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和钱侍郎甘露 |
朝代 | 唐代 |
作者 | 孟郊 |
释义 | 和钱侍郎甘露原文玄天何以言,瑞露青松繁。忽见垂书迹,还惊涌澧源。 春枝晨袅袅,香味晓翻翻。 子礼忽来献,臣心固易敦。 清风惜不动,薄雾肯蒙昏。 嘉昼色更晶,仁慈久乃存。 一方难独占,天下恐争论。 侧听飞中使,重荣华德门。 从公乐万寿,余庆及儿孙。 诗词问答问:和钱侍郎甘露的作者是谁?答:孟郊 全唐诗:卷380-14 参考注释玄天(1).北方之天。《吕氏春秋·有始》:“北方曰玄天。” 高诱 注:“北方十一月建子,水之中也。水色黑,故曰玄天也。” 三国 魏 曹植 《游仙》诗:“北极玄天渚,南翔陟 丹丘 。” (2).泛指天。《庄子·在宥》:“乱天之经,逆物之情,玄天弗成。”《南史·羊玄保传论》:“ 玄保 时隆帝念,虽命禀於玄天,跡其恩宠,盖亦‘犹贤’之助。” 唐 孟郊 《和钱侍郎甘露》诗:“玄天何以言,瑞露青松繁。” 何以(1) 用什么 何以教我 (2) 为什么 何以出尔反尔 瑞露(1).象征吉祥之露;甘露。 南朝 陈 徐陵 《陈文皇帝哀册文》:“东京飞其瑞露,北陆霣其祥星。” 唐 郑畋 《麦穗两歧》诗:“瑞露纵横滴,祥风左右吹。” 元 刘壎 《贺新郎》词:“玉骨冰肌终是别,犹带 孤山 瑞露。” 明 梁辰鱼 《浣纱记·死忠》:“我只怕 勾践 将 姑苏 来垦,总就有三华瑞露,九转灵丹……也医不活你 吴 邦众子孙。” (2).酒名。 宋 苏轼 《小圃五咏·地黄》:“融为寒食餳,嚥作瑞露珍。” 王十朋 集注引《纂异记》:“ 田璆 、 邓詔 ,逢二书生,谓曰:‘我有瑞露之酒,酿於百花之中。’” 宋 陆游 《谢郭希吕送石洞酒》诗:“瑞露颇疑名太过,橐泉犹恨韵差低。”自注:“瑞露桂杯酒,得名甚盛。” 宋 范成大 《桂海虞衡志》:“瑞露,帅司公厨酒也。” 青松青翠的松树 书迹见“ 书跡 ”。 亦作“书蹟”。笔迹;墨迹。《晋书·刘超传》:“书跡与帝手笔相类。”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杂艺》:“真草书迹微须留意。” 唐 白居易 《祭弟文》:“呜呼!词意书跡,无不宛然。”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十:“ 洛阳 诸佛宫,书跡至多。” 澧源甜美的泉水。澧,通“ 醴 ”。 唐 孟郊 《和钱侍郎甘露》:“忽见垂书跡,还惊涌澧源。” 春枝(1).春日草木的枝条。 南朝 陈 贺循 《赋得夹池修竹》:“来风韵晚逕,集凤动春枝。” 唐 孟郊 《和钱侍郎甘露》:“春枝晨嫋嫋,香味晓翻翻。” 唐 王建 《送人游塞》诗:“初晴天堕丝,晚色上春枝。” (2).指花枝。 宋 欧阳修 《希真堂东手种菊花十月始开》诗:“春枝满园烂张锦,风雨须臾落颠倒。” 袅袅(1) 形容烟气缭绕升腾 袅袅浮航金画龙。——温庭筠《台城晓朝曲》 青烟袅袅 (2) 形容细长柔软的东西随风摆动 垂杨袅袅 (3) 形容声音延长不绝,宛转悠扬 余音袅袅 (4) 体态柔美的样子 袅袅 * 香味(1) 食物的香气;任何香气 (2) 花香或其他不太浓的香味 苹果的香味 翻翻(1).翻飞;飞翔貌。《楚辞·九章·悲回风》:“漂翻翻其上下兮,翼遥遥其左右。”《文选·刘桢<赠徐干诗>》:“轻叶随风转,飞鸟何翻翻。” 张铣 注:“翻翻,孤飞皃。” 唐 卢纶 《赋得白鸥歌送李伯康归使》:“积水深源,白鸥翻翻,倒影光素,于潭之间。” (2).飘动貌;翻腾貌。《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一·善哉行》:“经歷名山,芝草翻翻。” 