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陈翃郎中北亭送侯钊侍御赋得带冰流歌 |
朝代 | 唐代 |
作者 | 卢纶 |
释义 | 原文溪中鸟鸣春景旦,一派寒冰忽开散。璧方镜员流不断,白云鳞鳞满河汉。 叠处浅,旋处深。 撇捩寒鱼上复沉,群鹅鼓舞扬清音。 主人有客簪白笔,玉壶贮水光如一。 持此赠君君饮之,圣君识君冰玉姿。 诗词问答问:《陈翃郎中北亭送侯钊侍御赋得带冰流歌》的作者是谁?答:卢纶 全唐诗:卷277_46 参考注释景旦指冬至日。 明 张居正 《贺冬至表一》:“肃五夜而叩露坛,祗荷重玄之鉴;踰十辰而逢景旦,预开首度之祥。” 一派(1) 一条支流;一条水流 一派死水 (2) 一个流派;一个派别 中立的一派 (3) 一片;一阵 一派谎言 寒冰亦作“ 寒氷 ”。寒冷的冰。《诗·大雅·生民》:“诞寘之寒冰,鸟覆翼之。” 晋 陆机 《从军行》:“夏条集鲜藻,寒冰结衝波。” 元 王士熙 《玉环引送伯庸北上》诗:“推雪漉寒氷,凝此英琼瑶。” 清 钱谦益 《石田翁画奚川八景图歌》:“ 有竹庄 中好宾主,寒冰栗玉清眉须。” 不断(1) 保持或继续,常以没有停顿、没有终止和不间断的方式 促进生产力的不断发展 (2) 没干扰或阻碍的 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 (3) 继续但时有停顿的 他的不断出现,引起了我们的警惕 (4) 不绝,接连不断 夏天这里洪水不断 子孙满堂,万世不断 白云(1).白色的云。《诗·小雅·白华》:“英英白云,露彼菅茅。”《庄子·天地》:“乘彼白云,至於帝乡。”《史记·封禅书》:“其夜若有光,昼有白云起封中。” 唐 苏颋 《汾上惊秋》诗:“北风吹白云,万里渡 河 汾 。”《文汇报》1983.10.12:“《蓬莱导游图》有幅照片,蓝天之下,白云之上,嵌着 蓬莱阁 主要建筑,似仙山又似蜃楼。” (2). 黄帝 时掌刑狱之官。后用作刑官的别称。《汉书·百官公卿表上》“ 黄帝 云师云名” 颜师古 注引 汉 应劭 曰:“ 黄帝 受命有云瑞,故以云纪事也。由是而言,故春官为青云,夏官为縉云,秋官为白云,冬官为黑云,中官为黄云。” 唐 孙逖 《授裴敦复刑部尚书制》:“委之刑柄,俾践白云之师。”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事实二》:“ 胡武平 宿 ,贺 晏元献 转刑部侍郎启云:‘紫詔疏恩,白云登秩。’” (3).指《白云谣》。 唐 李白 《大猎赋》:“哂 穆王 之荒诞,歌《白云》之 西母 。” 唐 白居易 《八骏图》诗:“《白云》《黄竹》歌声动,一人荒乐万人愁。” 景耀月 《远游》诗:“翠华芝盖入离镜,《黄竹》《白云》定古风。”参见“ 白云謡 ”。 (4).喻思亲。《旧唐书·狄仁杰传》:“其亲在 河阳 别业, 仁杰 赴 并州 ,登 太行山 ,南望见白云孤飞,谓左右曰:‘吾亲所居,在此云下。’瞻望佇立久之,云移乃行。” 宋 岳珂 《桯史·开禧北征》:“夜碇中流,海光接天,星斗四垂,回首白云之思,惻然悽动。”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十:“ 梁瑄 不归, 璟 每见东南白云即立望,惨然久之。” 清 黄遵宪 《感怀》诗:“下阻黄壚上九天,白云望断眼空悬。”参见“ 白云篇 ”。 (5).喻归隐。 晋 左思 《招隐诗》之一:“白云停阴冈,丹葩曜阳林。” 南朝 梁 陶弘景 《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寄君。” 唐 钱起 《蓝田溪与渔者宿》诗:“一论白云心,千里 沧州 趣。” 宋 张炎 《甘州》词:“载取白云归去,问谁留 楚 佩,弄影中州?” 明 徐渭 《赠余君》诗:“三年卧白云,一醉抚流水。” (6).特指 陈抟 。 宋 王闢之 《渑水燕谈录·高逸》:“ 陈摶 , 周世宗 常召见,赐号 白云先生 。 太平兴国 初,召赴闕, 太宗 赐御诗云:‘曾向前朝出 白云 ,后来消息杳无闻。如今若肯随徵召,总把三峰乞与君。’” (7).指 白云亭 。