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古诗文:

 

古诗 从文丞相诸公
朝代 元代
作者 刘麟瑞
释义

从文丞相诸公原文

奉檄勤王出赣城,愿从魁相立勋名。

吹嘘炎运延千载,莫笑寒儒队五兵。

常郡战馀森庙祀,空坑败后丽官刑。

英才偻指那能尽,凛凛英魂死亦生。

诗词问答

问:从文丞相诸公的作者是谁?答:刘麟瑞
问:从文丞相诸公写于哪个朝代?答:元代
问:从文丞相诸公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刘麟瑞的名句有哪些?答:刘麟瑞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词韵第十一部

2. 杜浒、巩信、尹玉、赵时赏、张汴、刘洙、缪朝宗、孙宗、孙?、陈龙复、萧焘夫、彭震龙、萧明哲。

参考注释

勤王

(1) 尽力于王事

夏禹勤王,手足胼胝。——《晋书·谢安传》

勤王之事

(2) 臣下发兵救援地位岌岌可危的主子

德祐初,江上报急,诏天下勤王。——《宋史·文天祥传》

火速勤王

从魁

北斗七星中第二星的别称。 宋 沉括 《梦溪笔谈·象数一》:“天魁者,斗魁第一星也,斗魁第一星抵于戌,故曰天魁。从魁者,斗魁第二星也,斗魁第二星抵于酉,故曰从魁。”

立勋

建立功勋。 三国 魏 曹丕 《赐张既子翁归为关内侯诏》:“ 荀桓子 立勋 翟 土, 晋侯 赏以千室之邑。”《晋书·齐王攸传》:“佐命立勋,劬劳王室。”

吹嘘

(1)

(2) 夸张地宣扬或编造优点、长处等

他的运气没有什么可以吹嘘的

(3) 口出气;嘘气

(4) 过分夸奖

这辆轿车并不像销售商所吹嘘的那样好

(5) 对人或事过分吹捧

新闻发布人员必须注意不夸大,不吹嘘

炎运

五行家称以火德而兴的帝业之运。旧指 刘汉 、 赵宋 等皇朝。 南朝 陈 徐陵 《劝进梁元帝表》:“至於金行重作,源出 东莞 ;炎运犹兴,枝分 南顿 。” 唐 李百药 《赋得魏都》:“炎运精华歇,清都寳命开。” 宋 李纲 《论使事札子》:“炎运中微,夷狄乱常,驯致 靖康 之变,国祚几絶。” 清 龚自珍 《<瓦录>序》:“嘻!可以识炎运之西隆,窥 刘 祚之东替矣。”

千载

千年。形容岁月长久。《汉书·王莽传上》:“於是羣臣乃盛陈‘ 莽 功德致 周 成 白雉之瑞,千载同符’。” 唐 韩愈 《歧山下》诗:“自从 公旦 死,千载閟其光。” 清 昭槤 《啸亭杂录·三年丧》:“惟我 纯皇 孝挚性成,力阻浮议,使千载之陋,更於一旦。”

寒儒

贫寒的读书人。 宋 欧阳修 《读书》诗:“吾生本寒儒,老尚把书卷。”《三侠五义》第二三回:“他虽是饱学名士,却是一个寒儒,家道艰难,止於餬口。” 郁达夫 《为霭民先生题经公颐渊画松》诗之一:“论定盖棺离乱日,寒儒终不变初衷。”

五兵

(1).五种兵器。所指不一。《周礼·夏官·司兵》:“掌五兵五盾。” 郑玄 注引 郑司农 云:“五兵者,戈、殳、戟、酋矛、夷矛也。”此指车之五兵。步卒之五兵,则无夷矛而有弓矢。见《司兵》 郑玄 注。《穀梁传·庄公二十五年》:“天子救日,置五麾,陈五兵五鼓。” 范宁 注:“五兵:矛、戟、鉞、楯、弓矢。”《汉书·吾丘寿王传》:“古者作五兵。” 颜师古 注:“五兵,谓矛、戟、弓、剑,戈。”

(2).泛指各种兵器。《隋书·达奚长儒传》:“且战且行,转鬭三日,五兵咸尽,士卒以拳殴之。” 唐 独孤及 《庆鸿名颂》:“ 唐 兴百三十有八载,皇帝在贿天下,铸五兵为农器,栖万姓於寿域。”

(3).泛指军队。《战国策·齐策五》:“彼明君察相者,则五兵不动而诸侯从。”《旧唐书·太宗纪上》:“若 轩辕 善用五兵,即能北逐 獯鬻 。”

(4).指战争。 南朝 梁 刘孝标 《金华山栖志序》:“ 左元放 称此山云:‘可免洪水五兵,可合神丹九转。’” 前蜀 杜光庭 《晋公太白狼星醮词》:“弓弢戢偃,雨顺风调,百穀有年,五兵永息。”

(5).“五兵尚书”的省称。详“ 五兵尚书 ”。

庙祀

(1).即太祝。为 汉 代太常属官。《汉书·百官公卿表上》:“ 景帝 中六年更名太祝为祠祀, 武帝 太初 元年更曰庙祀。”

(2).立庙奉祀。 唐 元稹 《告祀曾祖父》:“ 唐 制:位五品皆庙祀。” 宋 曾巩 《为人后议》:“号位不敢以非礼有加也,庙祀不敢以非礼有奉也。”

官刑

(1).古代惩戒官吏的刑罚之一,即鞭刑。《书·舜典》:“鞭作官刑,扑作教刑。” 孔颖达 疏:“若於官事不治则鞭之。”《周礼·天官·大宰》:“以八灋(法)治官府……七曰官刑,以纠邦治。” 孙诒让 正义:“鞭,亦官府轻刑之一也。 贾 疏云:‘是专施於官府之中。’於义为当也。”

(2).官府所用之刑。亦指官府的刑法。 元 钱霖 《哨遍》套曲:“恼天公降下灾,犯官刑繫在囚。”《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九:“﹝ 寄儿 ﹞晚间睡去,就做那险恶之梦。不是火烧水没,便是被盗劫官刑。”《老残游记》第十九回:“府上这种大户人家,怎会受官刑的呢?”

英才

才华杰出的人

一代英才

偻指

屈指而数;屈指。《荀子·儒效》:“虽有圣人之知,未能僂指也。” 元 李冶 《敬斋古今黈》卷五:“大抵僂,曲也,未能僂指,言未能曲指以一二数也。” 明 宋濂 《生生堂记》:“僂指计之,诚甲子一周矣。” 清 丘逢甲 《汕头海关歌》:“岁十万人出此关,僂指来归十无四。” 况周颐 《蕙风词话续编》卷一:“此类可歌文,尤不胜僂指,红簫铁板,异曲同工已。”

那能

方言。怎么样。

出处:

章炳麟 《新方言·释词》:“凡诸形状皆谓之态,亦谓之能; 苏州 问何如曰那能,那即若字,能即态字,犹通语言曾(俗作怎)么样矣。”

例句:

殷夫 《监房的一夜》:“ 小王 说:‘老和尚后来那能了呢?’说着笑了。”

凛凛

(1) 寒冷

水气凛凛

(2) 严整而令人敬重、害怕的样子

凛凛如生

英魂

对生前有杰出功绩者的美称。亦见“英灵”

随便看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Suppu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20 21:2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