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长安感事 |
朝代 | 明代 |
作者 | 李德丰 |
释义 | 长安感事原文厂卫人传六月凉,太阳那得照飞霜。 皂衣短帽随番手,出入天街亦有光。 诗词问答问:长安感事的作者是谁?答:李德丰 注释1.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出处:甬上耆旧诗卷二十三 参考注释厂卫明 代东厂、西厂和锦衣卫的合称。因其同为 * ,关系密切,故常合称。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禁卫·驾帖之伪》:“家人皆慟哭, 高 独呼校面詰,索驾帖观之,诸校词窘,谓厂卫遣来奉慰耳。非 高 諳故典,几浪死矣。”《明史·刑法志三》:“厂与卫相倚,故言者并称厂卫。” 清 钱谦益 《赠锦衣吴公进秩一品序》:“当是时,国家纪纲法度尽在阁部,而閒有所监督收考,则付之厂卫。” 六月《诗·小雅》篇名。序云:“《六月》, 宣王 北伐也。”《国语·晋语四》:“ 秦伯 赋《六月》。” 韦昭 注:“《六月》,道 尹吉甫 佐 宣王 征伐,復 文 武 之业。《小雅》其诗云:‘王于出征,以匡王国。’二章曰:‘以佐天子。’三章曰:‘共武之服,以定王国。’此言 重耳 为君,必霸诸侯以匡佐天子。”后多用以指卫国定乱的正义之师。《乐府诗集·郊庙歌辞七·梁郊祀乐章》:“白日体无私,皇天辅有德。七旬罪已服,六月师方克。” 明 夏完淳 《大哀赋》:“於是竿木羣兴,风云毕会,兴六月之师,振九天之鋭。” 太阳(1) 地球等行星围绕它公转的恒星,是由本身引力吸引在一起的直径为 1.4×10 6 公里的气体球,其内部深处热核反应把氢聚变为氦而释放出能量 太阳升 太阳落 (2) (3) 经外穴名 (4) 即颞颥 那得1.怎得;怎会;怎能。飞霜(1).降霜。 晋 张协 《七命》:“飞霜迎节,高风送秋。”《文选·江淹〈诣建平王上书〉》:“昔者,贱臣叩心,飞霜击於 燕 地。” 李善 注:“《淮南子》曰: 邹行 尽忠於 燕惠王 , 惠王 信譖而繫之, 邹子 仰天而哭,正夏而天为之降霜。”后因用以指冤狱。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哄丁》:“飞霜冤,不比黑盆冤,一件件风影敷衍。” 吴梅 《自题风洞山传奇八绝句》之五:“西曹铸就飞霜狱,十二金牛挽不来。” (2).犹飞白。 唐 王昌龄 《箜篌引》:“摇笔飞霜如夺鉤,鬼神不得知其由。”参见“ 飞白 ”。 (3).犹清新。 前蜀 杜光庭 《醮泸州安乐山词》:“虽申降福之仪,几闕飞霜之韵。” 皂衣亦作“皁衣”。1.黑衣。 秦 汉 时官员所着,后降为下级官吏的服装。《汉书·萧望之传》:“ 敞 备皁衣二十餘年,尝闻罪人赎矣,未闻盗贼起也。” 颜师古 注引 如淳 曰:“虽有五时服,至朝皆著皁衣。”《旧唐书·封常清传》:“ 仙芝 令 常清 监巡左右厢军, 常清 衣皂衣以从事。” 宋 刘攽 《和王正仲熙宁郊祀》:“多士参鸣玉,微生厕皁衣。” 郭沫若 《南冠草》第一幕:“阶右有吆喝声,皂役二人着红帽皂衣。” (2).借指下吏。 南朝 梁 江淹 《建平王妃周氏行状》:“玉食之门,寧皁衣所述。”《南史·梁昭明太子统传》:“年十二,於内省见狱官将议事,问左右曰:‘是皂衣何为者?’” 短帽轻便小帽。 宋 辛弃疾 《洞仙歌·访泉于奇师村得周氏泉为赋》词:“叹轻衫短帽,几许红尘。” 宋 陆游 《蝶恋花·离小益作》词:“梦若由人何处去?短帽轻衫,夜夜 眉州 路。” 元 虞集 《送易用昭》诗:“满窗柿叶题都徧,短帽梅花画不如。” 番手明 清 时缉捕罪犯的差役。《醒世姻缘传》第八八回:“地方巡视人役传布了,本处的番手走来店内,见 淮安 差人将 吕祥 捆绑,问道:‘你二位是何衙门的差役,缉到这里?’”参见“ 番子 ”。 出入不符之处,差距 有出入 天街(1).星名。《史记·天官书》:“昴毕閒为天街。” 张守节 正义:“天街二星,在毕昴閒,主国界也。街南为 华夏 之国,街北为夷狄之国。” 唐 韩愈 《请上尊号表》:“析木天街,星宿清润;北岳 医閭 ,神鬼受职。” (2).京城中的街道。 唐 韩愈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诗之一:“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元 汤式 《端正好·元日朝贺》套曲:“贺三阳万国来朝,践天街车马知多少,端的便塞满 东华 道。” 清 钮琇 《觚賸·燕京元夜词》:“京城元夜,妇女连袿而出,踏月天街,必至 正阳门 下摸钉乃回。”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