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古诗文:

 

古诗 再次韵
朝代 宋代
作者 陈造
释义

再次韵原文

归担乍弛谁洗泥,使君载酒携歌儿。
小家卷褥当酒负,醉倒一笑眠虎皮。
平生自审枯槁甚,高情顾肯振拂之。
均州从事六辈来,欢喜如官浴凤池。
诗筒偕拜府公赐,格律高古语崛奇。
头风失去肺渴减,病夫虽病容枝持。
南山侧望洁斋久,知我1一1日诵无生诗。

诗词问答

问:再次韵的作者是谁?答:陈造
问:再次韵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陈造的名句有哪些?答:陈造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洗泥

犹洗尘。《宣和遗事》前集:“这人是 师师 的一箇哥哥,在 西京 洛阳 住。多年不相见,来几日,也不曾为洗尘。今日办了几杯淡酒,与洗泥则箇。”《水浒传》第二六回:“小人们都不曾与都头洗泥接风,如今倒来反扰。”

使君

汉代称呼太守刺史,汉以后用做对州郡长官的尊称

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乐府诗集·陌上桑》

歌儿

歌童。《史记·孝武本纪》:“于是塞 南越 ,祷祠 泰一 、 后土 ,始用乐舞,益召歌儿,作二十五弦及箜篌瑟自此起。” 汉 桓宽 《盐铁论·散不足》:“今富者鐘鼓五乐,歌儿数曹。”《水浒传》第七八回:“ 高俅 先发御营马出城,又选教坊司歌儿舞女三十餘人,随军消遣。”

歌曲。如:唱一支歌儿。

小家

(1). 周 代卿、大夫采地之小者。《墨子·兼爱下》:“若大国之攻小国,大家之乱小家也。”

(2).低微人家;穷苦人家。《管子·山国轨》:“臣家美修其宫室者,服重租;小家为室庐者,服小租。”《后汉书·陈蕃传》:“小家畜产百万之资,子孙尚耻愧失其先业,况乃产兼天下,受之先帝,而欲懈怠以自轻忽乎?” 明 高启 《明皇秉烛夜游图》诗:“此时何暇化光明,去照逃亡小家屋?”《古今小说·陈御史巧勘金钗钿》:“那 梁尚宾 一来是个小家出身,不曾见恁般富贵样子。” 清 宣鼎 《夜雨秋灯录·船女奇缘》:“ 阿巧 者,故小家女也。”

(3).小流派;小作家。《荀子·正名》:“小家珍説之愿皆衰矣。” 清 黄遵宪 《<人境庐诗草>自序》:“其鍊格也,自 曹 、 鲍 、 陶 、 谢 、 李 、 杜 、 韩 、 苏 ,讫於晚近小家,不名一格,不专一体,要不失乎为我之诗。”

虎皮

(1).老虎的皮。《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胥臣 蒙马以虎皮,先犯 陈 蔡 。”《礼记·曲礼上》:“前有士师,则载虎皮。” 孔颖达 疏:“若见前有兵众,则举虎皮於竿首,使兵众见以为防也。” 唐 王绩 《游仙》诗之四:“照水然犀角,游山费虎皮。”

(2).讲席的代称。语出《宋史·道学传一·张载》:“﹝ 张载 ﹞尝坐虎皮讲《易》京师,听从者甚众。” 宋 刘克庄 《沁园春·吴叔永尚书和余旧作再答》词:“撤我虎皮,让君牛耳,谁道两贤相厄哉!” 明 无名氏 《鸣凤记·邹林游学》:“先生负山斗之望,抱天人之学,敢撤虎皮而就正有道,愿为假馆以矜式大方。”

(3).比喻用以吓唬别人的一种假象。 鲁迅 《且介亭杂文末编·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首先应该扫荡的,倒是拉大旗作为虎皮,包着自己,去吓呼别人。”

(4).冠名。 唐 李白 《幽州胡马客歌》:“ 幽州 胡马客,緑眼虎皮冠。” 明 谢肇淛 《五杂俎·物部四》:“虎皮,胡冠也。”

(5).荔枝的一种。《说郛》卷七七引 宋 蔡襄 《荔枝谱》:“虎皮者,红色絶大,绕腹有青纹正类虎斑,尝於 福州 东山 大乘寺 见之。”

生自

尚且。《三国志平话》卷上:“妻子活时同室,死后同槨,妻儿生自嫌我,何况他人?”

