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题宣德雕漆盒 |
朝代 | 清代 |
作者 | 乾隆 |
释义 | 题宣德雕漆盒原文越瓷今颇富宣窑,漆器希逢宣德雕。 朱盒依然成内府,文房雅足伴疏寮。 幽人自适聊为步,童子相随若可招。 图也不须施渲染,艺林生面认前朝。 诗词问答问:题宣德雕漆盒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注释1. 七言律诗 押萧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七十六 参考注释越瓷越窑所出的瓷器。 唐 陆羽 《茶经·器》:“盌, 越州 上……若邢瓷类银,则 越 瓷类玉。”参见“ 越窰 ”。 宣窑宣德窑的省称。 明 沉德符 《敝帚轩剩语·瓷器》:“本朝窑器,用白地青花,间装五色,为今古之冠。如宣窑品最贵,近日又重成窑。”《儒林外史》第四一回:“桌上摆着 宜兴 沙壶,极细的成窰、宣窰的杯子。” 漆器一种木制装饰品,涂以油漆并常镶嵌以象牙或金属;统指此类工艺品 宣德明宣宗朱瞻基的年号(1426—1435年) 宣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聊斋志异·促织》 依然照往常,依旧 依然如故 依然有效 内府皇宫的仓库 文房(1) 书房。借指笔、墨、纸、砚 文房四宝 文房清玩 (2) 官府掌管文书的地方 幽人(1).幽隐之人;隐士。《易·履》:“履道坦坦,幽人贞吉。” 孔颖达 疏:“幽人贞吉者,既无险难,故在幽隐之人守正得吉。”《后汉书·逸民传序》:“ 光武 侧席幽人,求之若不及。” 清 顾炎武 《与胡处士庭访北齐碑》诗:“策杖向郊坰,幽人在巖户。” (2).指幽居之士。 宋 苏轼 《定惠院寓居月夜偶出》诗:“幽人无事不出门,偶逐东风转良夜。” 自适自我舒适 童子(1) (2) 未成年的人 童子六七人。——《论语·先进》 彼童子之师。——唐· 韩愈《师说》 操童子业。——《聊斋志异·促织》 (3) 童生,明清科举,凡中举以前,不论年龄大小,皆称童生 操童子业。——《聊斋志异·促织》 相随(1).亦作“ 相隋 ”。谓互相依存。《老子》:“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之相随。” 马王堆 汉 墓帛书《老子·道经》作“相隋”。 (2).伴随;跟随。《史记·苏秦列传》:“是何庆弔相随之速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论说》:“夫説贵抚会,弛张相随。” 马烽 《饲养员赵大叔》:“说完,匆匆忙忙相随那女人走了。” 不须不用;不必。《后汉书·逸民传·周党》:“臣闻 尧 不须 许由 、 巢父 ,而建号天下; 周 不待 伯夷 、 叔齐 ,而王道以成。” 唐 张志和 《渔父歌》:“青篛笠,緑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警世通言·万秀娘仇报山亭儿》:“哥哥若到 襄阳府 ,怕你不须见我爹爹妈妈。” 老舍 《四世同堂》二:“他养着四大盆石榴,两盆夹竹桃,和许多不须费力而能开花的小植物。” 渲染(1) 画国画时用水墨或淡色涂抹画面以加强艺术效果 (2) 比喻夸大的形容 渲染战争恐怖 艺林旧时指文艺界或收藏汇集典籍图书的地方 属意艺林。——《北史·常爽传》 一时传为艺林盛事。——江藩《汉学师承记》 生面(1) 指新的局面或形式 别开生面 (2) 〈方〉∶不熟悉的面孔 客厅里坐着一个生面的男子 (3) 加水搅拌过的面;没做熟的面 妈有事,给她和好生面,让她自己擀 前朝以前。 三国 魏 曹操 《让县自明本志令》:“前朝恩封三子为侯,固辞不受。” 元 王祯 《蚕连诗》:“前朝茧如山,今朝卵如粟。” 明 高启 《梦归》诗:“觉来不见家人面,恰似前朝始别时。” (1).过去的朝代。 唐 刘禹锡 《杨柳枝词》之一:“请君莫唱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醒世恒言·汪大尹火焚宝莲寺》:“在城有个 寳莲寺 。这寺从前朝至今,累世相传,房廊屋舍,数百多间,田地也有上千餘亩。”《红楼梦》第四回:“只不过将些《女四书》、《列女传》读读,认得几个字,记得前朝这几个贤女便了。” 清 唐才常 《感怀》诗:“年来莫问前朝事,曾否当筵借箸筹。” (2).上一朝代。《南史·檀道济传》:“ 道济 立功前朝,威名甚重。”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楔子:“夫主姓 崔 ,官拜前朝相国。” (3).前殿,正殿。《续资治通鉴·宋太宗淳化二年》:“今之 文德殿 ,即 唐 之 宣政殿 也,在 周 为中朝,在 汉 为前朝,在 唐 为正衙。”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