唐 温庭筠 《南湖》诗:“湖上微风入槛凉,翻翻菱荇满回塘。” 宋 张孝祥 《菩萨蛮·诸客往赴东邻之集》词:“庭叶翻翻秋向晚,凉砧敲月催金剪。” 赵朴初 《雁儿落带过得胜令》曲:“看翻翻巨浪涌红旗,听訇訇众怒吼雄狮。” (3).形容马疾驰。 唐 韩愈 《奉使常山早次太原呈副使吴郎中》诗:“翻翻走驛马,春尽是归期。” 宋 苏轼 《和王苏州侍太夫人观灯》之二:“翻翻緹骑走香尘,激激飞涛射火轮。” 清风清凉的风 清风徐来 清风明月 薄雾淡薄的雾气;霾 昼色(1).谓在白昼呈现色彩。 南朝 梁简文帝 《七励》:“德星夜映,庆云昼色。” (2).犹日色。 唐 沉佺期 《夜游》诗:“月华连昼色,灯影杂星光。” 唐 张碧 《野田行》:“风昏昼色飞斜雨,寃骨千堆髑髏语。” 仁慈仁爱慈善 大将军仁慈不肯发令。——《广州军务记》 一方(1).一边。多指远处。《诗·秦风·蒹葭》:“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郑玄 笺:“在大水之一边,假喻以言远。”《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扁鹊 以其言饮药三十日,视见垣一方人。” 司马贞 索隐:“方犹边也,言能隔墙见彼边之人。” 三国 魏 曹丕 《与吴质书》:“今果分别,各在一方。” 宋 范成大 《送王仲显赴琼筦》诗:“十年五别岁月老,一方万里音尘稀。” (2).一处。指所居住的地方。《诗·小雅·角弓》:“民之无良,相怨一方,受爵不让,至於己斯亡。” 郑玄 笺:“无善心之人,则徙居一处怨恚之。”《西游记》第六五回:“经上言三千诸佛,想不是在一方;似 观音 在 南海 , 普贤 在 峨眉 , 文殊 在 五台 。” 清 顾炎武 《与人书》之一:“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 (3).一个方面;一带地方。《汉书·终军传》:“臣年少材下,孤於外官,不足以亢一方之任。”《南齐书·竟陵王子良传》:“ 齐 有天下日浅,恩洽未布,一方或饥,当加优养。” 宋 欧阳修 《乞奖用孙沔札子》:“其养练士卒,招抚蕃夷,恩信著於一方,至今边人思之。”《古今小说·张道陵七试赵昇》:“所以一方惧怕,每年用重价购求一人,赤身绑缚,送到庙中。” 陈沂 《奔袭刘黑七》:“我这下子活捉了他,不仅为我们这一方的老乡们除了害,我还可以立一个特等功。” (4).指物的一部分或事的一方面。《周礼·考工记·鲍人》:“信而直,则取材正也;信之而枉,则是一方缓、一方急也。若苟一方缓、一方急,则及其用也,必自其急者先裂。”《晋书·刑法志》:“理者,精玄之妙,不可以一方行也;律者,幽理之奥,不可以一体守也。” 宋 曾巩 《请近更官制如周官六典为书札子》:“况於时异事殊,而可以胶於一方之説,泥於一偏之跡哉?” (5).一种;一类。《慎子·民杂》:“是以大君因民之能为资,尽包而畜之,无能去取焉。是故不设一方以求於人,故所求者无不足也。”《淮南子·精神训》:“以死生为一化,以万物为一方。” 高诱 注:“方,类也。”《西京杂记》卷四:“其有一介之善,一方之艺,居接士之馆。” (6).犹言一种方法。《吕氏春秋·君守》:“今之为车者,数官然后成。夫国岂特为车哉,众智众能之所持也,不可以一物一方安车也。” 高诱 注:“方,道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养气》:“虽非胎息之迈术,斯亦卫气之一方也。” (7).一种配方或药方。《南齐书·虞悰传》:“ 悰 善为滋味,和齐皆有方法……上就 悰 求诸饮食方, 悰 秘不肯出。上醉后,体不快, 悰 乃献醒酒鯖鮓一方而已。”《西游记》第七九回:“朕得一疾, * 日久不愈。幸国丈赐得一方,药饵俱已完备,只少一味引子。” (8).