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宿佛日山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楼钥 |
释义 | 宿佛日山原文平生临平山,知诵藕花句。轻帆几来往,山色澹如故。 宁知千万峰,中间著佳趣。 萧萧苍髯翁,为指花城路。 我来春正浓,天寒日将暮。 云深钟呗鸣,自喜得胜贝。 缅怀玉局仙,老笔扫朝雾。 玉槊俨相持,珠旒竟何所。 惟余渥洼水,苍龙角牙露。 人间翻覆手,烈日变烟雨。 俗子眩炎凉,三四错赋芋。 道人笑视之,万化随所遇。 深坐十笏地,一息了千虑。 个中谁得知,幽鸟背人去。 诗词问答问:宿佛日山的作者是谁?答:楼钥 参考注释平生(1) 终身;一生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婚姻是一个人的平生大事 (2) 向来;素来 他平生是很勤俭的 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是吾不是处。——清· 林觉民《与妻书》 藕花荷花 兴尽晚归舟,误入藕花深处。——宋· 李清照《漱玉词·如梦令》 轻帆亦作“ 轻颿 ”。指小舟,轻舟。 唐 王昌龄 《送窦七》诗:“ 鄂 渚轻帆须早发, 江 边明月为君留。” 宋 柳永 《过涧歇近》词:“数幅轻帆旋落,艤棹蒹葭浦。” 清 周亮工 《舟中载马》诗:“轻颿载駃騠,夹岸草萋萋。” 蔡有守 《清明后一日訒生将赴日本同人祖饯于珠江画舫即席用子匋韵》:“东鯷烟雨轻帆卸,可是樱花尚未残。” 来往(1) 来和去 街上来往的人很多 (2) 通行 翻修路面,禁止车辆来往 (3) 联系、交往或接触——用于人 他仅与那些百万富翁们来往 (4) 左右;上下 总不过二尺来往水 山色山的景色。 唐 岑参 《宿岐州北郭严给事别业》诗:“郭外山色溟,主人林馆秋。” 宋 欧阳修 《朝中措·平山堂》词:“平山栏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 叶圣陶 《从西安到兰州》:“一会儿出了隧道,又看见窗外的天光山色。” 澹如恬淡貌。《晋书·王导传》:“及 刘隗 用事, 导 渐见疏远,任真推分,澹如也。”《南史·到溉传》:“ 溉 少有美名,遂不为僕射,人为之恨, 溉 澹如也。”《新唐书·杨绾传》:“﹝ 杨綰 ﹞性沉靖,独处一室,左右图史,凝尘满席,澹如也。” 千万副词,无论如何,不管怎样 千万不复全。——《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千万无渝 。——唐· 李朝威《柳毅传》 中间(1) 中心 中间突破 (2) 在事物两端之间或两个事物之间 中间驰至九天。——唐· 李朝威《柳毅传》 坐在他们两个中间 (3) 在里面 生活在人民群众中间。 佳趣美妙的情趣 山谷幽邃,别有佳趣 萧萧(1) 形容马嘶鸣声 马鸣萧萧 萧萧班马鸣。——唐· 李白《送友人》 车辚辚,马萧萧。——唐· 杜甫《兵车行》 (2) 风声 风萧萧兮易水寒。——《战国策·燕策》 风萧萧 (3) 冷落凄清的样子 (4) 花白稀疏的样子 祖父看见了镜里的白发萧萧 花城散文。秦牧作。1961年发表。描写广州一年一度春节花市的繁荣景象。既叙述了花市的特点和历史,又描绘了花卉的品种、形态和色彩。作品借景抒情,赞美人类改造自然的力量。笔触细腻,语言流畅,融知识性与哲理性于一体。春正正月。语出《春秋·桓公三年》:“春正月。” 汉 李尤 《平乐观赋》:“四表交会,抱珍远并,杂遝归谊,集於春正。” 晋 张骏 《东门行》:“勾芒御春正,衡纪运玉琼。” 徐念慈 《<小说林>缘起》:“《小説林》之成立,既二年有五月,同志议於春正发刊《小説林月刊社报》。” 寒日(1).寒冷的天气。