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寄都下二三子失举二首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王令 |
释义 | 寄都下二三子失举二首原文翘翘数子拔群伦,落笔文章妙有神。清世暂时藏琬琰,红尘终不卧麒麟。 淹留京国三年客,牢落江河一病身。 得丧穷通虽付命,双眸忍泪已沾巾。 诗词问答问:寄都下二三子失举二首的作者是谁?答:王令 参考注释翘翘1.出群貌。 2.高而危殆貌。 3.引申为惶恐谨慎貌。 4.上举貌。 5.众多貌。 6.企盼貌。群伦同类或同等的人们。 汉 扬雄 《法言·孝至》:“圣人聪明渊懿,继天测灵,冠乎羣伦。” 唐 刘禹锡 《袁州广禅师碑》:“惟四海之大,羣伦之富,必有以得其门而会其宗者。” 鲁迅 《坟·文化偏至论》:“使天下羣伦,为闻声而摇荡。” 落笔下笔书写或作画 他在有了生 * 验后才落笔画画? 文章(1) 原指文辞,现指篇幅不很长而独立成篇的文字 你看了晨报上的那篇文章了么? (2) 泛指著作 为文章。——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每为文章。 (3) 比喻曲折隐蔽的含义 话里有文章 (4) 事情;程序 照例文章总得做好 妙有(1).道家指超乎“有”和“无”以上的原始存在。《文选·孙绰<游天台山赋>》:“太虚辽廓而无阂,运自然之妙有。” 李善 注:“妙有谓一也。言大道运彼自然之妙一,而生万物也……《老子》曰:‘道生一。’ 王弼 曰:‘一,数之始而物之极也。’谓之为妙有者,欲言有,不见其形,则非有,故谓之妙;欲言其无,物由之以生,则非无,故谓之有也。斯乃无中之有,谓之妙有也。” 唐 李白 《九华山联句》:“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 (2).佛教指非有之有。与非空之空的“真空”相对。 南朝 梁 萧统 《令旨解法身义》:“寄以名相,故説妙有,理絶名相,何妙何有。”《景德传灯录·荷泽大师<显宗纪>》:“湛然常寂,应用无方,用而常空,空而常用。用而不有,即是真空;空而不无,便成妙有。” 清世太平时代。《吕氏春秋·序意》:“盖闻古之清世,是法天地。” 三国 魏 嵇康 《释私论》:“未有抱隐顾私,而身立清世;匿非藏情,而信著明君者也。”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四:“黄纸除书犹到汝,固知清世不遗贤。” 明 陈所闻 《一枝花·寿吴伯邻》套曲:“词场,醉乡,逍遥清世年方壮。” 暂时短时间内 因内部维修,暂时停止营业 琬琰(1).琬圭、琰圭。《书·顾命》:“弘璧、琬琰在西序。” 孔 传:“大璧琬琰之圭为二重。” 蔡沉 集传:“琬琰,圭名。” (2).为碑石之美称。 唐玄宗 《孝经序》:“写之琬琰,庶有补於将来。” 宋 苏轼 《贺林待制启》:“箸书已成,特未写之琬琰;立功何晚,会当收之桑榆。” 明 张居正 《拟唐回鹘率众内附贺表》:“写诸琬琰,播 狼胥 瀚海 之声;炳若丹青,掩 麟阁 云臺 之美。” (3).泛指美玉。《楚辞·远游》:“吸飞泉之微液兮,怀琬琰之华英。” 洪兴祖 补注:“琬音宛,琰音剡,皆玉名。”《淮南子·说山训》:“琬琰之玉,在洿泥之中,虽廉者弗释。” 南朝 梁 刘峻 《辨命论》:“火炎 崐 岳,砾石与琬琰俱焚;严霜夜零,萧艾与芝兰共尽。” 唐 韩愈 《送穷文》:“携持琬琰,易一羊皮,飫於肥甘,慕彼糠糜。” 明 杨珽 《龙膏记·觖望》:“花明宝鈿,光浮琬琰,是 广寒 仙媛,合配风流时彦。” (4).比喻品德或文词之美。 汉 东方朔 《七谏·自悲》:“厌白玉以为面兮,怀琬琰以为心。” 晋 葛洪 《抱朴子·任命》:“崇琬琰於怀抱之内,吐琳瑯於毛墨之端。”《南史·刘遵传》:“文史该富,琬琰为心;辞章博赡,玄黄成采。” 元 邓文原 《奉题延祐宸翰诗》:“官联天府璇璣象,帝阐河图琬琰文。” 清 梁绍壬 《两般秋雨盦随笔·史阁部书》:“今倥偬之际,忽捧琬琰之章。” (5).玉液。 晋 王嘉 《拾遗记·周穆王》:“﹝ 西王母 ﹞共玉帐之高会,荐清澄琬琰之膏以为酒。” 元 张之翰 《一字砚赋》:“以藉古锦,以盛蟾蜍,以滴琬琰。” 红尘(1) 闹市的飞尘,借指繁华的社会 红尘百戏 (2) 佛教指人世间 看破红尘 麒麟(1).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动物。形状像鹿,头上有角,全身有鳞甲,尾像牛尾。古人以为仁兽、瑞兽,拿它象征祥瑞。《管子·封禅》:“今凤凰麒麟不来,嘉穀不生。” 宋 黄庭坚 《送范德孺知庆州》诗:“阿兄两持 庆州 节,十年麒麟地上行。” 郭沫若 《屈原》第三幕:“你们要听那妖精的话,说凤凰是鸡,说麒麟是羊子,说龙是蚯蚓,说灵龟是甲鱼。” (2).