指东西南北四方之一。 唐 李贺 《北中寒》诗:“一方黑照三方紫, 黄河 冰合鱼龙死。” (9).数量词。用于方形的东西。 唐 曹松 《碧角簟》诗:“八尺碧天无点翳,一方青玉絶纤尘。” 元 吴昌龄 《东坡梦》第一折:“你下山去俗人家沽一壶酒,买一方肉。” 元 曾瑞 《留鞋记》第四折:“将绣花鞋一隻、香罗帕一方,揣在小生怀内。”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湘事记·军事篇二》:“其时都督印信未刊,随取草纸一方,上书都督 焦 临时命令,委任某为标统,某为营官,下盖四正小印。” 臧克家 《罪恶的黑手》诗二:“有的把巧思运入一方石条的花纹,有的持一块木片仔细地端详。” (10).数量词。用于田地、土地。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种榆白杨》:“种榆法:於其地畔种者,致雀损穀;既非丛林,率多曲戾;不如割地一方种之。” 唐 王建 《上田僕射》诗:“一方新地隔河烟,曾接诸生听管絃。” 宋 张载 《经学理窟·周礼》:“井田亦无他术,但先以天下之地棋布画定,使人受一方,则自是均。” (11).数量词。指一个方形,犹言一片。 唐 李端 《送从叔赴洪州》诗:“后夜相思处,中庭月一方。” 唐 刘禹锡 《生公讲堂》诗:“高坐寂寥尘漠漠,一方明月可中庭。” (12). 宋 代《方田法》,以东西南北各千步,当四十一顷六十六亩一百六十步为一方。见《宋史·食货志上二》及《文献通考·田赋四》。 (13).一面。表示一个动作跟另一个动作同时进行。 鲁迅 《集外集拾遗·关于知识阶级》:“至于诸君,是与旧的不同,是二十世纪初叶青年,如在劳动大学一方读书,一方做工,这是新的境遇。” (14).指事务上相对的两个方面之一。 孙中山 《民族主义》第四讲:“在战争的两方面,一方叫做协商国,一方叫做同盟国。” (15).一万的隐语。详“ 一干一方 ”。 独占独自占有 独占资本 天下(1) 四海之内,全中国 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孙子·谋政》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公孙丑下》 天下三分。——诸葛亮《出师表》 天下之美。——明· 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 (2) 人世间,社会上 天下谁人不识君。——唐· 高适《别董大》 天下物皆然。——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天下事有难易乎。——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3) 全世界,所有的人 天下缟素。——《战国策·魏策》 天下顺之。——《孟子·公孙丑下》 以天下之所顺。 先天下之忧而忧。——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后天下之乐而乐。 (4) 国家或国家的统治权 传天下不足多。——《韩非子·五蠹》 为天下理财。——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共争天下。——《资治通鉴》 天下事谁可支柱者。——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5) 自然界,天地间 知天下之寒。——《吕氏春秋·察今》 争论各执己见,互相辩论 他和父亲之间的一些争论 侧听(1).在旁边偷听。《礼·曲礼上》:“毋侧听。”