷五及《读书杂志·荀子一》。 两全顾全双方;成全两个方面 两全其美 两全的办法 岂不难道不…?怎么不…? 岂不容易? 难得(1) 很难做到(含珍重意) 难得他这么忙还惦记着我们 (2) 少有;不经常;不易得到 这是难得的大雪 平籴旧时指官府在丰年用平价买进粮食,以待荒年卖出 烦扰(1) 搅扰 因为学术上和金钱上的困难而受烦扰 (2) 因受搅扰而心烦 这个毫无表情的面孔,一直使他烦扰至死 两湖指湖北和湖南 麦收收割麦子 额手以手加额(表示庆幸) 苍昊苍天。《文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据坤灵之寳势,承苍昊之纯殷。” 张铣 注:“苍昊,天也。” 唐 李白 《荆州贼乱临洞庭言怀作》诗:“长叫天可闻,吾将问苍昊。” 清 唐孙华 《七夕喜雨》诗:“有巧须从苍昊乞,一倾灵液徧乾坤。” 郭沫若 《满江红·毛主席去安源》词:“正前进,气吞玉宇,志凌苍昊。” 九州(1) 中国的别称 (2) 日本四主岛中最南的岛 鸿恩大恩。多指皇恩。《汉书·匈奴传下》:“大化神明,鸿恩溥洽。”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效刘桢<感遇>》:“微臣固受赐,鸿恩良未测。” 清 蒲松龄 《巡河赦罪表》:“用行肆赦,诞布鸿恩。” 溥大广大。《汉书·朱博传》:“ 汉 家至德溥大,宇内万里,立置郡县。”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