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敦煌□□(原卷此首诗题作《敦煌》。) |
朝代 | 唐代 |
作者 | 敦煌人作品 |
释义 | 原文万顷平田四畔沙,汉朝城垒属蕃家。 歌谣再复归唐国,道舞春风杨柳花。 仕女尚□天宝髻,水流依旧种桑麻。 雄军往往施鼙鼓,斗将徒劳猃狁誇。 诗词问答问:《敦煌□□(原卷此首诗题作《敦煌》。)》的作者是谁?答:敦煌人作品 注释1. 押麻韵 2. 原卷此首诗题作《敦煌》。 参考注释万顷(1).百万亩。百亩为一顷。《管子·揆度》:“百乘为耕,田万顷为户。” (2).常用以形容面积广阔。 南朝 梁 任昉 《齐竟陵文宣王行状》:“渊然万顷,直上千仞。” 宋 杨万里 《过金沙洋望小海》诗:“须臾满眼贾胡舩,万顷一碧波黏天。”《儿女英雄传》第二四回:“但愿父作公卿,子作状元,给我挣下万顷庄田。” 艾青 《在浪尖上》诗:“你在万里晴空下,宁静地注视着万顷波涛。” 四畔四周。 城垒城池营垒。 汉 桓宽 《盐铁论·繇役》:“自古明王不能无征伐而服不义,不能无城垒而御 * 也。” 前蜀 韦庄 《过内黄县》诗:“云中粉堞新城垒,店后荒郊旧战场。”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三·煞风景》:“目击煞风景者四事……一 金山 筑城垒。” 歌谣随口唱出的没有音乐伴奏的韵语,如民歌、民谣、儿歌、童谣等 复归回复到(某种状态):暴风雨过后,湖面~平静。春风(1) 春天的风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赠别》 (2) 比喻和悦的神色或良好的成长环境 柳花(1).柳树开的花,呈鹅黄色。 唐 杜甫 《曲江陪郑八丈南史饮》诗:“雀啄江头黄柳花,鵁鶄鸂鶒满晴沙。” 元 张可久 《凭阑人·暮春即事》曲:“小玉阑干月半掐,嫩緑池塘春几家。鸟啼芳树丫,燕衔黄柳花。” (2).指柳絮。 南朝 陈后主 《洛阳道》诗之四:“柳花尘里暗,槐色露中光。” 唐 李白 《金陵酒肆留别》诗:“风吹柳花满店香, 吴 姬压酒唤客尝。” 宋 杨万里 《闲居初夏午睡起》诗:“日长睡起无情思,閒看孩童捉柳花。” 宋 杨伯嵒 《臆乘·柳花柳絮》:“柳花与柳絮迥然不同。生於叶间成穗作鵞黄色者,花也;花既褪,就蔕结实,其实之熟乱飞如绵者,絮也。古今吟咏,往往以絮为花、以花为絮,略无区别,可发一笑。” 仕女(1) 宫女 (2) 以美女为题材的中国画。也作“士女” 既画人物、仕女,也画山水、花鸟 (3) 旧指贵族官僚家庭的妇女 宝髻古代妇女发髻的一种。 唐 王勃 《登高台》诗:“为君安宝髻,蛾眉罢花丛。” 宋 柳永 《瑞鹧鸪》词:“宝髻瑶簪,严妆巧,天然緑媚红深。”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外谪》:“云笼宝髻凭谁掠,月覷纱窗只自眠。”《花月痕》第三回:“玲瓏宝髻重盘云,百合衣香隔坐闻。” 水流(1) 泛指江、河 湖泊星罗棋布,水流纵横交错 (2) 水的流动 (3) 流动着的水 水流湍急 水流畅通 依旧依然像从前一样 书房的陈设依旧未变 桑麻(1).桑树和麻。植桑饲蚕取茧和植麻取其纤维,同为古代农业解决衣着的最重要的经济活动。《管子·牧民》:“藏於不竭之府者,养桑麻、育六畜也。” 宋 辛弃疾 《鹧鸪天·春日即事题毛村酒垆》词:“閒意态,细生涯,牛栏西畔有桑麻,青裙縞袂谁家女,去趁蚕生看外家。” (2).泛指农作物或农事。 晋 陶潜 《归园田居》诗之二:“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唐 孟浩然 《过故人庄》诗:“开筵面塲圃,把酒话桑麻。” 王闿运 《<湘潭县志>序》:“家有置社,福我桑麻。” 雄军雄兵。 五代 齐己 《寄答武陵幕中何支使》诗之一:“十万雄军幕,三千上客才。” 往往(1) 每每;时常 往往而死者相藉。——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老李往往工作到深夜才睡 (2) 处处;到处 往往山出棋置。——《史记·货殖列传》 卒中往往语。——《史记·陈涉世家》 往往有得。——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3) 纷纷 吴王之弃其军亡也,军遂溃,往往稍降太尉、梁军。——《史记·吴王濞列传》 则文学彬彬稍进,诗书往往间出。——《汉书·司马迁传》 鼙鼓小鼓和大鼓。古代军所用;古代乐队也用。《周礼·春官·锺师》:“掌鼙鼓縵乐。”《吕氏春秋·古乐》:“ 有倕 作为鼙鼓鐘磬。”《六韬·兵徵》:“金鐸之声扬以清,鼙鼓之声宛以鸣。”《汉书·史丹传》:“或置鼙鼓殿下,天子自临轩槛上,隤铜丸以擿鼓,声中严鼓之节。” 晋 陆机 《演连珠》之三六:“臣闻柷敔希声,以谐金石之和;鼙鼓疏击,以节繁絃之契。” 唐 白居易 《长恨歌》:“ 渔阳 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清 王韬 《瀛壖杂志》:“拔发骑龙望斾旌,经年鼙鼓未休兵。” 陈毅 《寄耿星同志》诗:“黑 非 独立惊鼙鼓,数行韵语报平安。” 斗将亦作“鬭将”。1.骁勇善战的将领。 唐 刘肃 《大唐新语·聪明》:“ 庞同善 虽非鬭将,所持军严整。” 唐 李靖 《唐太宗李卫公问对》卷上:“凡将正而无奇,则守将也;奇而无正,则鬭将也。”《旧唐书·仆固怀恩传》:“其男 瑒 又以开府仪同三司从将兵於其军,每深入虏阵,以勇敢闻,军中号为‘鬭将’。” (2).指古代出阵挑战和应战的将领。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五·挑战》:“《类要》云:两阵既立,各以将出鬭,谓之挑战。《剧谈録》 白敏中 兴师讨 吐蕃 ,有酋帅衣緋茸裘,乘白马,出阵,频召 汉 军鬭将…… 唐 宋 已来实有鬭将之事,非尽稗官之妄説也。” (3).指有勇无谋的将领。《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四年》:“ 扩 ( 马扩 )知兵法,有谋略,不止於鬭将而已。” 徒劳空自劳苦;白费心力 徒劳跋涉 猃狁中国古代北方的一个民族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