参见“ 白云亭 ”。 鳞鳞(1) 形容多得像鱼鳞 高手鳞鳞 蹲石鳞鳞。——《聊斋志异·促织》 (2) 形容云层、波纹等像鱼鳞一样层层排列 波光鳞鳞 河汉(1) 银河 (2) 比喻浮夸而不可信的空话,转指不相信或忽视 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庄子·逍遥游》 撇捩见“ 撇烈 ”。 寒鱼寒天的鱼。 唐 储光羲 《蓝上茅茨期王维补阙》诗:“浅瀨寒鱼少,丛兰秋蝶多。” 宋 梅尧臣 《打鱼》诗:“插苇截湾流,寒鱼未能越。” 清 吴伟业 《赠辽左故人》诗之四:“垂来文鼠装绵暖,射得寒鱼入饌鲜。” 鼓舞鼓动;激发 小米加步枪的延安精神永远鼓舞我们战胜一切困难。——《小米的回忆》 清音(1) 清越的声音;清亮的声音 山水有清音 (2) 发音时声带不振动的音,如普通话语音中的 p、t、k、f、s等 主人(1) 在社交或商业活动中接待客人或顾客的人 抵主人所。——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逆旅主人。——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2) 财物的所有人 无罪于主人。——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3) 权力的所有人;有其他人为其工作或在他手下工作的人;狗、马等的所有者 国家的主人 主人与仆人 打狗也得看主人 (4) 接待宾客的人 主人下马客在船。——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5) 又 主人忘归客不发。 簪白笔古时史官、谏官入朝,或近臣侍从,插笔于帽,以便随时记录、书写。后插白笔,为官员冠饰之一。 五代 马缟 《中华古今注·簪白笔》:“簪白笔,古珥笔之遗象也。腰带剑、珥笔,示君子有文武之备焉。”《宋史·舆服志四》:“立笔,古人臣簪笔之遗象。其制削竹为干,裹以緋罗,以黄丝为毫,拓以银缕叶,插於冠后。旧令,文官七品以上朝服者,簪白笔、武官则否,今文武皆簪焉。” 玉壶(1) 玉制的壶 (2) 计时器,即宫漏 一片冰心在玉壶。——唐·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水光水面映现出的光色。 南朝 梁 江淹 《悼室人》诗之七:“阶前水光裂,树上雪花团。” 宋 苏轼 《前赤壁赋》:“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孽海花》第六回:“﹝ 雯青 ﹞把船窗推开,只见白茫茫一片水光。” 许地山 《缀网劳蛛·黄昏后》:“从秋的夕阳渲染出来等等的美丽已经布满前路:霞色、水光、潮音、谷响、草香等等。” 如一相同;一致;没有差别 始终如一 表里如一 赠君犹赠公。 清 钮琇 《觚賸·自怡编序》:“先赠君 芥葊公 ,春秋六十有八,性喜读书。” 圣君(1) (2) 对德才高超者的尊称 事圣君者,有听从,无谏争。——《荀子》 (3) 中国史前的虚构的理想的统治者 冰玉(1).冰和玉。常用以比喻高尚贞洁的人品或其他洁净的事物。 唐 康骈 《剧谈录·洛中豪士》:“弟兄列坐,矜持儼若冰玉,肴羞每至,曾不下筯。” 宋 辛弃疾 《清平乐》词:“断崖脩竹,竹里藏冰玉。” 金 蔡松年 《水调歌头》词:“西山六街碧,尝忆酒旗秋。神交一笑千载,冰玉洗双眸。” 清 葆光子 《物妖志·兽类·马》:“有孀妇,姿容颇美,年纔二十餘,独处一室……纔向暝,便闭门,室中不容婢女出入,人谓冰玉之操,不是过矣。” (2).岳父和女婿的代称。“ 冰清玉润 ”的省称。 宋 苏轼 《与王定国书》:“知今日会两壻,清虚阴森,正好剧饮,坐无狂客,冰玉相对,得无少澹否?” 明 谢谠 《四喜记·思忆双亲》:“喜难量,相辉冰玉,天赐这美东牀。” 清 李渔 《蜃中楼·训女》:“也须要才貌相均,年岁相当,冰玉相怜,门阀相高。念翩翩龙种,怎共那鱼虾为伴。”参见“ 冰清玉润 ”。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