《后汉书·郑兴传》:“今年正月繁霜,自尔以来,率多寒日,此亦急咎之罚。” 唐 陆龟蒙 《书带草赋》:“几临寒日,幸到青春。” (2).寒冬的太阳。 晋 陶潜 《答庞参军》诗:“惨惨寒日,肃肃其风。” 唐 李百药 《登叶县故城谒沉诸梁庙》诗:“总轡临秋原,登城望寒日。” 明 何景明 《渡泸赋》:“晨瞻崇丘,鬱乎相袤,扃以水峡,隐以大洲,沙莽寒日,江深夕流。” 清 陈梦雷 《西郊杂咏》之一:“寒日惨无光,朔风何凛厉。” 钟呗撞钟和唱诵经文声。 宋 曾巩 《甘露寺多景楼》诗:“一川钟唄 淮 南月,万里帆檣海外风。”一本作“ 鐘唄 ”。 指作法事时的撞钟声和诵经声。 唐 陆龟蒙 《次追和清远道士诗韵》:“啸初风雨来,吟餘鐘唄乱。”一本作“ 钟唄 ”。 自喜亦作“ 自熹 ”。亦作“ 自憙 ”。1.自乐;自我欣赏。《庄子·秋水》:“於是焉 河伯 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尽在己。”《汉书·佞幸传·董贤》:“为人美丽自喜。”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中国地质略论》:“吾以之自熹,吾以之 * 。” (2).自己爱好。《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吴起 为人节廉而自喜名也。”《汉书·贾谊传》:“遇之有礼,故羣臣自憙。” 颜师古 注:“憙,好也,好为志气也。”《后汉书·公孙述传论》:“ 述 虽为 汉 吏,无所凭资,徒以文俗自憙,遂能集其志计。”《金史·王晦传》:“ 王晦 字 子明 , 泽州 高平 人。少负气自憙,常慕 张咏 之为人。” 得胜取得胜利 旗开得胜,马到成功 缅怀遥念,追思 缅怀亡友 玉局仙玉局观提举的戏称。 宋 陆游 《口占送岩师还大梅护圣》:“ 放翁 白髮已萧然,黄纸新除 玉局仙 。” 宋 陆游 《真珠园雨中作》诗:“坐诵空濛句,予怀 玉局仙 。” 苏轼 曾任玉局观提举,此借指 苏轼 。 老笔老练娴熟的笔法。 唐 李白 《题上阳台》诗:“山高水长,物象千万,非有老笔,清壮何穷?” 宋 沉括 《梦溪笔谈·书画》:“凡小篆喜瘦而长,竵匾之法,非老笔不能也。” 明 董其昌 《画禅室随笔·题沉石田临倪画》:“先生老笔密思,於 元镇 若淡若疏者异趣耳。” 清 郑燮 《题高凤翰寒林雅阵图》:“人但羡其末年老笔,不知规矩準绳自然秀异絶俗,於少时已压倒一切矣。” 玉槊喻竹子。 宋 苏轼 《佛日山荣长老方丈》诗之二:“千株玉槊搀云立,一穗珠旒落镜寒。” 相持双方对立、互不相让或妥协 相持阶段 珠旒(1).皇冕前后的珠串。常借指帝王。 唐 杨衡 《他乡七夕》诗:“向云迎翠輦,当月拜珠旒。” 宋 梅尧臣 《和景彝紫宸早谒》:“朝开閶闔九重深,望拜珠旒照玉簪。” (2).比喻似珠饰冕旒之物。 宋 苏轼 《佛日山荣长老方丈》诗之二:“千株玉槊搀云立,一穗珠旒落镜寒。” 王文诰 辑注:“珠旒,谓瀑布也。” 宋 范成大 《小涧》诗:“石碍珠旒溅,滩平雾縠铺。”此喻飞泻的水花。 清 查慎行 《顺风挂帆连下贞阳香炉清远三峡》诗:“就中 清远 更秀出,造化有意穷雕鎪…… 华阳 道冠簪碧玉, 竺国 宝髻垂珠旒。”此喻层岩迭石。 何所何处。《史记·孝武本纪》:“人皆以为不治产业而饶给,又不知其何所人。” 唐 韩愈 《感春》诗之一:“我所思兮在何所?情多地遐兮徧处处。” 宋 王安石 《胡笳十八拍》:“新人新人听我语:我所思兮在何所?” 洼水停积的水。《淮南子·览冥训》:“山无峻榦,泽无洼水。” 高诱 注:“洼水,渟水。” 苍龙(1) (2) 二十八宿中东方七宿,即角、亢、氐、房、心、尾、箕的合称 (3) 太岁星,古时以为凶神,今比喻极其凶恶的人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毛 * 《清平乐·六盘山》 角牙语出《诗·召南·行露》:“谁谓雀无角,何以穿我屋……谁谓鼠无牙,何以穿我墉。”