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古诗文:

 

古诗 行至椹涧作
朝代 宋代
作者 欧阳修
释义

行至椹涧作原文

霜后叶初鸣,羸骖遶涧行。
川原人远近,禾黍日晴明。
病质惊残岁,归涂厌暮程。
空林聚寒雀,疑已作春声。

诗词问答

问:行至椹涧作的作者是谁?答:欧阳修
问:行至椹涧作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欧阳修的名句有哪些?答:欧阳修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后叶

犹后世。 汉 司马相如 《上林赋》:“恐后叶靡丽,遂往而不返。”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屈支国》:“遂建伽蓝,式旌美跡,传芳后叶。” 明 朱鼎 《玉镜台记·探姑》:“禄位崇高,庶不负於先人,可传芳於后叶。”

羸骖

瘦弱的马。 唐 刘禹锡 《送李策秀才还湖南》诗:“忽被戒羸驂,薄言事南征。” 唐 杨巨源 《奉酬窦郎中早入省苦寒见寄》诗:“羸驂苦迟迟,单僕怨切切。” 唐 罗隐 《经故洛阳城》诗:“败垣危堞蹟依稀,试驻羸驂吊落暉。”

川原

(1).江河之源。《国语·周语下》:“且絶民用以实王府,犹塞川原而为潢污也,其竭也无日矣。”

(2).指江河。《汉书·沟洫志赞》:“中国川原以百数,莫著於 四瀆 ,而 河 为宗。”

(3).河流与原野。 唐 陈子昂 《晚次乐乡县》诗:“川原迷旧国,道路入边城。” 唐 杜甫 《垂老别》诗:“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

(4).指原野。 宋 王安石 《出郊》诗:“川原一片緑交加,深树冥冥不见花。” 陈毅 《过黄泛区书所见》诗:“三过黄泛区,走跄踉。川原水洗,城社荒落,满目凄凉。”

远近

(1) 远处和近处

远近闻名

(2) 指距离的长短

(3) 指关系的亲疏

禾黍

(1).禾与黍。泛指黍稷稻麦等粮食作物。《史记·宋微子世家》:“麦秀渐渐兮,禾黍油油。”《后汉书·承宫传》:“后与妻子之 蒙阴山 ,肆力耕种,禾黍将孰,人有认之者, 宫 不与计,推之而去,由是显名。” 宋 曾巩 《送程公闢使江西》诗:“袴襦优足徧里巷,禾黍丰穰罄郊野。” 郭沫若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一篇第一章第二节:“由草料的恐慌,发生了刍秣的栽培;由刍秣的栽培,更发明了禾黍的种植。”

(2).《诗·王风·黍离序》:“《黍离》,閔 宗周 也。 周 大夫行役至於 宗周 ,过故宗庙宫室,尽为禾黍。閔 宗周 之颠覆,彷徨不忍去而作是诗也。”后以“禾黍”为悲悯故国破败或胜地废圮之典。 唐 许浑 《金陵怀古》诗:“楸梧远近千官塚,禾黍高低 六代 宫。” 宋 苏轼 《南都妙峰亭》诗:“池臺半禾黍,桃李餘榛菅。” 明 梁辰鱼 《浣纱记·擒嚭》:“千载 吴 宫皆禾黍。嘆故国已无望。” 清 周实 《重九偕吹万天梅亚希哲夫石子平子诸子过明故宫谒孝陵有作》诗之一:“松楸抱恨依残日,禾黍伤心赋变风。”

晴明

明澈,天空明朗

晴明的早晨

病质

(1).犹病体。 宋 强至 《代谢再任表》:“力丐閒州,少安病质。而恩生望外,事与愿违。”

(2).疾病或弊病的实质。 章炳麟 《文学说例》:“ 姊崎正治 曰:‘……有表象主义,即有病质。’” 章炳麟 《文学说例》:“然赋颂之文,声对之体,或反以代表为工,质言为拙,是则以病质为美疢也。”

残岁

(1).馀年。 唐 方干 《送饶州王司法之任兼寄朱处士》诗:“留醉悲残岁,含情寄远书。共看衰老近,转觉宦名虚。” 唐 唐彦谦 《梅亭》诗:“髮从残岁白,山入故乡青。”

(2).岁末。 宋 杨万里 《悯农》诗:“已分忍饥度残岁,不堪岁裡闰添长。”

归涂

亦作“ 归途 ”。1.返回的路途。 晋 陆机 《赠从兄车骑》诗:“感彼归涂艰,使我怨慕深。” 宋 苏轼 《与胡祠部游法华山》诗:“归涂千里尽风荷,清唱一声闻《露薤》。”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张鸿渐》:“设帐都门,归涂遇寇。” 鲁迅 《故事新编·非攻》:“ 墨子 在归途上,是走得较慢了。”

(2).犹归趋,最终的途径。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体性》:“若总其归涂,则数穷八体。”

暮程

日暮的旅程。 唐 刘长卿 《归沛县道中晚泊留侯城》诗:“百里暮程远,孤舟川上迴。” 唐 李频 《南游湘汉寄友人》诗:“向野聊中饭,乘凉探暮程。” 前蜀 韦庄 《解维》诗:“又解征帆落照中,暮程还过 秣陵 东。”

空林

(1).渺无人迹的树林。 晋 张协 《杂诗》之六:“咆虎响穷山,鸣鹤聒空林。” 唐 孟浩然 《题大禹寺义公禅房》诗:“ 义公 习禪处,结构依空林。”

(2).木叶落尽的树林。 唐 章八元 《新安江行》:“古戍悬鱼网,空林露鸟巢。”

寒雀

寒天的麻雀。 南朝 梁 沉约 《郊居赋》:“秋蜩唫叶,寒雀噪枝。” 唐 李百药 《秋晚登古城》诗:“頽墉寒雀集,荒堞晚乌惊。” 曲波 《桥隆飙》二一:“懒散的钟声,催醒了寒雀,催睡了星星。”

春声

春天的声响。如春水流响、春芽坼裂和禽鸟鸣啭等。 唐 元稹 《和乐天早春见寄》:“雨香云淡觉微和,谁送春声入棹歌?萱近北堂穿土早,柳偏东面受风多。” 宋 苏轼 《春帖子词·夫人阁二》:“细雨晓风柔,春声入御沟。” 潘漠华 《牧生和他的笛》:“他又能仿吹鹧鸪布谷的春声。”

随便看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Suppu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18: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