比喻才能杰出的人。《晋书·顾和传》:“ 和 二岁丧父,总角便有清操,族叔 荣 雅重之,曰:‘此吾家麒麟,兴吾宗者,必此人也。’” (3).见“ 麒麟阁 ”。 (4).见“ 麒麟殿 ”。 淹留长期逗留;羁留 京国京城;国都。 三国 魏 曹植 《王仲宣诔》:“我公实嘉,表扬京国。” 唐 牟融 《赠韩翃》诗:“京国久知名,江河近识荆。” 明 高明 《琵琶记·听女迎亲》:“若是到京国,相逢处,做箇好筵席。” 牢落(1).犹寥落。稀疏零落貌;零落荒芜貌。《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牢落陆离,烂熳远迁。” 李善 注:“牢落陆离,羣奔走也。牢落,犹辽落也。” 晋 左思 《魏都赋》:“ 伊 洛 榛旷, 崤 函 荒芜, 临菑 牢落, 鄢 郢 丘墟。” 唐 韩愈 《天星送杨凝郎中贺正》诗:“天星牢落鸡喔咿,僕夫起餐车载脂。” 唐 罗邺 《仆射陂晚望》诗:“田园牢落东归晚,道路辛勤北去长。” 清 李重华 《拟魏武帝纪行》:“ 秦 原莽牢落,空舍无炊烟。” (2).孤寂;无聊。 晋 陆机 《文赋》:“心牢落而无偶,意徘徊而不能揥。” 唐 张九龄 《自彭蠡湖初入江》诗:“牢落谁相顾,逶迤日自愁;更将心问影,於役復何求?”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序》:“出京南来,避地 江 左,情绪牢落,渐入桑榆。” 元 马致远 《青衫泪》第三折:“ 乐天 久居江乡,牢落殊甚,下官常切怀抱。” 清 陈学洙 《与缪天自夜话》诗:“牢落萧斋病后身,灯前款款话相亲。” 江河(1) 长江和黄河 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也。——《孟子·尽心上》 (2) 大河的泛称 是故丘山积卑而为高,江河合小而为大。——《庄子·则阳》 病身体弱多病之身。 唐 张籍 《感春》诗:“远客悠悠任病身,谁家地上又逢春。” 唐 白居易 《彭蠡湖晚归》诗:“何必为迁客,无劳是病身。” 宋 杨万里 《晓行东园》诗:“老眼读书长作睡,病身得酒忽全苏。” 得丧(1).犹得失。指名利的得到与失去。《庄子·田子方》:“而况得丧祸福之所介乎!”《韩诗外传》卷四:“天子不言多少,诸侯不言利害,大夫不言得丧,士不言通财货,不贾於道。” 宋 梅尧臣 《村墅闲居》诗:“古来得丧何须问,世上荣枯只等閒。” 清 刘大櫆 《难言三》:“人之有穷通得丧,天也。”参见“ 得失 ”。 (2).偏指失。指丧失名利。 宋 苏舜钦 《答马永书》:“谓予不以得丧累其所守,不为怨愤不懌之词。”参见“ 得失 ”。 穷通(1).困厄与显达。《庄子·让王》:“古之得道者,穷亦乐,通亦乐,所乐非穷通也;道德於此,则穷通为寒暑风雨之序矣。”《吕氏春秋·高义》:“然则君子之穷通,有异乎俗者也。” 南朝 梁 刘孝标 《辨命论》:“故性命之道,穷通之数,夭閼纷纶,莫知其辨。” 清 刘大櫆 《难言三》:“人之有穷通得丧,天也。” (2).谓干涸与流通。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滱水》:“ 川渠 又东北合 滱水 ,水有穷通,不常津注。”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淄水》:“水流亦有时穷通,信为灵矣。” (3).谓阻隔与通畅。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资政新篇》:“夫事有常变,理有穷通,故事有今不可行而可豫定者,为后之福;有今可行而不可永定者,为后之祸。” 付命谓授以天命。《汉书·孙光传》:“退去贪残之徒,进用贤良之吏,平刑罚,薄赋敛,恩泽加於百姓,诚为政之大本,应变之急务也,天下幸甚。《书》曰‘天既付命正厥德’,言正德以顺天也。” 颜师古 注:“《商书·高宗肜日》之辞。言既受天命,宜正其德。”今本《尚书·高宗肜日》作“孚命”。 双眸两颗眼珠。 南朝 宋 谢惠连 《自箴》:“气之清明,双眸善识。” 宋 王禹偁 《月波楼咏怀》:“ 武昌 地如掌,天末入双眸。”《儒林外史》第三三回:“ 杜少卿 看那先生,细瘦,通眉长爪,双眸烱烱,知他不是庸流。” 忍泪忍住眼泪,不使流出来。 唐 杜甫 《奉送郭中丞兼太仆卿充陇右节度使》诗:“渐衰那此别,忍泪独含情。” 沾巾沾湿手巾。形容落泪之多。 汉 张衡 《四愁诗》:“我所思兮在 雁门 ,欲往从之雪纷纷,侧身北望涕沾巾。” 唐 黄滔 《司直陈公墓志铭》:“愚沾巾宿草,无媿抽毫。” 清 汪懋麟 《朝采投诗慰余秋怀迭韵为答》:“凉雨何分旧与新,每逢摇落欲沾巾。”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