枯槁

(1) 干枯;枯萎

今夫徙树者,失其阴阳之性,则莫不枯槁。——《淮南子·原道训》

(2) 憔悴

形容枯槁。——《楚辞·渔父》

高情

(1)

(2) 盛情

高情雅意

(3) 崇高的情意;深厚的情谊

从事

(1) 干某项事业

他已经从事贸易工作多年

(2) 处理;处置

而行之既久,是又以军法从事。——苏轼《教战守》

慎重从事

(3) 办事;办理事务

朝夕从事

(4) 官职名

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资治通鉴》

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

欢喜

(1) 喜爱、爱好

她欢喜拉手风琴

(2) 喜欢、喜爱

欢喜滑水

凤池

(1).即凤凰池。 南朝 齐 谢朓 《直中书省》诗:“兹言翔凤池,鸣珮多清响。” 唐 刘知几 《史通·史官建置》:“暨皇家之建国也,乃别置史馆,通籍禁门, 西京 则与鸞渚为邻, 东都 则与 凤池 相接。” 清 孙枝蔚 《汪舟次赴赣榆教谕任去后寄怀》诗之二:“凤池与乌臺,旦夕谓可至。”参见“ 凤凰池 ”。

(2).古琴底有二孔,上孔曰龙池,下孔曰凤池。 王谟 辑《世本·作篇》:“ 伏羲氏 削桐为琴……龙池八寸通八风,凤池四寸象四时。”

(3).砚的一种。 宋 范纂 《端溪砚谱》:“砚之形製……曰凤池。” 宋 范纂 《端溪砚谱》:“ 宣和 初,御府降样造形,若风字,如凤池样,但平低耳。”亦作“ 凤池研 ”。 宋 米芾 《画史·唐画》:“古书画皆圜,盖有助于器。 晋 唐 皆凤池研,中心如瓦凹,故曰研瓦。”

诗筒

亦作“ 诗筩 ”。1.盛诗稿以便传递的竹筒。 唐 白居易 《秋寄微之十二韵》:“忙多对酒榼,兴少閲诗筒。”自注:“此在 杭州 ,两 浙 唱和诗赠答,於筒中递来往。” 元 胡助 《南城试院和王子肃韵》之二:“帘外官闲深院锁,诗筒来往不嫌多。”《红楼梦》第二二回:“太监又将颁赐之物送与猜着之人,每人一个宫製诗筒,一柄茶筅。”

(2).喻指满腹诗才的诗人。 元 张可久 《折桂令·西湖怀古》曲:“飞来何处奇峰,笑引吟翁,醉倒诗筩。”

拜府

敬词。谓到府上拜谒。 田汉 《咖啡店之一夜》:“谢谢老伯伯,一定要去拜府。”

格律

(1) 诗、赋、词、曲等关于字数、句数、对偶、平仄、押韵等方面的格式和规则,外国诗歌也有自己的格律

(2) 规矩;准则

因为格律太多,徒弟们记着这样忘了那样。——《套不住的手》

高古

高雅古朴。 唐 白居易 《与元九书》:“以 康乐 之奥博,多溺於山水;以 渊明 之高古,偏放於田园。” 明 李东阳 《明故中顺大夫太常寺少卿兼翰林院侍读陆公行状》:“﹝ 陆越 ﹞诗调高古,尽去浓艷。” 鲁迅 《热风·随感录五十七》:“﹝几位雅人﹞却只能在呻吟古文时,显出高古品格;一到讲话,便依然是‘鄙俚浅陋’的白话了。”

崛奇

亦作“崫奇”。奇特,特异。 唐 顾况 《李供奉弹箜篌歌》:“弄调人间不识名,弹尽天下崛奇曲。” 唐 黄滔 《和王舍人崔补阙题福州天王寺》:“郭内青山寺,难论此崫奇。” 宋 叶适 《寄李季章参政》诗:“文章何崛奇,冬雷夏增冰。”