《后汉书·马严传》:“时有侧听 严 言者,以告 竇宪 兄弟,由是失权贵心。” (2).侧耳而听。 晋 陆机 《赴洛道中作》诗之二:“顿轡倚嵩巖,侧听悲风响。” 南朝 宋 颜延之 《夏夜呈从兄散骑车长沙》诗:“侧听风薄木,遥睇月开云。” (3).从旁听到。 唐 戎昱 《闺情》诗:“侧听宫官説,知君宠尚存。” (4).侧身而听。表示尊敬。 宋 苏轼 《上神宗皇帝书》:“侧听逾旬,威命不至。” 中使宫中派出的使者。多指宦官。《后汉书·宦者传·张让》:“凡詔所徵求,皆令 西园 騶密约勑,号曰‘中使’。”《文选·沉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勉膳禁哭,中使相望。” 张铣 注:“天子私使曰中使。” 唐 白居易 《缭绫》诗:“去年中使宣口敕,天上取样人间织。”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续黄粱》:“忽见有二中使,齎天子手詔,召 曾太师 决国计。” 顶用,好用。 元 武汉臣 《老生儿》楔子:“好孩儿也,这钱直恁般中使!” 元 秦简夫 《东堂老》第三折:“您孩儿往常不听叔叔的教训,今日受穷,纔知道这钱中使,我省的了也。” 荣华开花,引伸指人之显贵 富贵荣华 德门有德之家。 晋 陆机 《为陆思远妇作》诗:“洁己入德门,终远母与兄。”《南史·谢灵运传论》:“然 谢 氏自 晋 以降,雅道相传, 景恒 、 景仁 以德素传美, 景懋 、 景先 以节义流誉……可谓德门者矣。” 唐 韩愈 《祭左史李员外太夫人文》:“胄於茂族,配此德门。克成厥家,享有全福。” 清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五:“事隔百年,诗题三代,亦德门佳话也。” 从公(1).办理公务;参与公事。 唐 马戴 《冬日寄洛上杨少尹》诗:“年长从公懒,天寒入府迟。” 清 梁章鉅 《归田琐记·北东园日记诗》:“绅商尚皆重足而立,惴惴於心。若一波未平,一波復起,断难冀其望风慕义,踊跃从公。” (2).犹秉公。《警世通言·老门生三世报恩》:“ 蒯知县 将合县生员考试,弥封閲卷,自恃眼力,从公品第,黑暗里拔了一个第一,心中十分得意。” (3).谓品秩与“公”同。《晋书·职官志》:“诸公及开府位从公者,品秩第一,食奉日五斛。”《宋书·孝武帝纪》:“诸王及妃主庶姓位从公者,丧事设凶门,餘悉断。”《资治通鉴·宋孝武帝大明五年》:“ 沉庆之 固让司空, 柳元景 固让开府仪同三司,詔许之;仍命 庆之 朝会位次司空,俸禄依三司, 元景 在从公之上。” 胡三省 注:“ 晋 制:文官光禄三大夫,武官驃骑、车骑、卫将军及诸大将军开府者,位从公。” 乐万古代一种大规模的乐舞。《墨子·非乐上》:“昔者 齐康公 兴乐《万》。” 孙诒让 间诂:“兴乐《万》者,喜乐《万》也。乐即本篇‘非乐’之‘乐’,《万》谓《万舞》也……万人犹舞人也,兴乐《万》犹云兴乐舞也。” 余庆(1).指留给子孙后辈的德泽。《易·坤》:“积善之家,必有餘庆。”《南史·齐高帝诸子论》:“ 梁武 革 齐 ,弗取前辙, 子恪 兄弟,并皆録用,虽见 梁武 之弘裕,亦表 文献 之餘庆。” 清 钱谦益 《太仆寺添注卿管京营少卿事毕自严授中大夫祖母王氏仍前赠制》:“偕老难见于百年,餘庆有光于奕世。” (2).指行善积德,造福子孙。 晋 潘岳 《西征赋》:“惟 泰山 其犹危,祀八百而餘庆。” 唐 卢纶 《纶与吉侍郎中孚等风尘追游向三十载数公俱沉下泉畅博士有五十韵见寄辄有所酬兼寄夏侯侍御审侯仓曹钊》诗:“郎中善餘庆,雅韵与琴清。” 儿孙(1) 儿子和孙子 (2) 泛指后代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