雀鼠角牙,用以啄啮。后因以“角牙”比喻谗陷别人的手段。《新唐书·朱敬则传》:“去萋斐之角牙,顿姦险之芒刃,塞罗织之妄源,扫朋党之险迹。” 人间指整个人类社会;世间 要留清白在人间。——明· 于谦《石灰吟》诗 人间四月芳菲尽。——宋· 沈括《梦溪笔谈》 翻覆(1) 使从直立的、水平的或正常的位置上倾覆 车辆翻覆 (2) 巨大而彻底的变化 天地翻覆 (3) 来回翻动身体 夜间翻覆不能眠 烈日炎热的太阳 烈日当空 烟雨像烟雾那样的细雨 楼台烟雨中。——唐· 杜牧《江南春绝句》 烟雨空ň。——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俗子俗人 凡夫俗子 炎凉热和冷,比喻对待地位不同的人或者亲热,或者冷淡的不同态度 世态炎凉 三四(1).犹言再三再四。《北齐书·崔逻传》:“握手殷勤,至于三四。” (2).表示为数不多。 宋 欧阳修 《归自谣》词:“春艳艳,江上晚山三四点。” 道人(1) (2) 旧时对道士的尊称 (3) 称道教徒为道人 (4) 和尚的旧称 万化(1).万事万物;大自然。《申鉴·政体》:“恕者仁之术也,正者义之要也,至哉,此谓道根,万化存焉尔。”《汉书·京房传》:“ 房 对曰:‘古帝王以功举贤,则万化成,瑞应著。’” 颜师古 注:“万化,万机之事,施教化者也。一曰万物之类也。” 唐 柳宗元 《始得西山宴游记》:“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 清 曾国藩 《复刘霞仙中丞书》:“妃匹有篤恭之德,乃足以奉神灵而理万化。” (2).各种变化。《庄子·大宗师》:“人之形者,万化而未始有极也。” 唐 白居易 《叹老》诗之一:“万化成於渐,渐衰看不觉。” 明 王世贞 《艺苑卮言》卷三:“语虽合璧,意若贯珠,非书穷五车,笔含万化,未足云也。” 深坐久坐。 唐 李白 《怨情》诗:“美人卷珠帘,深坐嚬蛾眉。” 一息(1).一呼一吸。比喻极短的时间。 汉 王褒 《圣主得贤臣颂》:“追奔电,逐遗风,周流八极,万里一息。” 晋 陆云 《岁暮赋》:“百年迅於分嘘兮,千岁疾於一息。” 宋 陈亮 《勉强行道大有功》:“盖人心之危,道心之微,出此入彼,间不容髮,是不可一息而但已也。”《老残游记》第十回:“一息工夫,只听迴廊上格登格登,有许多脚步儿响,顷刻已经到了面前。” 方光焘 《疟疾》:“过了一息,她面上露着微笑,跑回房来。” (2).暂停;稍歇。《穀梁传·昭公四年》:“ 庆封 曰:‘子一息,我亦且一言。’” 南朝 梁 沉约 《丽人赋》:“中步檐而一息,顺长廊而迴归。” (3).一口气息。《醒世恒言·张廷秀逃生救父》:“打起火来看时,却是十五六岁一个小厮,生得眉清目秀,浑身绑缚,微微止有一息。” 清 钱谦益 《都察院右佥都御史何士晋继母吴氏加赠淑人制》:“出遗孤於刀俎之中,再世而一息。” 巴金 《衷心感谢他》:“他的确是带着年轻人的热情坚持在自己的岗位上,工作到最后一息,战斗到最后一息的。” (4).一个子嗣。《晋书·良吏传·邓攸传》:“吾弟早亡,唯有一息,理不可絶。”《新唐书·张嘉贞传》:“ 张嘉贞 晚一息 宝符 ,独未官。” (5).犹一丝。 闻一多 《晴朝》诗:“再没有一息声音--和平布满了大自然。” 千虑(1).反复思考。 唐 张九龄 《荆州作》诗之一:“千虑且犹失,万绪何其纷。” (2).极言忧虑之多。 唐 高适 《人日寄杜二拾遗》诗:“自在南藩无所预,心怀百忧復千虑。” 个中此中;其中 个中消息 得知从…知道 经最终调查,得知知识渊博的讲演者在此之前,已将其演说稿译成英文 背人(1) 隐讳不愿使人知道 他得过背人的病 (2) 没有人或人看不到 背人的地方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