头风

(1).头痛。中医学病症名。《三国志·魏志·陈琳传》“军国书檄,多 琳 瑀 所作也”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典略》:“ 太祖 先苦头风,是日疾发,卧读 琳 所作,翕然而起曰:‘此愈我病。’” 唐 元稹 《酬李六醉后见寄口号》:“顿愈头风疾,因吟《口号》诗。”《云笈七籤》卷三二:“勿以湿髻卧,使人患头风、眩闷、髮秃、面肿、齿痛、耳聋。”《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七回:“只见他头上紥了一条黑帕,説是头风痛得厉害。” 王杏元 《铁笔御史》:“他耍赖躺到床上,叫老婆找队长,说是久积头风,要钱医病。”

(2).指头疮、发脱之类。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七:“头风即是有,头巾儿蔚帖。” 凌景埏 校注:“这里指头疮、秃头之类。”

失去

(1)

(2) 原有的不再具有

失去社会地位

(3) 没有取得或没有把握住

失去机会

肺渴

谓燥热思饮。 唐 白居易 《东院》诗:“老去齿衰嫌橘醋,病来肺渴觉茶香。” 五代 王仁裕 《开元天宝遗事·含玉咽津》:“贵妃素有肉体,至夏苦热,常有肺渴,每日含一玉鱼儿於口中,盖藉其凉津沃肺也。” 宋 陆游 《初夏》诗:“ 闽 川 茶笼犹霑及,肺渴朝来顿欲苏。”

病夫

体弱多病的人

病容

病人的气色

面带病容

枝持

支撑,支持。旧题 汉武帝 《柏梁诗》:“蛮夷朝贺常舍其,柱枅薄櫨相枝持。”《资治通鉴·晋成帝咸康四年》:“今固守坚城,其势百倍,纵其急攻,犹足枝持。”

南山

指终南山,在陕西省西安市南

侧望

(1).侧身而望。 唐 杜甫 《奉送十七舅下邵桂》:“昏昏阻云水,侧望苦伤神。”

(2).侧身伫望。表示十分想望。《三国演义》第四回:“乃命 李儒 读策曰:‘ 孝灵皇帝 早弃臣民,皇帝承嗣,海内侧望。’”

洁斋

净洁身心,诚敬斋戒。《群书治要》卷四四引 汉 桓谭 《新论》:“ 王翁 好卜筮,信时日,而篤于事鬼神,多作庙兆,洁斋祀祭。”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获水》:“穿石为藏……黎民谓藏有神,不敢犯神,凡到藏皆洁斋而进。” 唐 张鷟 《游仙窟》:“余乃端仰一心,洁斋三日。” 宋 叶适 《朝请大夫司农少卿高公墓志铭》:“岁七日,率属郡洁斋合祠以祈,既大雪,蝗死麦熟,人以为至诚之应。”

知我

(1).深切了解我。《诗·王风·黍离》:“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史记·管晏列传》:“ 管仲 曰:‘吾始困时,尝与 鲍叔 贾,分财利多自与, 鲍叔 不以我为贪……生我者父母,知我者 鲍子 也。’”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赏誉》:“ 王长史 云:‘ 刘尹 知我,胜我自知。’” 宋 苏轼 《观鱼台》诗:“若信万殊归一理,子今知我我知鱼。”

(2).器重我。《史记·刺客列传》:“﹝ 豫让 ﹞去而事 智伯 , 智伯 尊宠之……﹝ 豫让 ﹞曰:‘嗟呼!士为知己者死,女为説己者容。今 智伯 知我,我必为报讎而死,以报 智伯 ,则吾魂魄不愧矣。’”

无生

(1).不降生,不生存在世上。《诗·小雅·苕之华》:“知我如此,不如无生。” 郑玄 笺:“我,我王也。知王之为政如此,则己之生,不如不生也。”一本作“无生”。

(2).佛教语。谓没有生灭,不生不灭。 晋 王该 《日烛》:“咸淡泊於无生,俱脱骸而不死。” 唐 王维 《登辨觉寺》诗:“空居法云外,观世得无生。” 明 何景明 《近寺》诗:“亦知身是妄,从此学无生。” 康有为 《七月偕铁君及家人从者居丹将敦岛灯塔》诗:“碧海苍天无尽也,教人怎不了无生?”

随便看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Suppu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20 22:4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